清明扫墓
禹琴/黑龙江
清明祭扫是中国人缅怀逝者的习俗。十二年前,老伴在北京心梗去世,考虑孩子不能经常回老家,所以就在北京丰台区玉叶公墓把老伴安葬了。这样逢年过节祭扫也方便。
清明快到了,我们开车去扫墓,现在倡导文明祭扫,我们带着鲜花,祭品,还有老伴平时爱吃的小零食,更不能忘了他最爱的白酒。偌大个公墓一区区,一排排,到处鲜花盛开。儿子、媳妇认真擦拭墓碑,摆上祭品,望着冰冷的墓碑,想想他一个人静静的在这里躺了十二年,尽管我们每个节气都来看他,尽管吵吵闹闹一辈子,尽管我们那一代人和现在的年轻人不一样,没有什么爱的死去活来的感觉,但在一个屋檐下,柴米油盐,我们还是共同生活了三十年的夫妻,不是爱人还是亲人啊。望着冰冷的墓碑,共同生活的点点滴滴涌上心头。无尽的酸楚和思念令人难抑。他在另一个世界过得怎么样我不知道,常常在梦境中只有活着时候的样子,而我却也是孤孤单单十二年,儿女的孝顺无可挑剔,名副其实的无微不至,但两代人毕竟没有共同的经历,所以也不会有共同的谈资。他们有他们自己的事业,多数时间还是我一个人待在家里,祈盼有个人陪伴,哪怕是吵架,连个对手都没有。这也是大多数单身老人的共同境遇吧。逝者如斯夫,活着的还得好好活。面对漫漫长夜,要忍得住孤单,耐得住寂寞,扛得起无奈。过去的都是故事,思念是一种财富,夫妻感情再好也很少有同时一起去了的。活着的人还是得好好活在。
安息吧,在另一个世界等我,既不能同生同死,毕竟可以同穴。我们无法预判来世今生,已注定生死相随。
作者简介 :高禹琴,黑龙江五常人,新西兰诗画摄影社骨干会员,诗心斋微诗社骨干成员。作品散见澳大利亚新西兰综合之《澳纽网》专栏,《华人头条》,新西兰《先驱报》等。
国内曾在《散文诗刊》《三江文学》《芳菲文艺》《当代诗歌瞭望》《诗评专栏》 网易,头条,新浪.搜狐等平台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