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起一千块(小小说)
康兆瑞主任手捏着火车票,在办公室门口急得直跳脚,他要去外地出差,再耽误,火车就不带他了。昨天,他在会计那里借支了一千块钱,那钱就放在抽屉里,他不想把这笔钱带回家,怕惹事情。心想,反正一大早离家出差,路过办公室拿了就走。谁知办公室门锁怎么也打不开,仔细一看,有把钥匙断在锁眼里,谁这么粗心啊,啊?
刚刚交接完早班的门卫张大爷跑了过来,问清楚原由,立马解囊,说他小儿子昨晚给他一千块钱,让他上午去看病的,既然如此,病就先不着急看了,把这一千块钱先给康兆瑞主任,赶紧去赶火车,别耽误正事。
张大爷觉得这也好,于是送走了康兆瑞,静候上班的人。
上午九点不到,上班的陆陆续续都来了,那位断了钥匙的小罗干事带来了工具,将断钥匙弄了出来,办公室的门也就打开了。
张大爷进了办公室,跟大家打着招呼,然后径直走到康兆瑞的办公桌,掏出钥匙,打开了抽屉。万未想到,张大爷翻遍了抽屉,一分钱也没有看到,傻眼了。
小罗干事过来问啥事愣着,张大爷没好意思说找钱的事,就支吾着走开了。
三天后,康兆瑞出差回来,就在门卫室门口,张大爷告诉说,他没有拿到钱。
康兆瑞蒙了,心里说怎么会?那钱是用一只信封装好了的,记得好像就放在中间大抽屉。
张大爷郑重其事地再说了一遍,他的确没有拿到钱。
康兆瑞慌不及地跑进办公室,也没心思理会跟他打招呼的同事,一屁股坐进了办公椅,打开抽屉,依然没见到那用信封装好了的一千块钱。
康兆瑞呆呆地望着一抽屉的这个那个与钱无关的东西,脑子开始发胀了。
一千块……不翼而飞……难道有人趁机下手?
他用目光在办公室里搜寻着一张张熟悉的面孔,竟然觉得昔日同事的一张张面孔,都陌生起来。但是,他很快推翻了自己的猜忌。毕竟,办公室的几位都是他物色挑选来的,知根知底,不至于……
他在竭力回忆自己离开财务室后回办公室的细节,只是觉得事儿太多,头绪繁杂,应对不过来。他还记起朋友送他一个漂亮的手提包,他便将自己的手提包扔了,扔哪儿了?脑子里也没有了印象。
于是,他把疑点落到张大爷身上。
张大爷这个门卫是外聘的临时工,就是因为家境不好,街道照顾来看大门的。难道……张大爷趁机讹诈?有可能,因为张大爷家境不好,非常需要钱。不可能,因为张大爷工作表现很好,口碑好得很。然而,他最后还是被张大爷的家境贫寒而“折服”,他相信了张大爷的“讹诈”极有可能性。但是,他打心眼里原谅了张大爷,怪自己没有防范哦。哎呀,那个跟自己父亲差不多年纪的张大爷,实在令人哀怜。
张大爷含着热泪感谢送他出门的几位领导,说在这里站了一年半岗,常常见到大大小小的领导,很开心。并说,我有什么做得不够好的,就只能对不住了,请领导多多谅解。
张大爷站在街头,向送他出门的领导,向领导身后让他骄傲了一年半的街道办大楼,深鞠了一躬,含泪而去。
作者简介
周荣耀 作家 编剧 自由撰稿人
走过了五十余年的文学创作之路,约有三百余万或许粗俗的文字散见纸媒及网络文学平台或合作出版,有多部(篇)作品侥幸获奖。著有《金陵孤儿》、《情乱情人节》、《家秘》、《秘方情结》、《烂漫樱花》、《情系仙居》等多部长篇。曾有幸成为《长篇小说》杂志和南京市文联第十三届签约作家。编有电视连续剧《金陵孤儿》(筹拍中)。个人简历忝列《中国当代青年作家名典》、《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中国人才辞典》、《中国小说家辞典》。
作者已设置关注后才可以留言
蓝白领旁白:
好人好报只是一种美好愿望,事实上好人还容易受伤害些。也并非所有的误会都能消除,真相会最终大白于天下的。世上至今还有许多含冤而死的灵魂得不到昭雪的呀?
改为美好结尾也行,但批判的力量无疑弱了好些!别以为打一巴掌,给两颗糖就会恢复到完好如初。
即使坏老婆不贪,找回老人家,老人家也会在失业之时发生许多惨事。比如失业没钱,自己也会饿死呀?不会,也许有亲人须要工资钱救治呀?那怕找回老人补他更多的钱有用么?
曾有些人为此,大骂周老师,不写个团圆尾吧!一些人集体围攻周老师,还是我救的"驾”,也因此结缘于周老师的。敝人还为此写过一议论文《不吐不快》,那些人太不要脸了,即使作品有问题,也只创作失败,与人品有何干系。那些死人,如文革上纲上线,对周老师进行人身攻击,而且是围攻,我看了过不去。舍了所谓熟人朋友,对生人周老师仗义直言,结果好似捅了马蜂窝…
一群宵小之徒,有眼不识金镶玉,现在识货的热心读者给出了有力棒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