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李秀珍女士主创的长篇小说《生命的光辉》首发于乐俊峰先生主编的《禹平文学》,公开发表于《今古传奇》2020年6月号。云蒙山人老师采写的《谁说女子不如男》在《都市头条》创下了阅读量38万的新记录,引发热切关注。
鉴于纸刊数量有限,为了让更多人看到原作,应广大读者强烈要求,经李秀珍、张灏洋、张灏楠三位作者授权,现将最新修订的《生命的光辉》在《都市头条》个人号《四月芳菲》全文刊发。拟定连载26期,今天刊发第4期《偷吃鸡娃那件事》。
与此同时,我们将启动“我读《生命的光辉》”有奖专题征文,体现以文会友,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初衷。所有征文将在《馨香盈秀》或《四月芳菲》刊发,敬请大家阅读小说连载和专题征文,期待朋友们转发、留言、评论,感谢大家的关注。
馨香盈秀,花开有声;四月芳菲,万紫千红。让我们一起努力,共同营造文学爱好者心旷神怡的美丽风景。
生命的光辉连载-4
偷吃鸡娃那件事
文/李秀珍&张灏洋&张灏楠
三个月后,每天都忙忙碌碌的粮站总算是把大劲忙过去了。在县城里上学的黎胜男终于盼到了回老家看望奶奶和妈妈的开心日子。
一个星期天。黎副主任带着黎胜男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看到了“阔别”三个月的奶奶和妈妈,打小就没有离开过奶奶和妈妈的小胜男又是哭又是笑。芙英奶奶紧紧地抱住小胜男,并且一直抱着,没有一点松开的意思。
黎胜男的妈妈在一旁看着婆婆抱着小胜男不松手,便只能站在旁边含着泪花笑着、亲切的看着自己心爱的女儿。
吃饭时,黎胜男显得非常开心。有奶奶亲自包的豆腐疙瘩子(饺子),有韭菜粉条紫卷子,有层层油饼子和油炸豆腐拌粉皮,全部都是黎胜男最爱吃的。
一家人正在开开心心的吃着开心饭时,突然听到外面有人在嚷嚷,紧接着还听到了有人在哭。
黎胜男的爸爸、奶奶和妈妈都出去看了,黎胜男也跟着一块出去看了。
黎胜男家门前的大场(打麦场)里有七八个人。地上坐着的一个人一边哭一边唠叨:“我的妈呀,我不活了,把我害死了,把我的两个鸡娃子都偷去煮的吃了,鸡蛋也煮的吃了,哎呀,我不活了,可惜了我那两个鸡娃子了,那还是我去年才逮(买)的鸡娃子(小鸡)呢,今年才刚刚开始给我下鸡蛋哩,下鸡蛋一直下的勤快太太,一个鸡一天下一颗鸡蛋,叫这些害人的贼娃子都给我连鸡带鸡蛋全部偷去了,都煮的吃了,我要去告这些贼娃子哩,害死人了。一个个全都是害人精幺,都是瞎怂生下的哈怂么。”
不一会,大场里的人越来越多了。
紧接着,有人带着八九个青年男女过来了。这八九个青年男女的穿着、打扮、神态和黎胜男在城里见的“知识青年”差不多是一样的,他们一个个都耷拉着脑袋一声不吭的低着头老老实实地站在了哭骂的人面前。
又过了一会儿,生产队的队长来了,大队的大队长和大队支书也来了。他们都一块过去劝地上哭闹的女人,但是最终谁都劝说不下那个一直在不停点的哭骂的女人。她越来越发哭骂的厉害了。
黎胜男的爸爸、奶奶和妈妈也都一直站在众人旁边静静地看着。
黎胜男终于从人缝里看清楚了,地上坐着的是自己自家屋里的麻麻(本家的伯母)。
麻麻看着生产队干部和大队干部都来了,就哭的更加起劲了,并且一直是一边哭一边骂:“这些知识青年挨刀子的把人就糟蹋够了,把人害死了,偷萝卜,偷柿子,偷果么(水果),都是害人精么,赶紧快把这些害人精弄走吧,不然就把队上弄的乱完了,咱好好的生产队现在弄成贼娃子窝了。”
大场(打麦场)又来了好多人。生产队的队长、大队的大队长和大队支书一时间都傻愣了,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这以前从来没有遇到过的、特殊的“突发事件”。
大队的支部书记先发话了:“甭着急,现在谁先给我说一下详细情况嘛。”
麻麻一听哭声更大了也更加起劲了,简直是在哭嚎了。
在场的好多人都纷纷过去劝说,但是,谁都劝说不下。
情急之下,自以为见多识广的胜男爸爸走上前说:“好我的嫂子哩,这有啥大不了的嘛,咱咋能和人家娃一般见识嘛,喔不就是两个鸡娃子么,不值顾(不值得)闹成这个样子么。”
一听黎振兴副主任这话,黎胜男的本家麻麻一下子火冒三丈:“你站着说话不腰疼,你大(父亲)在山外(关中道)国营厂子当工人吃商品粮挣钱哩,你现在也吃的商品粮,挣的有工资,你当然觉得不值顾(不值得),这些知识青年是你啥人?你竟然帮他们说话哩,我不活了,我的妈呀。”
顿时,黎胜男的麻麻“气愤交加”并大放悲声了。
看到自己不仅没有劝下嫂子反而惹怒了她,黎振兴副主任登时不知所措了。
芙英奶奶见状过来了,她拉住了胜男麻麻的手:“莲娃子(麻麻的小名),有点不像话了呢。伢(人家)娃把鸡娃子偷的吃了是不对,可是你把人家娃骂的也太难听了吧。谁家都有娃哩,你说是不是呢?你就能保证咱的娃以后不出门吗?这些娃这么小,不懂事,再说,离他们屋里(家里)那么远,在咱这哒(这里)人生地不熟的,没人管,整天不够吃,肚子总是饥(饿),你咋不嫌这些娃可怜呢嘛?要是搁到咱自己的娃咋办哩?看把人家娃都吓着了呢。要是叫娃他妈他大知道了能心疼死呢,咋还敢告人家娃哩嘛,还想把人家娃撵走?喔是毛主席叫人家娃到咱这哒(这里)来下乡插队落户锻炼有作为哩,喔还能有错?你看你今天实在是有点不像话呢”。
听了在方圆几十里德高望重的芙英奶奶这一席话,黎胜男的麻麻登时不哭了,也不再使劲闹了。
芙英奶奶拉起了黎胜男的麻麻,给黎胜男的麻麻拍了拍裤子上的土说:“咱不敢和人家娃一样(一般见识),人家娃在他屋里(家里)都是吃饼干,喝牛奶长大的,一个个在他们屋里(家里)都是宝贝疙瘩倩蛋蛋(宝贝)呢,到咱这哒(这里)来,人生地不熟的,见不着妈也见不着大(父亲)的,按道理咱都要好好照看(照顾)人家娃哩,把这些娃照看了凑(就)是积福行善哩。人常说:‘在家不打人,出门人不打’。人都有出门的时侯哩,你喔两个鸡娃子值多少钱我给你赔”。(芙英奶奶的哥哥弟弟都是国家干部,她五弟还是一个县的副县长,芙英奶奶是见过世面的)。
黎振兴副主任听到自己母亲说的话,赶紧掏了三块钱给他的堂嫂递过去了。
黎胜男的麻麻尽管都不好意思了,但还是伸手接了那三块钱。因为黎胜男麻麻家里没有其他的收入来源(她只有一个儿子,还因为家里穷娶不下媳妇到山外面给别人家当了上门女婿),日常生活用品和辣子油盐就靠这两个鸡娃子下的鸡蛋换哩。
黎胜男的麻麻在接黎振兴副主任递过去那三块钱时,不好意思地说了一句:“我振兴兄弟和我芙英姨都是好人。”
芙英奶奶赶忙说:“悄悄地,再甭说的叫人听了笑话哩。”
芙英奶奶劝回了大场里的其他人,并且把那八九个“知识青年”全部都叫到了家里,把给胜男做的好吃的叫那些“知识青年”坐下来一块吃了。那些孩子们像“饿狼”一样,三下五除二,一下子就吃的不剩啥了,并且看样子都还没吃够呢。芙英奶奶就又给他们擀了自己最拿手的一窝丝面。那些刚才险些被吓坏的知识青年们一块吃着、哭着、笑着……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李秀珍,女,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党政机关四级调研员;《乡土文学》副主编;陕西省曲艺协会会员、理事;陕西省编剧协会会员;洛南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涉及:小说、散文、小品、相声、戏曲剧本、电影剧本等。
张灏洋,女,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作品涉及散文《青春.生活.改变》、《美丽的哀愁》、《恋伤》、《天堂通车吗》、《遥望天堂》、《沉醉老君山》。 参与了微电影剧本《警钟长鸣》和《乡音的呼唤》的剧本创作。
张灏楠,女,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作品涉及:中学时征文获奖作品《我来了》;散文《梦想的思绪》。参与了微电影剧本《警钟长鸣》和《乡音的呼唤》的剧本创作。
附:本头条号投稿方式
投稿邮箱:1019623839@qq.com
微信投稿:wx18729698387
合作电话:13991446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