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绝 读尹教授《忆父》感怀
杨凡
思父泪千觞,倾怀化墨扬。
天台高万丈,笔底寸心量。
父を思うと涙が千杯も出て、懐化墨が高くなります。天台は万丈高く,筆の底はわずかである。
七绝 读尹教授《忆父》感怀
杨凡
父母瑶池比目从,鸳鸯太液竞芙蓉。
忽闻青鸟传家信,啼血娇儿尹玉峰。
父母の瑶池は目を比べてから、鴛鴦の太液は芙蓉を競います。突然青い鳥が家からの手紙を伝え,血の美しい尹玉峰をなき散らすと聞いた。
七律 读尹教授《忆父》感怀
杨凡
伊人彼岸断肠牵,父母双担腰不弯。
大爱流芳贤德厚,家风响彻水云间。
常怀先辈关东闯,怎负今朝帝阙攀。
泪染青衫淋九域,一腔孝感动苍颜。
彼の彼岸は断腸していて、両親は二人とも腰が曲がっていません。大愛は芳しく、徳が厚く、家風は水雲の間に響きわたる。いつも先代の関東を抱いて突進して、どうして今日の帝闕がよじ登ることに負けるべきですか?涙は青のシャツを染めて九分域をかけて、1腔の孝感は蒼の顔を動かします。
七律 读尹教授《忆父》感怀
杨凡
满腹乡愁笔底藏,清歌一曲泪飞扬。
当年别父怀诸子,今夕归儿赋九章。
二十春秋情故里,七千日夜梦高堂。
抚琴借月西天谒,忠孝难全枉断肠。
満腔郷愁の筆の底に隠して、歌を歌って涙が飛びます。当時は父が諸子を抱いていたが,今夕は9章を与えた。二十年の昔,七千の夜夢高堂。琴をなでて月の西天を借りて参拝して、忠孝はすべてむだに腸を断ち切りにくいです。
七律 弔念尹教授令尊千古
杨凡
百岁仙翁鹤九皋,尧空禹雨悼英豪。
三生有约情难负,半世修身品质高。
德厚子贤穷翰墨,月明星耀数风骚。
瑶池降旨归天界,携手前缘着蟒袍。
百歳の仙翁鶴九皋、尧空禹雨が英豪を弔う。三生は約束があって、気持ちが負けにくくて、半世の修身の品質は高いです。徳厚子賢窮の文字、月のスター耀数は乱れています。瑶池は命令を下して天界に帰ります。手を携えて前縁に大蛇の長衣があります。
七律 读尹教授《忆父》感怀
杨凡
不堪父去无归路,孝子长嗟昏日暮。
借羽黄泉几度寻,清笺白发三千诉。
莺啼序里泪方流,水调歌头愁又注。
剑气冲霄砥砺行,擎天一柱瑶台赴。
父の行くべき道がなくなり、孝子長が嘆く。羽の黄泉を借りて何度探して、清書の白髪の3千は訴えます。鶯の鳴序には涙があふれ、歌に首をかしげる。剣気が天の砥石に向かって練り上げ,天の一柱の瑶台を持ち上げて赴く.
排律 缅怀尹玉峰教授令尊千古
杨凡
惊闻尊老鹤西巡,烟笼山河雾锁春。
细雨潺潺天落泪,凉风忿忿地悲亲。
联垂尹府先贤仰,诗颂仙翁后辈仁。
半世清欢穷自己,期颐厚德亮星辰。
持家教子名三巷,报国忠心月一轮。
手秉禅香遥泣祭,椿萱团聚早还尘。
敬老鶴が西に回り,煙が山河の霧を覆って春になると聞いてびっくりした。小雨がさらさらと降る日に涙を流して、冷たい風が腹を立てて悲しみのキスをします。聯垂尹府先賢は仰いで、仙翁の後輩仁を詩でたたえます。半世清く貧しい自分が好きで、いつも厚徳を食べて星を明るくします。家庭教師の名前は三巷で、国に報いる忠誠心は月に一回あります。手は禅の香を持って遥かに泣いて祭って、椿の萱は集まります。
虞美人 • 读尹教授《忆父》感怀
杨凡
卿闻思父声声唤。
啼血肝肠断。
清明节至雨纷纷。
恰似娇儿笔底泪飞奔。
三生有约瑶台侣。
不负今生许。
终将四子抚仁贤。
驾鹤西归携手爱妻缘。
卿は父の声を聞き慕う。腸が切れる。清明節は雨まで降っている。まるで愛筆のように涙が流れる。
三生には瑶台の仲間がいる。この世の約束に背かない。最後に四子は仁賢を撫でる。ツルシを運転して手を携えて愛妻の縁に帰ります。
附:诗颂文化领潮人尹玉峰教授
【一】
七绝 致敬文化领潮人尹玉峰教授
杨凡
一代天骄尹玉峰,蓝天大海是心胸。
复兴文化新时代,引领诗潮盛世逢。
【二】
七律 致敬文化领潮人尹玉峰教授
作者 杨凡
苏子豪情伯虎才,陈王入世转君来。
汉卿遗曲今朝复,弃疾词风和日开。
满腹经纶灿桃李,一身正气远尘埃。
荷衣蕙带行天下,玉树临风任尔猜。
【三】
七律 致敬文化领潮人尹玉峰教授
杨凡
恰似瑶音脱俗新,悠悠天籁下凡尘。
词风辛辣生筋骨,曲味倾心返璞真。
最是牵怀难忘处,堪称小说读尤神。
精华满腹谁可比,椽笔生辉品德珍。
【四】
七律 致敬文化领潮人尹玉峰教授
杨凡
紫禁城头望故乡,鲲鹏展翅梦飞翔。
少年失母千行泪,化笔生花万蕊香。
父爱如山儒子铸,情倾似海卧龙藏。
众星捧月期颐日,五世同堂尽栋梁。
【五】
七律 致敬文化领潮人尹玉峰教授
作者 杨凡
一曲秦箫绕九州,鸾飞凤舞逐清流。
长卿风雅千金赋,屈子离骚万古留。
四海贤名承礼乐,五车才气醉王侯。
参天秀木环峰翠,百鸟归巢蝶梦幽。
【六】
七律 礼赞文化领潮人尹玉峰教授
作者 杨凡
词曲呦呦国粹声,复兴文艺气纵横。
沈阳才子怀天下,汗漠雄风愧贾生。
大爱胸襟原楚客,小吾高格范公卿。
秋枫墨染花千树,桃李三千礼乐鸣。
【七】
七律 致敬文化领潮人尹玉峰教授
作者 杨凡
词曲悠悠济世鸣,箫音阵阵赋民声。
少年才气鲲鹏志,一代儒风翰墨情。
今古传奇君子范,风骚难易大夫名。
壮心不已春秋在,桃李三千蝶梦成。
【八】
七律 致敬文化领潮人尹玉峰教授
作者 杨凡
八斗才高学腹深,少年失母泪倾襟。
中西袖里乾坤见,今古胸间礼乐吟。
一介书生酬壮志,三更剑气寄初心。
金牛奏响迎春曲,宋雨唐风国粹音。
【九】
木兰花 • 致敬文化领潮人尹玉峰教授
杨凡
清词利曲吴钩竞,才子豪情书美政。
胸怀四海志凌云,利禄千名随瓦罄。
行云曲水青莲并,淡月和风陶菊咏。
心崇领袖正衣冠,君子谦谦桃李盛。
【十】
七律 恭贺尹玉峰教授喜得双孙
杨凡
金牛驭玺吉祥冲,大地迎春盛世逢。
祖德贤堂鸣九凤,尧天禹甸降双龙。
才倾星斗垂银汉,志展鲲鹏绕玉峰。
送子观音施雨露,王侯将相任由封。
【十一】
七绝 致敬文化领潮人尹玉峰教授
杨凡
为民服务倾情奉,国粹弘扬词曲涌。
慈善捐资失学儿,三千桃李乾坤种。
【十二】
七律 辛丑迎春致敬尹玉峰教授
杨凡
君本瑶宫御砚台,通灵慧性下凡来。
文思泉涌东坡叹,词曲鸾鸣太白呆。
牛气冲天浮日月,蛟龙潜水绘蓬莱。
春风桃李神州灿,国粹传承百卉开。
【十三】
七律 庚子迎春致敬尹玉峰教授
杨凡
一支秀笔定乾坤,削铁如泥怯鬼神。
正气盈怀清碧玉,雄才奔放艳阳春。
中西合璧才华灿,今古传承脱俗新。
浪迹天涯凌壮志,京城助梦福人民。
【十四】
七律 教师节致敬尹玉峰教授
杨凡
引舵扬帆学海游,传承国粹谱春秋。
唐风宋雨新苗润,汉赋元腔古韵酬。
南北同辉馨桂色,中西合璧数风流。
桐花万里丹心路,鸾凤和鸣绕九州。
【十五】
七律 教师节致敬尹玉峰教授
杨凡
玉树临风气宇昂,谦谦君子品德良。
经纶满腹藏明月,志向高天续锦囊。
举止端庄行作范,言谈儒雅语慈祥。
辛勤赋得桃源路,椽笔兰亭翰墨香。
【十六】
七律 教师节致敬尹玉峰教授
杨凡
三尺讲台为己家,心燃烛泪释芳华。
倾情素笔书人字,筑梦彩虹妍墨花。
空谷襟怀融日月,春风桃李灿烟霞。
栋梁林立青丝雪,蕙芷兰芝品若茶。
【十七】
七律 教师节致敬尹玉峰老师
杨凡
五车学富育英才,播种真知破茧开。
半世豪情慈善梦,一腔热血李桃栽。
初心抱得清如水,秉烛燃烧绚若梅。
教授文明申正义,刀山火海不徘徊。
【十八】
七律 教师节致敬尹玉峰教授
杨凡
九皋鸣鹤曲悠扬,雾散晨曦映曙光。
三尺讲台今古颂,一支素笔圣贤量。
初心未改燃希望,着眼未来育栋梁。
无悔年华谁与共,中流搏浪剑锋芒。
【作者简介】杨凡 都市头条格律诗词文苑社长。《国风社》社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现居住北京。
【附】尹玉峰悼念父亲诗文
【现代诗部分】
乡愁啊,没了乡,只有愁
作者:尹玉峰(北京)
夜色,正阑珊。轻曼一缕乡愁,散向
天边!若红尘真的可以看破,就无需
笙箫为我绕肩,任季节变换潮去潮往
愿做一朵自由行走的花儿绽放,那缕
馨香完全可以妆点我的梦衣裳!独守
一勾弯月,剪一段瘦影,裁几瓣心香
在那都市里的土山岗,我年年踏青时
看见一位白发老人,他总是眺望远方
不知望穿了多少秋水,伊人是否在水
一方,隔着一川烟雨的朦胧—— 吟唱
于是我想看个究竟,毅然决定去远方
故里的玫瑰就是一座城市的爱情
故里的油松撑开整个省会的傲然
太阳鸟早在远古就已图腾!敞开的城门
不会拒绝我的进入。但我却走了,走了
走的那么遥远,那么悲伤!从那个季节
走出的时刻,故里的玫瑰啊,就注定让
我感受凋零、终将面对无可奈何的情状
从此乡愁啊,没了乡,只有愁!或在
很久很久以后,我流浪归来,故里的
玫瑰重现芳华,崛起的松干啊更加有
力量!但我却走了,走了… 走的那么
遥远,那么悲伤!乡愁只有愁没了乡
梦萦故里,心绕岚烟,金凤翔处。定定天涯,把大沈阳目睹。琴瑟伴长情,诉心绪、寒寒暑暑。听心音结怅聚惋,不堪失业无主。
叹一个、工人辛苦。流汗经年,装备称著。却是空劳,互染一眉愁楚。雨蚀了城门,太阳鸟、何甘落羽?盼腾飞,古香慢、再吟新句。( 尹玉峰《古香慢 • 梦萦故里》)
为改革开放,经济转型付出巨大牺牲的下岗失业的东北工人阶级,为在变革中因不适被边缘化的干部群众——被迫漂在他乡挣扎苦斗的人们,乡愁,是心中永远的痛。前不久,96岁的老爸不幸仙逝,加重了我心中的这种痛。
我在故国家园流浪,将近20年的北漂生活,在老爸需要我陪护的晚年,一年到头也不能与老爸相聚几日,牵挂总在异乡的睡梦里,醒时泪流……
现在,老爸走了,我还在牵挂什么呢?这又是一种怎么样的痛彻骨髓的乡愁——乡愁啊,没了乡,只有愁。
——尹玉峰
【古典诗词部分】
1. 五绝 • 素蝶
作者:尹玉峰(北京)
苍穹飞素蝶,大地立华嵩。
生奉公心固,死留鹃血红。
2. 五绝 • 父母是乾坤
作者:尹玉峰(北京)
父母是乾坤,圆于月一轮。
唤醒千世美,物我万年春。
3. 六绝 • 雪茗
作者:尹玉峰(北京)
点盏沁心雪茗,翠雾藉慰风尘。
苍山衬以星月,夜色阑珊晓茵。
4. 六绝 • 公卿
作者:尹玉峰(北京)
修身处世明镜,璀璨光芒一生。
面壁冥思破壁,刚柔睿智公卿。
5. 七绝 • 离家
作者:尹玉峰(北京)
离家酒尽青山暮,父爱春风暖客衣。
高绝不羁称境界,百年佳话忆京畿。
6. 七绝 • 俊郎
作者:尹玉峰(北京)
定定天涯思父母,举樽关外对杯觞。
安能借羽飞城廓,明月高悬照俊郎。
7.七律 • 父嘱落红随雨去
作者:尹玉峰(北京)
一潭深水念家亲,万顷波光泛月轮。
文脉不跟风改道,章魂朗丽守星辰。
书香祖国诗词翠,春色神洲点绛唇。
父嘱落红随雨去,天涯芳草正迎宾。
8.七律 • 远游
作者:尹玉峰(北京)
指点江山赴远游,登临谁与共绸缪。
风烟不改英雄气,霜雨难欺志士头。
万里关河家父影,百年埠口后生求。
走南闯北中原望,天地无私四海流。
9. 虞美人 • 江月
作者:尹玉峰(北京)
一轮江月垂天畔。
池满星眸灿。
天风吹籁藉心胸,
父爱一池深水泛波中。
抚琴一曲青红榉,
遮过风和雨。
月明高处瑞云飞,
岁岁洗人眼睑不低眉。
10. 武陵春 • 故梦
作者:尹玉峰(北京)
九九重阳归故梦,
念起旧登高。
菊带金风信步摇。
爸爸喜眉梢。
峰顶烟霞衣袂舞,
几许墨难描。
條地来兮蓦地消。
一曲远歌飘。
11. 荷叶杯 • 一曲唱来云渚
作者:尹玉峰(北京)
一曲唱来云渚。
心雨。
落池塘。
渡鹅伸项影桥断。
山远。
雾茫茫。
12. 捣练子 • 霜降
作者:尹玉峰(北京)
霜降日,
劝添衣,
不忍秋寒把父欺。
儿在帝都牵挂你,
晓来昨梦又唏嘘。
13. 沁园春 • 爸爸常言
作者:尹玉峰(北京)
爸爸常言,
犁浪蛟龙,
勇往直前。
伴水神河伯,
禹君泥氅;
激情澎湃,
华夏飞湍。
问指苍天,
江边秉志,
应使川河改旧颜。
共家国,
展宏图伟业,
海立千竿。
惜山灿水潺潺,
诉流血、换来美梦圆。
想人民所想,
治贪除障,
初心莫忘,
正本清源。
红色江山,
万家灯火,
焰古腾今灭汉奸。
歌龙祖,
颂万年魂魄,
灿我雄颜。
14. 水龙吟 • 父亲爱梦三千
作者:尹玉峰(北京)
父亲爱梦三千,
月光如水繁星璨。
晨钟暮鼓,
时光脉脉,
云崖暖暖。
儿女牵肠,
长天陪伴,
举头遥盼。
卷万帘美好,
心头缠绕,
怀温婉,如初见。
厮守真情无怨。
抚亲弦,
妙音悠远。
西厢丝缕,
红楼绝唱,
回旋绝恋。
傍水依山,
人间仙界,
一泓柔曼。
愿多情梦里,
家家灯火,
馨香亲眷。
15. 凤凰台上忆吹箫 • 风松
作者:尹玉峰 (北京)
天地何期?
父亲走了,
乌云覆了仙踪。
城廓地、连城泪染,
喑哑喉咙。
从此阴阳两隔,
奈何桥、向你疏通。
香魂断,
应有念影,
回味烟烽。
歌罢生时笑傲,
谁与我?
美哉书剑琴中。
叹只叹、西游驾鹤,
刀入湖东。
结怅凝惆四顾,
爸爸呀、犁浪蛟龙。
波涛涌,
心海永驻风松!
16.莺啼序 • 今宵柳梢挂月
作者:尹玉峰(北京)
今宵柳梢挂月,
绕人居小户。
婆娑着、冉冉晴烟,
落在春日迟暮。
意绪起、诗情画意,
经年听父亲倾诉。
触心喉噎梗,
奈何隔世难渡。
动月黄昏,
月圆人去,
再怀红枫树。
瑶池现、歌入仙溪,
天风吹籁幽素。
桂花香、
香飘万里,
沁心肺、轻柔相抚。
望苍穹,
斗转星移,
岚辉温吐。
绵绵亲切,
心雨难停,
潺潺相思故。
仰目盼、上天无信,
泪漫心头,
事往花忧,
怅然无助。
一帘幽梦,
长长作痛,
悲伤独自孤身宿,
抚琴弦、泪洒哀筝柱。
丝丝缕缕,
阴阳两隔唏嘘,
父亲你在何处?
天边星闪,
梦窄街宽,
命殒风干露。
念无止、离愁别绪,
落泪惊丛,
草色天涯,
六神无主。
今生惦念,
惶惶来世,
惊鸿之后歌未竟,
问飞云、
何日还家父?
长天怎么传书?
可有通途,
寄交新赋。
(未完待续)
【散文部分】
秋词
尹玉峰
爸爸找我的妈妈去了。在爸爸50岁那年,妈妈离开了我们,爸爸拒绝续弦,把全部的热情都倾注给了工作,全部的父母大爱都倾注给了我们。一晃,46年过去了。
爸爸和妈妈是一对从未红过脸的夫妻,两心相系,苦难同当。妈妈走后不久,爸爸常常唱一首感伤的歌,甚至掉下眼泪。我问爸爸这是一首什么歌,爸爸告诉我是《秋词》
若干年后,我知道了陈璧君创作《秋词》的原委。但是爸爸不见得知道,爸爸当时这样告诉我,这首歌是表现失恋、离散、怀念故人的情感,特别悲……现在,儿正在播放这首歌,爸爸,您听到了吗?
儿知道您唱《秋词》是想念我的妈妈了,尤其唱到:“谁的青春谁不怜惜苦恼又谁替?往日的欢乐甜蜜的笑语就永远没有归期”……这两句时,您就开始流泪,那是特别地想念啊!但又不能跟随而去,身边还有4个孩子需要呵护。
儿的眼泪一滴一滴、静默地落到爸爸的脸上,儿用棉团沾着眼泪,一寸一寸地给爸爸洁面。爸爸干干净净地来,干干净净地走,或是感天动地了——走之前冷风呼号,走之后天落细雨……
足音
尹玉峰
爸爸走的第6天。我梦见爸爸的牛皮鞋,它突兀闯进我的眼帘,定格了。醒时疑惑,除了那双牛皮鞋,并没有梦见爸爸的身影。我多么想在梦里见到爸爸,但是,梦不见。
理顺整夜的梦境,似乎只剩下那双鞋子;思索了很长时间,也没有在梦境里找寻到爸爸的身影。惆怅中,这双牛皮鞋踏踏踏的走路声音,渐渐唤醒了我遙远的儿时记忆。
那时每到晚上7点多钟,我们哥们四个就与妈妈围坐在一起,听到牛皮鞋坚定有力、频律极快的踏踏踏的走路声音,越来越近的时候,妈妈呼出一口气,兴奋道:“爸爸回来了!
于是,我们就喜悦地尖叫起来!爸爸推开门的第一句话就是:小点声,别吵了邻居"。看到我们没有立刻静下来,爸爸就对妈妈用商量的口气说:他妈,让他们小声一点,邻居有的休息了,不能讨人嫌。
爸爸静悄悄地从人造革拎兜里,拿出水果,招呼我们取清洗用具。每个水果几乎都烂掉了一半,但是便宜,便宜到一毛钱可以买一兜子。
爸爸顺手从衣兜里拿出多用刀,仔细削净水果烂的部位,然后放进水里,让我们洗净擦干吃。
当时,爸爸服从组织分配,支援郊区工业建设,到离家60华里的郊区工厂上班,成为了通勤职工。早晨5时30分离家,晚上7点多钟到家。
从北市场到沈阳站约8里路,一毛来钱的公交费用。但是,爸爸舍不得化销这一毛来钱,从来就没有坐公交车。哪怕是风霜雨雪天,路不好走,他也不坐车。省下来的钱,让我们每天都能吃上水果。
爸爸当时的月工资是56元,我们全家6口人,就靠这56元度日。一天早晨,我从梦中醒来,听到爸爸妈妈对话。爸爸说:他妈,咱们商量点儿事?我不想坐办公室了,我想到车间,做车间工人每个月加上保健费能开6、70元,咱们的生活也能得到改善……”
妈妈流泪了,说道:他爸,我坚决不同意,你从小就没干过重活,那些重活你是干不了的,把身体累坏了,咱们就什么都没有了”。说着,妈妈就把牛皮鞋递给爸爸叮嘱道:“千万別下车间,你有文化,我们全家就你一个人有文化,做有文化的工作适合你,生活苦点,也够过,咱们的日子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还得知足”。
爸爸穿好皮鞋起身要走,妈妈拉住爸爸,说:“他爸,这可不是小事儿,你上班前得给我做个保证,表个态”!
爸爸看到妈妈不依不饶,非得让他表态,寻思一下说:好吧,我不下车间做重体力劳动了……也是,全家人太太平平、消消停停的维持吃饱肚子;等这4个大秃小子长大了,有文化了,翅膀硬了,日子自然就会好过了!他妈,把孩子照顾好,我上班了!”
爸爸听从了妈妈的意见,每天穿着牛皮鞋,古铜色长裤(裤线永远不倒,睡前,他把裤子叠好,放到枕头底下),白衬衣从来都是系在腰带里,健步如飞地行走在从北市场到沈阳站,从通勤的目的地下车后到工厂,步行往返里程约20里路。一走,走了10年。老年时,身体依然健康的爸爸总结道:得益于十年间通勤上下班的疾步走路。
按说,爸爸走路,穿软口布鞋岂不是更好。但是,13岁被沈阳的亲属上辈从农村接到了沈阳,在一个五金店学徒,接受的是商业文化熏陶,谈吐和气,童叟无欺,店里店外不占便宜,尤其要十分注重仪表,穿着必须得体整洁。老板感觉读过三年私塾的“汝子可教”,又从记帐,培养成会计。
会计工作成为了爸爸一生的职业,临终前,手指还做着拨打算盘珠动作。上世纪70年代末,爸爸一边早起给我们烧火做饭,一边认真研习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晋级会计职称考试考了地区第一名。后来从工厂调到工业局机关讲课授业,在沈阳市培养了许多会计师,这是后话。
爸爸的星期天
尹玉峰
儿时,我们盼星期天,就像盼过年一样。当然,过年的期盼,更加震撼人心并带有仪式感。不仅仅是烟花爆竹的欢欣,最重要的是舌尖上的满足。
一年有52个星期天,每一个星期天,用爸爸的口吻说,是改馋日、休闲日,52个改馋日、休闲日积满了,就过大年了,一年到头好好休息一下,好好改个馋!要说馋,我儿时的记忆里,就是一个字:馋。
爸爸的星期天,显得格外高兴。平时跑通勤的爸爸早晚不见日头,只有星期天能和家人完整地快乐厮守一整天。
爸爸让我妈把白面对水和上,然后亲手放了些盐、白糖、鸡蛋、白矾之类的东西。一遍一遍地揉了起来。直到面团揉得光滑圆润,爸爸一笑,道:“差不多了”!然后放在炕头上,用棉被捂起来。
过不久,盆子里的面团增大到原来的两倍。爸爸笑着用手戳上一个洞口,洞口完整地保留在那里,接着爸爸撕开面团,呈现出蜂窝状。爸爸对站在一旁的妈妈兴奋道:“他妈,帮个忙”!
妈妈会心一笑,把发酵好的面团取出分成若干小份,擀成手指厚的面饼。爸爸用刀在面饼中间均匀地割成两道小口,热锅热油的,把筷子伸进去,筷子周围立刻起了油泡。爸爸把面饼往里一放,两面翻动,炸得金黄鼓胀,香气四溢……这就是炸炉壁子,爸爸习惯地说成是炸果子。
爸爸的星期天,除了炸果子,更多的是包饺子,烙馅饼,还有油煎黄花鱼、炖肉。当时猪肉凭票供应,每人每月半斤,我们家6口人,一共3斤肉,每月有意结余一点儿,其本是均分在四个星期天吃掉,平时是吃不着肉的。如果遇有我们哥四个谁过生日了,或者头疼脑热、身体不舒服了,就用结余的肉票,买上一点儿,单独做顿小灶。
爸爸的星期天,包饺子,能包出情怀来。他多次强调,爷爷那辈闯关东(从山东闯东北),一路上对饺子有着极其特殊的情感。后来,我写了一首歌行体,读给晚年的爸爸听,爸爸很认同。
祖父闯关东,靴履代车轮。
路遥雨雪漫,足迹涉渐深。
风餐露宿苦,饺子煮温馨。
垒灶一锅水,沸腾人间情。
生活擀面杖,滚动面圆心。
酸甜苦辣馅,捏褶鼓包容。
添薪煮三煮,欢咬见熟功。
把盏老壶酒,亲人唱和风。
白山黑水近,漫山遍野新。
饺子伴酒有,错落松火明。
人参貂皮草,物产遍森林。
石油钢水淌,装备大重工。
而今关东冷,后生奔北京。
披衣望晓月,亲人两离分。
故里正飘雪,他乡结薄冰。
人间冷与暖,四季亦分明。
春来夏往后,秋冬又复春。
入伏吃饺子,赶压煮人生。
所以,爸爸做饺子是非常讲究的:用猪肉沫,虾仁、鸡肉粒,韭菜,盐,花椒,熟油等食材调馅,饺皮硬香爽滑,肉馅鲜嫩,韭香开胃。
爸爸的星期天,望着我们把肚子撑成蝈蝈状,笑道:改馋了吧?接着,吩咐我们把水喝好,招呼我妈,道:“他妈,准备好了吗?咱们先去北陵公园玩上一天,晚上回来后,到人民电影院看场电影”!
北陵公园是沈阳市最大的公园,是大清王朝的第二位皇帝皇太极和他的皇后孝端文皇后的陵寝,公园里面有着参天的古松和碧波荡漾的湖水,每一座建筑都建造的十分威严,具有皇家气息。
从北市场到北陵公园大约有12华里,我儿时身体软弱,一走路,腿就疼。结果,爸爸妈妈和三个哥哥,轮流背着我,一路上有说有笑,非常开心。到了北陵公园,妈妈挖野菜,爸爸给我们讲老罕王努尔哈赤的传奇故事……
伟大的读书人
尹玉峰
小时候,爸爸给我们讲故事,我们才能睡得香。作为通勤职工,爸爸已经很疲惫了,但还是热情不减,饶有兴趣地给我们讲故事。有的故事已经讲过无数遍了,我们也愿意听。
爸爸所讲的故事,现在看来,都是人们耳能详熟的中国民间故事与传说,有幻想故事、动物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寓言、民间笑话、人物传奇等。
爸爸喜欢讲述读书人的故事。爸爸读了三年私塾,解放后积极参与扫盲、学习活动,对知识的重要性十分认可,对读书人十分尊敬。
我往往在爸爸讲故事的时候最先睡着了,等故事讲完了,我又醒了。但是那些故事似乎断断续续走进我的梦中。尤其是《猪倌丞相公孙弘的故事》对我印象深刻。当我复述梦中情形的时候,爸爸非常高兴,夸口道:“天才啊”!
爸爸每每在讲故事前,都是先用一首老诗开场。时间长了,我们听熟了,就和爸爸一起背诵这首老诗:
读得书多胜大丘, 不需耕种自然收。
在家有酒在家醉, 到处逢人到处留。
日里不怕人来借, 夜里不怕贼来偷。
虫蝗水旱无伤损, 快活风流到白头。
这首老诗背诵完毕,爸爸就讲起了40岁的猪倌公孙弘发奋读书、事业有成的故事:
公孙弘,齐国薛地人,布衣出身。年轻的时候,在基层官府当差。可是,没混多久,就被开除了。
失业后的公孙弘做了猪倌,每天与猪为伴,给人在海边放猪。猪倌地位低贱,但是为了养活自己,也只能坚持。
一晃很多年过去了,公孙弘40岁了。猪换了一拨又一拨,自己却还是毫无长进,难道要放一辈子猪吗?进入不惑之年的公孙弘,忽然困惑起来了。
20年后,60岁的公孙弘略有小成,成为当地著名的文化人士。公元前140年,赶上大名鼎鼎的汉武帝刚刚登基就下诏要求各郡国举荐“贤良正”、“直言极谏”之士。于是,60岁的公孙弘被推荐给了汉武帝。
到了长安,经过一系列测试,公孙弘顺利成为博士。随后,公孙弘接受了一项特殊的任务——出使匈奴。从匈奴归来,公孙弘洋洋洒洒写了一篇报告交上去。
当时的汉武帝只有17岁,可能与这位老爷爷之间的代沟太大,看过报告之后,汉武帝龙颜大怒。公孙弘感觉苗头不对,便主动向朝廷说自己年老多病,请求告老还乡。
朝廷应允,公孙弘灰溜溜地回家去了。很沮丧,很失落,人生还有出头的机会吗?那又能怎么办,继续读书吧。
又过了十年,公孙弘70岁了。汉武帝再一次要求各郡国举荐优秀人才,公孙弘又被当地官员推荐给了汉武帝。家里一贫如洗,连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
公孙弘不愿意去折腾了,害怕又像上次那样失败而归,希望推荐别人。可是当地官员不许,非让他去不可。公孙弘无奈,一位好心的同乡送给他一套衣服,公孙弘又踏上了去往长安的路。
全国一共来了一百多位被推荐的贤良,公孙弘是其中最老的一位,而且太常寺的官员们还认出了他,就是十年前惹得龙颜大怒的老头。
这次的考试是每人写一篇对策,根据文章排名次。太常遍阅贤良们的对策,认为公孙弘的对策平平,无甚新意,便在向汉武帝上奏众贤良对策成绩时将公孙弘列为下等,并把他的文章放在了最下面。觉得皇帝可能没耐心,根本就看不到,这样就不必惹皇帝烦心了。
没想到呈上去后,思才若渴的汉武帝把所有的对策都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更没想到的是,汉武帝看过之后,竟然认为公孙弘的文章写得最好,将公孙弘提升为第一名,并召公孙弘入见。汉武帝见公孙弘精神矍铄,虽年迈却“容貌甚丽”,便再一次拜公孙弘为博士。
公孙弘76岁时升为丞相并封侯。西汉初,只有功臣和贵族才能做丞相,而公孙弘是西汉历史上第一位平民出生的丞相,并且得到了善终。
后来,我为爸爸讲述的这则故事填词《临江仙》铭记:
青灯孤侶生心事,
万卷美好临轩。
那帘幽梦梦天宽,
水湄之上可行船。
岁月悠悠书做海,
碧波流淌心田。
风摇不动志高坚,
花开花落馥流年。
每每讲完故事,爸爸又往往用这样几句话收场:你们要多读书,但不能做书呆子,“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你们应该“心有凌云之志,怀抱济世之才”。
在爸爸讲述的故事中,他对中国史学之父司马迁的一生评价很高。故事里,直接讨论一个人,如何去生,如何去死的问题。
那一夜,生死荣辱,让司马迁好生痛苦:天牢、官文、红印、罪死、阉生,突兀撞击心中的垒墙,让他沸腾起不息的怨怒!
只是尽责历史的真实记录,他为了一个素不相识的护国大英雄说了一句公道话,却惹得、龙颜大怒!满朝文武百官,早已经颤栗双股。
如何死?如何生?泰山之重,鸿毛之轻,痛苦选择后,迎向日出!当他被宫后,并没有在蚕室里一头撞死,而是忍受着创伤的折磨,和比创伤更痛苦的羞耻,埋头在一车一车的竹简中,著书立说。
这种活着的意义,具有怎么样的历史责任、使命担当,是以时间不枉,抵抗空间空白,忍吞苦难、迎风坚强,终将盼来日出。
对于读书人来说,功名、财富、声望、褒誉,都是暂时的,只有闪烁着你的睿智,活跃着你的思想,当然,还有流露着你的才华的作品,才是永久的。
软弱的中国读书人,最终能够在精神上胜于强大的秦皇、汉武那些统治者。压倒黑暗,在那红色的朝霞后面,升起了历史长河中的使命、尊严圣光!
眸子心灵蒙晦暗,竹简解悲怜。蔑视阿谀阉作残。蘸血刻尊颜。无韵离骚三千载,字字著华年。天演狂澜释暑寒。策马到天边。( 尹玉峰《武陵春 • 无韵离骚三千载》)
爸爸讲的故事很多,但是最爱讲姜子牙、孙膑、诸葛亮、刘伯温的故事,甚至把他们串起来讲。特别玄妙,特别传奇:姜子牙根骨不好,转世重修为孙膑,结果又被师弟搞断了腿,一辈子坐轮椅,形象不佳,再转世重修为诸葛亮,所以诸葛亮爱坐轮椅(前世的习惯),但是又为刘备所累 ,火烧藤甲军,伤了阴德,不能成仙,无奈再转一世一一刘基(刘伯温)救世。类似爸爸的这种说法,现在,我注意到坊间流传的更多,口碑资料比比皆是。
姜子牙: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韬略家,周朝开国元勋,商末周初兵学奠基人。纣王无道,姜子牙看在眼里:“驴装骏马。打滚迷裙下。台上一呼皆诺,凶神视、臣装傻。为君虚假假。做臣奸诈诈。天下布衣天下,待事主、平天下”。尹玉峰《霜天晓角 • 天下布衣天下》
“渭水河边,直钩放钓。惹来宵小图讪笑。八旬不老战风霜,登高一望群山小。愿者衔钩,龙门待跳。持杆坐等天需要。文王俯首咬金钩,贵人相助酬襟抱”。(尹玉峰《踏莎行 • 贵人相助酬襟抱》)
到了战国时期,姜子牙转世重修为孙膑。“揣摩决断又权谋,鬼谷亲传四小优。斧钺刀枪求大道,纵横天地论春秋。庞涓助魏施拳脚,孙膑齐国守上游。季子六国悬相印,不敌张仪戏诸侯"。(尹玉峰《歌行体:战国》节选)
孙膑的老师是鬼谷子,鬼谷诡秘,社会纵横、自然地理、宇宙天地玄妙;其才无所不窥,诸门无所不入,六道无所不破,众学无所不通。证得弟子门人无数,翻云覆雨,惊世骇俗,后皆大有作为。鬼谷堪称万圣先师,绝不为过。鬼谷子不仅有经天纬地之才,还胸怀悲天悯人的救世之心,为了终结战国数百年乱局,不再战火连绵,拯救天下苍生,做出了巨大贡献。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至今,我们都在沿用的一些词语:揣摩、权衡、决断、纵横、捭阖、权谋……这些都是起源于鬼谷子的学说。他的四个徒弟:庞涓、孙膑、苏秦、张仪,进山前都只是无名小卒,出山后各事其主,个个大放异彩。
先是庞涓下山,大施拳脚,帮助魏国傲视群雄;不久孙膑出任齐国军师,打得魏国灰头土脸;接着苏秦(字季子)身佩六国相印,说服诸国合力,使强秦十五年不敢出函谷关;最后张仪两为秦相,凭三寸不烂之舌戏弄天下诸侯,让苏秦功亏一篑,揭开了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序幕。
由孙膑再转世重修为诸葛亮时,三国纷争,英雄无敌,会当水击三千里!遥慕诸葛孔明,克曹灭魏,实现家国好情怀,他把聪明才智恭奉到了极限;纵然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壮撕肝裂胆,但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生潇散跌宕。
再由诸葛亮时转世重修为刘伯温,已是中世纪:“世道乱纷纷,龙祖长天抹泪痕。鞑虏癫狂欺四野,黄昏,风卷惊雷醒汉人。晨露易花红,一抹朱霞掠太空。到处讨元齐奋起,天明,寒士元璋理太平"。( 尹玉峰《南乡子 • 吊民伐罪》)
对于明太祖朱元璋,用一个词精确总结,就是“吊民伐罪”,就是我们所说的“道”。“夫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是根植于人们心中的绝对正义,是崇高的道德观,闪烁着"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光辉。
寒士元璋尊敬刘基,一口一个“先生",是有缘由的:“朱父(元璋的父亲)取名叫五四,令郎(元璋)名重八;一缕清寒孤无助,讨饭当牛做马。一席葬卷亲眷,一人苦海无涯;一抹飞霞新国家,伯温相助,天地易花"( 尹玉峰《歌行体:天地易花》)
刘基助朱元璋搞定蒙元、建立大明,功不可没。与刘伯温同榜中的进士的施耐庵,在另一支抗元队伍为官三年,因不满官场黑暗,不愿逢迎权贵,弃官回乡并收了徒弟罗贯中,共在在小说《水浒传》里诉求理想愿望去了。同时也反映了古代进步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如何择主而事,或弃主而行,让知识、谋略、才学绽放异彩!
有碑文写道:“先姜尚,后孙膑,五百年前诸葛亮,五百年后刘伯温”。还有诗偈道:“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 五百年前吾知濡,五百年后濡知谁?”
不管是真是假,能流传下来,肯定有其道理——爸爸认为他们的书没有白读,他们学以致用,择主而事、改朝换代,成就人生伟大的事业,让一个民族雀跃奋起、挺直腰杆;远比跪下吃肉,有着无与伦比的强大实力和气派,他们才是振兴中华民族、忍辱负重、勇敢无畏的——伟大的读书人。
(未完待续)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尹玉峰。中民文化产业集团副总经理、慈善中国书画院、中国书画艺术研究院两院副院长、都市头条编辑委员会主任。
2021年3月18日上午11时02分,我96岁的老爸走了,走了,走了,永远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