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有所长
—“望子成龙”之感悟
吴熙禄
“望子成龙”,是世人对子女的普遍期盼。我当年作为一名教师,曽对子女寄于厚望。自打孩子先后入校,就高度关注他们的学习成绩,尽己所能,辅导孩子的功课,希望他们考上名牌大学——“成龙”!
然而事与愿违,子女的高考分数都不理想,专科毕业后在本厂就职。虽说都有了自己的饭碗,但毕竟离“成龙”的期望相去甚远。那时节,耳闻目睹好多人家的孩子录取高等学府,“考研”“读博”,很是羡慕!回想起自己早年家贫辍学的经历,没少感叹自家老少“学运”不济,当然更埋怨孩子学习不给力。
按当时的心情,估计为此得纠结一辈子,没想到后来有了翻转!
当孩子一次次端着、提着冒着热气的饭菜敲门,或一个电话召之即来时,我与老伴的观念悄悄改变!心想,如果“魁星老爷”帮忙,孩子学习又用功,非龙即凤,当下正忙着“四海翻腾”呢,哪有闲空伺候我们!“寸有所长”,还真是这么回事!这也让本家儿媳、女婿好生羡慕!
反观一些“龙凤”的父母们,居家成了空巢,由于没人照顾,生活艰难,逢年过节,连人间起码的天伦之乐都享受不到,特别是眼下西方世界疫情失控,孤寂之外又添牵挂。这些留守家长开始后悔自己的儿女太有出息了!面子是有了,里子没了!这才想起“养儿防老”的古训!其实后果在子女“金榜题名”时就埋下了,你想啊,家里岂是“龙”呆的地方!
父母“望子成龙”,希望子女有所作为,是本能,也是人类进步的亲情动力。问题在于我们很多人的价值观念落后,心目中的职业还是三六九等,骨子里瞧不起包括自己在内的体力劳动者!因此都希望孩子考上重点大学,分配个“体面”且收入高的职业。然象牙塔里容量有限,独木桥很难挤,于是乎,家长伴随着孩子的考试成绩变换着“表情包”,天天为自家孩子能不能“成龙”而焦虑,付出,实在是太多太多!
在人口出生率锐减的情况下,我们这些平凡子女的父母们,能为社会生养一个劳动力就是极大贡献,没有必要为子女的平凡而纠结。相反,家庭往往因为平凡而踏实。回过神来的“龙父风母”们,正羡慕我们这些平凡人家呢!珍惜自己的拥有吧。
子女成“龙”,造福人民,做父母的自然骄傲;作为子女,践行“志在四方”的诺言,不能尽孝,也是一种大爱和牺牲。也只有在这个层面上令人仰慕!如果我们这些平凡子女的父母能想到这一点,面对孩子高考,心情会平静的多。我们不能选择孩子的未来,但可以调整我们看问题的角度。人的价值是多棱形的!宝剑锋利,但不能用来挠痒痒。
孩子成长重要,还是生命重要?本来是浅显的不能再浅显的道理,也在浮躁的社会氛围中模糊了。时闻一些父母“恨铁不成钢”,逼得孩子自杀!明明社会有“三百六十行”的出路,有的家长却痴迷于“成龙”,强迫孩子在“不成功则成仁”的选择中二选一!残酷不?别说孩子没了,就是没了健康,休说“成龙”,连“成虫”也是奢望了!
简单的问题,极易把人打回原形!忽然发现,我们太在意一些中看不中用而且伤害自己的虚名了!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无论文凭高低,“成龙”与否,都是祖国的宝贝,家庭的依托,更是老年人的精神支柱!“劳动光荣”,是包括所有正当职业的劳动,不只是某一行业,某一岗位的龙飞凤舞!
在一年一度的高考备战的日子里,我这个平凡孩子的父亲,作为过来人,对备战高考的“后勤部长”们说点掏心窝子的话,希望能在精神上为大家减负。
2021年3月22日于金鼎花园

吴熙禄,大专学历。原莱芜市钢城区棋山管委圈里村人。1965年参军,退伍后先后就职于莱芜铁矿、莱钢安装工程处、莱钢培训中心。当过矿工、宣传干事、政治教师等。曾在报刊上发表文章50余篇,出版诗集《汶水流情》、评论集《玉壶冰心》、长篇纪实《荣河纪行》、古代历史故事小说《古槐幽梦》、《大明清官吴来朝》等。
投稿加微信zxq13910331606
更多内容请长按二维码关注“芃芸国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