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文ll又到青竹翠绿时
作者/明月吟秋
我在微信朋友圈曾写过几篇咸宁的竹文。想必旅游局会大喜过望,因为他们希望我宣传一下咸宁这“一亩三分地”。更因为外地的竹绝没有咸宁的“海量”存储气势,故尔。从地理上看,咸宁东傍九宫,南接潇湘,西临长江,北依武汉,幕阜山脉横穿南北,淦水河道纵贯东西,有五大山脉,三条河系形成了良好的山水自然网,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以此便做了竹最温柔的故乡。咸宁乡乡有竹园,户户见竹林。登高望远,那大大小小的竹园,宛若一个个首尾相衔的翠绿湖泊。


咸宁地处江南,素以桂竹林泉闻名于世。距市区最大的竹之海,要算是花纹的星星竹海了,其面积有10万亩之阔。出温泉城,南行10公里,便来到浩瀚竹海。上次去是在去年重阳节后,曾陪武汉“一九五战友回乡团”的娘子军们赏游。在竹海山之巅放眼望去,视线之内,碧浪滚滚,清波层层,从脚下一直涌向天边,若是黎明或黄昏时分,便是连太阳也都淹没了。走近竹林,但见老碗粗的楠竹一株株立在那里,笔直如柱,自地及天,苍翠挺拔,拂云擎日。竹林间冬暖夏凉.秋翠春艳,炎不见日,淫不透雨,翡翠宫殿一般,让人恍若走进了仙境神地。


春日要想领略生命的神奇,便只在竹林间随择一地儿静坐,更有“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龙卧看山”的意境了。当春风还没有融尽残冬的余寒时,新竹就悄悄地在地下萌芽了。春风一过,它就像一把利剑,穿过顽石,刺破冻土,脱下层层笋衣,披上一身绿装,直插云天。寒来暑往,迎风傲雪,经冰霜而不凋,历四时而长茂,充分显示了竹具有强大生命力。嗅着盈肺的竹香,屏息倾听,耳畔哗哗剥剥,全是竹笋生长的声音,那种生命拔节的喃喃私语,让人激情满怀。再多的怯懦也平添了一腔豪气,再郁的心境也改做坦荡虚怀。
远古至今,咸宁的竹有六千多年的历史了,史书上载有咸宁“竹景蟾光洁,桂影有余光”,“月来窗写竹,风过砌梳荃”的诗句。史墨沉繁,旧卷新章,咸宁竹亦多出现在现代史中的故事里。


浩浩绿浪,竹繁发于漫山遍野,它是自然界极普通的植物,但只要你走进咸宁的竹海,你就会从心里感受到,最不普通的也许正孕育于最普通之中……。
青青翠竹,虚心劲节,宁折不弯,凌寒高洁。这大概就是竹的品格。
作者简介:康宗生,笔名明月吟秋。冀人,1952年生,中共党员,文秘专业,三等功荣立者,正县退休。诗词歌赋善为之,琴棋书画乃主人。现为岭南诗社(中华诗词学会团体会员)、湖北中华诗词学会、竹韵汉诗、黄鹤诗苑、武大樱花诗会、长江诗苑、华北诗苑协会,岁月中国第六创作社会(社)员。九洲诗词文学社广州分社社员,岭南诗社三水分社社员,三水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报刊杂志A级网络平台多家诗刊,多篇选入《中国当代诗歌新编》、《竹韵诗词选》、《九头鸟》《赤壁文学》等书及文学刊物。国家级诗赛活动二等奖,获“中国优秀诗人”,“读者喜爱诗人”荣誉。现从事北京育阳文化传媒长期签约诗人,《都市头条》文学认证编辑。
注:右为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