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文ll冬夜听雨
作者/北大山
雨还在下着,雨滴打在附于楼外墙壁的遮雨板上,噼噼啪啪响个不停。
晚上十点,下楼到院子里。烟瘾使然,打算美美地吸上一支。走进雨中,任凭雨水淋到外衣上,三步两步跑到院子中的一棵银杏树下。银杏树的边上,有一个路灯,无精打采地在发着昏黄的光。空旷的院子中,除了雨中的我,旁无他人。有零星的车,雨夜归来,车子驶入停车位,放好后,车主就急匆匆上楼去了。百无聊赖,掏出一根烟吸了起来。吸了两口,定了定神,尔后,便悠然地在静静听雨。

雨越来下得越起劲,毕竟是初冬,倒也不觉得怎么凉,更像是一场秋雨。银杏树满身金黄。雨中熟透的银杏叶子,再也经不住雨打,落叶纷纷,有点飘飘然的味道。抑或,还会夹杂着一些伤感和无奈。淡淡的心绪,不由地生出“秋风秋雨愁煞人”的滋味。尽管这时已经步入到了冬天。
雨滴像离人的泪,幽怨深深。雨声和其它的声音混杂在一起,听起来是不均匀的。有时声音很大,是树上掉落的白果,砸到铁皮屋顶或私家车上时发出来的。一惊一乍,凄厉撞心。高处落下的叶子,不能直接落到地面上,它需要凌空跌上几跌。当它碰到下面的叶子时,下面的叶子也顺带被刮掉下来。叶子曲径而下,它们浑身颤抖着,归途恍惚不定。飘落的叶子,裹着雨滴,潸然颓废,绵绵不绝。在树下踱步,脚下也有噼啪声,那是踩到落于地面上的白果所致。

随着雨声越来越大,翻飞下落的叶子也就越多,好像它们下落的步伐也加快了。不一会儿,树下便是黄澄澄一大片。银杏的果子落地,响声铿锵有力,更具“大珠小珠落玉盘”意境。树下由于枝叶的遮挡,雨水自然少了许多,但雨滴的量,随着叶稀而逐渐多了起来。……。在初冬的雨夜听雨,心智即放松又紧张,烟香愁解,疲倦的心,浮想联翩。见到眼前的无可奈何,冥冥中,空荡的心一片茫然。

次日晨起,照例去北小河遛弯。迎面看到昨夜的那棵银杏树,全身已经是光秃秃的,一片叶子都没了,赤裸得淋漓尽致。俨然成了一只刚从斗鸡场上下来的无毛鸡。晨风瑟瑟,形单影只。这株如同谦谦君子的长寿树,经过一夜的风雨洗礼,千金散尽,解甲归田,蛰伏于己亥年的初冬。但愿满树金黄,叶落归根,来年,化作春泥更护花。
户外冷风飕飕,满径梧桐的叶子。北小河玉兰花畔青青的草地上,更是片片金黄。尽管这时雨停了,但风还在,叶子依然随风哗哗地飘落。一棵楮树上挂着的霜叶,风姿绰约,叶子不但未落,反而愈加地红了。风更像一把扫帚,把涨满了水的北小河的水面,吹得干干净净,碧波荡漾,一尘不染……。一时兴起,写了首诗,以记录下眼前所看到的情景。
七绝.冬雨(平水韵)
昨夜甘霖洒古城,
横敲梧叶满园惊。
晨光萧瑟西风烈,
桑木虬枝挂紫英。
忽觉时间不早了,且今天还有事要做。于是,先到刘诗昆幼儿园,给园中的那几株高大的泡桐拍了几张照片,然后就大步流星回家了。
2019.11.10 写于望京北小河。
2021.3.22 修改于承德下板城。


作者简介:李东升,笔名北大山,现客居北京。曾为高中物理教师,耕耘四十几载,桃李芬芳。是河北省特级教师,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爱好文学创作,笔耕不辍。早年有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散见于报刊杂志,或被收入文学丛书。曾被两家省级作家协会聘为特邀创作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