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少了个‘的’字,”自己提醒着张普勤摄影师叫来的助手小卢,添加上了少的字。
“在村干部讲话的人名后应备注上‘任家敏的妈妈’几个字。”
“你说你校长和另几个人不得来吗?”张师又问,自己回答后却想到了永科,他是自己的学生。因为上回拍的微视剧他负责过,他也有不错的点子和不同的认识,叫来会更好。于是让张普勤摄影师便拨通了电话。时间不大,永科也来了……
“你说,用挑剔的眼光看有什么问题。“
“……嗯,”他犹豫了一下,
“依我看,前面娃他爸回头那个镜头应处理掉。再就是收尾娃她妈和娃应该看着远方。”
自己一听,不能不感到确是叫对了人了,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自己不由不佩服他之时,在自己的脑海中又马上联想到一幅画面来:
观众从正面看见的母女二人发自内心的笑容开始,拍摄角度转换缓缓转换,从侧面再移至身后,顺着娘俩的目光眺望远方……远方,一轮红日正冉冉升起。
而这需要航拍,考虑到时间不允许,张师叫来的助手另处理了一下,让母女二人融入冉冉升起的太阳之中,二人形象逐渐淡去,观众眼前呈现的是一轮红日缓慢铺满了画面,巨大的红日中,从左往右飞过几只鸟儿,整个纪录片便结束了。
由于采用村民的镜头先前拍的不理想,三人又去了一次仁曲村。这回,还真是几句话,自己认为这妇女讲的是盖了帽的好,连自己这个语文老师也自感形愧,自叹不如,真是群众当中有无穷的好语言,他们才是自己的老师。
拍摄之后,三人匆匆告辞,离开任曲村就回来,而且考虑到孩子爸爸的镜头放在其中,怎么处理还是不妥,最终就删换成其它内容了。还有,在班主任讲话后又插入了刚采访的群众的话:娃就没有童年么……应该说视频制作即可大功告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