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子的本身,总明媚如初,不乏绚丽。而有时我们为何烦恼丛生,百愁不解呢?那大约是你在某一个时光的节点,亵渎了生活的自信,没有活成期待的模样。
这个世界,固然会有薄凉,可还要抖落一程的风尘,热烈地活下去,才会享受视界的缤纷,日子的美妙。日子像极了一只风筝,翱翔于辽阔的天空,飞翔的高度、时间、方位全靠自己掌控。你若失去了那根纤细的拉线,再好的风筝也会翻着跟头坠落于地面。当然,人又不是万能的“神灵”,一些事情依旧无能无力,不可逆转。
人生的许多无奈,只有释怀,才可拨云见日遇见安暖。比如荒芜了的春光,却不曾逆转;明镜摔落,而破镜难圆;人们惋惜春光的流逝,不如倍加的努力;惋惜破镜难圆,不如以人为镜,严于自律。战国时,一弟子向庄子学道,总觉得日子如梭,便把计时的沙漏反置过来,以为就可以留住时间。他从窗边看见太阳西斜,就过去把窗户关上,以为看不见日落,一天就不会过去。庄子得知后告诫他,时间的流逝是大道,不可挽回。这位弟子终于得了庄子真传,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智者,对那些不可逆转的事情,要敢于面对,坦然接受。回归时光的本真,领悟岁月的真谛,才会拥有清宁与安暖。
人生之旅,有人可相伴一生,有的则只可相伴一程,这些遇见都是缘分,且不可强求。有一则神话故事,灵隐寺的高僧济公,在出家前有个指腹为婚的妻子胭脂。他们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可就在济公结婚摆宴的当晚,离开妻子到灵隐寺出家为僧。从此普渡众生,成佛修道。遇见,就要好好珍惜;分离,就要彼此珍重。也许,当下的别离,就是明日的遇见。一切随缘,生活便会恬淡。

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事。有人把祈愿植根泥土,不辞辛劳耕耘,让祈愿由一株蓓苗成长为一抹绿荫。有的人则不然,把祈愿作为一种奢幻,没有泥土的滋养,纵然倾其一生付出,也一无所得。前者在卑微中收获了快乐,后者在奢幻中成就了苦难。这世上从不存在从天而降的幸运,也没有突如其来的惊喜,有的只是千般投入、万般辛苦后的得偿所愿。
人生漫漫,只有勇往。遇见光亮,那是穿越黯然后得到的奖赏;遇见风雨,过后而来的便是风和日丽。光亮与风雨,都是日子里的模样。你接纳了明丽,会平添一抹欣喜;你容纳了风雨,就会派生一种勇气。一个不动声色接受了悲喜与得失的人,他的日子和人生一定是足够丰盈。
在某一个黎明,启开窗帘,看到当下的曙光依旧光芒四射,而自已已经到了迟暮之年,再一次觉得时光不居,日子如梭是那样不可儿戏。历经油盐酱醋淬炼的人,从来不为韶华而窃喜;也不为迟暮而意冷。因为,在那些光芒四射的经年里,上苍已经赐予了他们足够跋涉的能量。
人生也是有季节的。春暖花开时拥有了锦绣时光,可也会有暴风骤雨的来袭,淬炼你还不足以丰满的人生。冰封大地,你要有远离繁华的笃定,在一段分外清宁的日子里,储存足够的能量,行稳致远,抵达安身立命的伊甸园。
何以在明丽的日子里,让心境也足够阳光,那就要倾其所有的付出,去活出自己想要的模样。阳春三月,让心花绽放。
作者介绍:子隽。文学网站签约作家,专栏撰稿人。百万字新闻、时评、文学稿件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河北日报》《邢台日报》《农民日报》《牛城晚报》等报刊发表,《中国作家网》等数家网站存有个人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