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抬头
蓝白领
开开心心享大寿,
快快乐乐不用愁。
天南地北来相会,
太平盛世龙抬头。
祝福一声平安好,
福如东海自无忧。
跳跳唱唱来娱乐,
开开心心乐悠悠。
巨龙飞腾
——于二月二龙抬头之日
文/平安
二月初二龙抬头,
扬眉吐气雄赳赳。
兴云布雨润世界,
万里蓝天竟自由。
仰天长啸风雷吼,
延古续今振千秋。
中华巨龙始飞腾,
精神长存万古流。
家山好双调
仰看黄帝陵前轩辕柏
行吟者
历经风雨五千年,
苍颜老,
势龙盘。
曾披武帝黄金甲,
傲苍天。
任风雨,
耸桥山。
帝陵风水泽华夏,
社稷永平安。
传承祖业,
沧桑旧事忆从前,
龙鳞铁干繁。
二月二的风俗
蓝白领辑
1、剃龙头
农历二月二是蛰龙升天的日子,民间认为在这一天剃头,会使人鸿运当头、福星高照。儿童理发,叫剃“喜头”,借龙抬头之吉时,保佑孩童健康成长,长大后出人头地;大人理发,则寓意辞旧迎新,希望带来好兆头、好运气。故民谚说“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每逢这天,家家理发店都顾客盈门,生意兴隆。
2、祭社神
二月二既是龙抬头节也是土地公的诞辰,“土地诞”也称“社日节”。社日分为春社日和秋社日,古时春社是立春后第五个戊日,秋社是立秋后第五个戊日(戊,五行属土)。古人认为土生万物,土地神是广为敬奉的神灵之一。人们认为土地公管理着五谷的生长和地方的平安,很多地方的百姓都要在“二月二”这天奉祀土地神。
3、吃龙食
二月二这天在饮食上也有一定的讲究,因为人们相信“龙威大发”,所以这一天饮食多以龙为名。吃春饼名曰“吃龙鳞”,吃面条名曰“吃龙须”,吃馄饨为“吃龙眼”,吃饺子则叫“吃龙耳”,面条、馄饨一块煮叫做“龙拿珠”,吃葱饼叫做“撕龙皮”。
“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炒糖豆,有“金豆开花,五谷丰登”之寓意。
4、放龙灯
黄河三角洲及一些沿河地区还有“放龙灯”的习俗。不少人家用芦苇或秫秸扎成小船,插上蜡烛或放上用萝卜挖成的小油碗,待到傍晚时分,放到河里或湾里点燃,为龙照路。借此娱乐同时又传递一种美好的祝愿。
5、围粮仓
农历二月初二清晨,北方很多地区的村民早早起床,家庭主妇从自家锅灶底下掏一筐烧柴禾余下的草木灰,拿一把小铁铲子铲些草木灰,人走手摇,在地上画出一个个圆来。围仓的圆圈,大套小,少则三圈,多则五圈,围单不围双。围好仓后,把家中的粮食虔诚地放在仓的中间,还有意撒在仓的外围,象征当年的大丰收。
马云
文/孟祥忠
马马虎虎
一会儿白云
一会儿乌云
马化腾
文/孟祥忠
凭游戏飞黄腾达
叫少年青年中年
游戏人生
被人民的怒火点燃了
化成灰
在路上
文\李延庄子
在花香的路上
在生命的路上
在幸福的路上
在忧伤的路上
请你不必快马加鞭
不刻意寻找彼岸
因为那里会有一面镜子
你看到的只是自己的昨天
而不是明天
无论在寂寞的路上
在忧伤的路上
在夕阳的路上
都是值得骄傲的
因为你的生命还在
你正用踏实的脚步
走出芬芳绮丽的人生
激浊扬清
文/人世通
人才济济聚本群,
学识渊博城府深。
八仙过海得施展,
各显神通抖佳音。
前所未有此规模,
群贤毕至论古今。
泾渭分明划界线,
激浊扬清在更新。
农事节感怀黎庶
龚太银(湖北蕲春)
二月二逢休,
耕农点种筹。
豪门鱼肉冻,
众庶子孙谋。
城廓华灯亮,
工棚午夜幽。
莫言天下事,
只盼龙抬头。
天南地北
杨杰
江南塞北各不同,
南方花艳异花红。
塞北初春苍茫地,
待迎花开五月彤。
迎春季,冰方融。
屈伸几只户外虫。
空雁高天唤声语,
原上溪边鸭才鸣。
生命之河
蓝白领
生命之河永奔流,
身心健康无忧愁。
走南闯北逍遥游,
繁华世界乐悠悠。
雕刻自己
蓝白领
雕刻自己要用心,
刻画仔细让人亲。
自我提高永不停,
己私克除善念临。
野菜前世今生
蓝白领
野菜不用栽,
饥年苦难咽。
昔日充猪食,
而今贵人餐。
野菜在农村贱如泥喂猪,在饥荒时才充饥,而今野菜飞上贵人的餐厅,而且价格不凡。
带梦飞翔
蓝白领
带梦飞翔向远方,
梦想藏心志气壮。
飞越云山济沧海,
翔起九天射天狼。
述怀
蓝白领
蓝田种玉时已久,
南山捷径走未通。
他乡繁华难永驻,
旧地重游相思浓。
昂首挺胸气犹在,
展眉放胆志愈壮。
敢向世俗翻白眼,
岂畏途中困难重?
祖国万岁
蓝白领
祖承先业不忘本,
国富民强向前奔。
万众一心中国梦,
岁岁平安出能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