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犁花》
作者:王希梅(雨荷)
朗诵:周风云
要说天下的花中谁最白,当数梨花。春风荡漾,梨树花开,千朵万朵,压枝欲低,白清如雪,玉骨冰肌,素洁淡雅,靓艳含香,风姿绰约,真有“占断天下白,压尽人间花”的气势。
一个没有阳光的日子,我去犁园看梨花。天空灰色的云帘幕低垂,触手可及。我知道,一场春雨正在酝酿着。
春雨于百花万物其实是有福的。但我心里,却惦记着那一片花事正繁的梨花。雨的光顾对于梨花来说,该是悲欣交集的吧,如同一个盛装待嫁的女子,外面的锣鼓已喧天,接新娘的轿子已掀起帘栊,新郎正翘首等待。一种新的生活开始了,必然伴随着另一种生活的结束。而前山有路,后山风雨,将来的许多日子又不是能在遥望之中能想到的什么结果。雨带来了新生,其实那是以缩短梨花生命的花期为代价的。
看着眼前醉成花海的梨花,让人怎么形容好呢。素面常嫌粉污,淡妆不染唇红,应该是形容梨花的吧,玉骨那愁雾瘴,冰肌自有仙风,更应该是说梨花的。望着泣红如海的梨花,每一个动情的人都会在内心里有丝丝缕缕的痛。梨花让人想起了刚刚过去的冬,想起了雪。梨花应该是春天里一场更为广大的雪落吧。枝头已绿叶招摇,春风一吹,落英缤纷,满地犁花如雪,化作铺天盖地的花事,覆盖了大地,覆盖了观花者的心,也覆盖了整个春天。花儿不忍离去,欲说还休,欲去还留。此外谁能这么多情?她要待到春天坐稳了江山才香消玉殒,化入无尽的春光中。
一直以为,梨花是简静的花。只应生在村舍的篱落、檐角,深山的溪涧、幽谷,远离红尘闹市。春来一树灿烂的繁花,洛蕊,秋去一树橙黄的梨果、秋叶。一开一谢,一荣一枯,就是一生一世啊。梨花只应与清风为伴,明月为友,离红尘很远,离生活很近。她应是《白蛇传》里的白素贞,挟一身袭人的素服,开在寻常人家的枝头巷陌。梨花是唯一可以穿一身素衣白裙终老一生的花啊。观尽人间的沧桑盛世,转身之间人世已是千年。
美好的事物总会毫无阻碍地潜入每个人的心底的,温暖着,抚慰着,修复着心中的残损之处。看着眼前的美好的梨花翻飞,如白雪飘飘,心中涌动着温热的潜流,我能听到自己身体里玉碎冰摧的断裂声,阵阵尖锐的剧痛穿云裂石,将另一个我重新复活。甜甜的,迷离的,又惘然若失。
梨花又叫作瀛州玉雨,多么让人神思飘举的名字。瀛州就是传说中的那座仙山吧,“玉雨”应是怎样的雨啊?望着飘飘洒洒的花瓣,那应是从仙界遗落的雨点吧。每一片花瓣都是一个偈子,每一只花蕊都是一个佛陀。此花只应天上有,人间但得几回闻。梨花是上天对众生的最大馈赠,是世上最有诗意的事物。看着它足以丈量出每个人天性的深浅,灵魂的轻重。它让人内心洁净起来,看着一片梨花,会从此心灵明净,玉宇澄清。
人间的美好总是关连梨花着。“梨园”里应是花香氤氲,轻歌曼舞。梨园子弟舞姿柔美,唱腔轻扬婉转,广袖轻舒间,已醉倒东风无数。“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所有的酸甜苦辣都饮尽后,在生旦净丑的变幻里,会化作一杯醉人的佳醪,足以畅饮一生的。
梨花大鼓,曲韵悠扬,应是吸魂摄魄的鼓点;梨花枪,眼花缭乱,应有索命勾魂的迅疾。而这一切都以为梨花作注脚。美就美到极致,敲骨吸髓的,不留余地,在每个人心里掀起一场摧枯拉朽的风暴。而开在前面的繁花,又是以香橙甜美为结局的。任谁也不能拒绝甜蜜的梨子的拉拢诱惑。梨花因此是能善始善终的花。
梨花开了,落了,就春尽了。芳菲的春事被泛滥的盛夏继承。而一切美好也正在孕育之中了。
明朝诗人元好问的《梨花》写得真美:梨花如静女,寂寞出春暮。 春色惜天真,玉颊洗风露。素月谈相映,肃然见风度。恨无尘外人,为续雪香句。是啊,这香雪句只能等到识花解花的有缘人来续了。
作者简介:王希梅,网名:雨荷。江苏省淮安市作协会员,淮安市微型小说研究会理事,清江浦区作协会员,中国市民网文学分区版主。自幼喜爱读书,爱好文学,喜欢在文字中徜徉。在省内外各级报刊杂志、网络平台发表多篇散文和现代诗歌。
主播简介:周风云 ,网名:如烟往事。淮安市朗诵之友俱乐部会员。喜爱音乐,喜欢寻找诗意生活,愿用声音传递美好,在阅读愉悦中寻找精神自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