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作家马尔德罗写过一本《关于人生,我需要知道的一切皆来自小金书》。“小金书”是美国一家以出版童书闻名的出版社。世界上很多童书,或曰童话故事,如果究其本来面目,便会发现,真的如马尔德罗所言。
你看,《小王子》压根就是写给成人看的,《皇帝的新衣》分明就是政治寓言,而《格林童话》,它的源头属于黑暗,安吉拉·卡特的《精怪故事集》“不光是给孩子们读的”,就连《卖火柴的小女孩》亦直截了当地说出了人生悲剧……
但是,这些故事为什么以“童话”之名广为流传?读过很多童话后,也许你会发现,一些残酷却有价值的东西,用“美好”的形式说出来,影响更深,也不会那么“虐心”。
鲁迅觉得,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如此说来,童话和悲剧殊途同归,而前者却温暖许多。 
12岁时,王守仁正式就读私塾。去私塾时,要经过一条热闹的大街,街尾处有一家每天都挤满了人的小赌坊。见此,王守仁向同伴提议换一条路走。
“他们赌他们的,我们走我们的,互不相干,有什么关系?”同伴很不解。
王守仁说:“我怕看多了,会产生欲望。”
同伴哈哈大笑起来:“你的意志力太不坚定了。看几眼根本不要紧。”
同伴不以为意,坚持走原来的路线,但王守仁还是决定绕道去私塾。
后来去私塾时,偶尔会远远地看到同伴站在小赌坊门口,聚精会神地向里面张望。每当此时,王守仁便会提醒他不要靠近赌坊。同伴摆摆手说:“只是看几眼,没事。”王守仁无奈,只好摇摇头走开。
一个多月后,同伴接连几天都没来私塾上课。听其他学生说,同伴前段时间迷上了赌博,越玩越大,甚至还偷了家里珍藏的玉器去赌博。他的父母得知后非常生气,让他在家中反省。
王守仁叹了口气说:“想要避免沉迷于欲望,最好的办法就是远离,甚至不多看一眼。这不是胆小,而是从根源上隔绝欲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