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自然中获释灵魂
作者:海怡,朗诵 林姿
繁琐的生活把我禁锢在了高楼林立的城市,而崇尚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获释灵魂的我,心却向往远方,当自己置身于某种背景或者某类空间的时候,才显露出真正的生活之光泽。于是,与朋友相约一路向北,与大自然来一次亲密接触的行程便从2019年的9月中旬开始了……
一 母性的草原
飞机载着我们飞行3个小时后徐徐落在了呼尔贝尔机场,机场上空,天湛蓝湛蓝,大朵的白莲花般的云闲适地飘在天空。正当我抬头赏云之时,一声亲切的呼唤惊醒了我,一只有力的大手,接过了我的行李箱。我回过神来,看到是个帅气的小伙子正热情地喊我:“阿姨,辛苦了。我是李伟,这几天有我陪你们看景。”寒暄过后,我们上了他的越野车,坐好后,车便像离弦的箭驶出了停车场,驶向了草原。
车窗外,广袤的草原尽显眼前,绿草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地貌不断发生变化,前方及车子左右有许多小山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的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一般。
在来内蒙之前,我还担心,此时已是深秋,草会不会已枯黄,谁知草原依然翠绿。我很纳闷,便问李伟,到这个季节了,草儿为什么还这么绿,他告诉我,前些时一直下雨,气温也比较高,所以草儿又长出了新绿。听后,我很开心,谁能说这不是大自然对远方而来的我们的眷顾与特别的恩赐呢?
此时,很想下车与草原零距离接触,李伟好像明白我们的心愿,竟然加大油门,把我们的坐骑轰隆隆地开到了一个绿色的小山包上。下车一看,这个山丘是此处的最高点,站在山顶往远处看,夕阳下,整个大地都被绿油油的草覆盖着,像铺了一层厚厚的地毯,在蓝天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清新辽阔悠远。
草原上笼罩着金色的寂静,远处山峦披上晚霞的彩衣,那天边牛乳般洁白的云朵,也变得火焰一般鲜红,莫日格勒河静静地在草原上蜿蜒着,河水里一片碎金在闪闪发光,晃得眼都睁不开。一群马在河边嬉戏,一个小马驹撩开马蹄,跳跃奔跑,那背上的鬃毛被太阳的余晖染成金色,它狂奔着穿梭在马群之间,充满了活力。还有一个小马驹在草地上翻身打滚。牧马人悠闲地坐在一个山坡上,身上也是披着一层金色的光,视线所及的大草原一幅安宁祥和的模样。
正当我沉醉在大草原的美景之时,忽然天空传来了鸟的鸣叫声,抬头一看,湛蓝的天空正有一群大雁排成人字南飞。久违了大雁,我恍然如梦,好似回到了故乡的黄河岸边,与扎着朝天辫子的妹妹,望着黄河之上天空中的大雁群欢呼跳跃……许多年不见的场景,竟然在大草原上遇到。
雁群一会儿排成人字,一会儿排成一字在秋风中飞回低鸣,在云淡天高之下盘旋起落,寻找归宿,我不由心生无尽的遐想,我收回视线,看看身边,没有妹妹的身影,只有草原上呜呜叫的秋风,泪水便又在眼里打转转,物是人非,与妹妹阴阳两隔了,怎能让我不悲伤?

看看身边一起来的表妹及友人们,依然站在小山包上远眺而不愿离去,怎奈夕阳西下,还要赶路,便缓缓走下山坡。正好路遇一群羊,牠们低头簇拥边啃食青草便前行,忽然一只羊离群向不远的一个水泡子走去,走至水边牠便低头饮水,牠一定是口渴难耐了,正在它喝得尽兴之时,羊群里一只身体强壮的羊对着牠咩~咩~地大声叫起来,牠回应地叫了一声,但依然继续饮水,那只羊看见他没有动,立刻离开羊群向牠跑来,牠也随即抬起头叫着向那头羊跑去,当牠们相遇的刹那竟然互相亲吻,并用头互相爱抚对方,然后一起奔向羊群。看到这一幕,我被感动了,牲畜们也是有感情的,牠们与人类一样都是地球的孩子。
随后的几天里,我们一行就在呼尔贝尔大草原上流连往返,感受呼尔贝尔大草原的辽阔,温情,悠远……
内蒙古自治区北邻蒙古国和俄罗斯,东缘嵌着茫茫林海的大兴安岭,岭东南山麓西是辽河平原,是我国跨经度最大的省份,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决定了当地旅游资源的丰富多样。
每天太阳升起后,我们就置身于草原的宁静、自然、纯真的环境中,草原把我们带进了一个个世外的神圣世界;在一望无垠的天际,在辽阔无边的草原,一群群牛羊在蓝天绿草间缓慢的游动,快活的打闹戏耍,自由而不羁,安闲而随意,恬静而悠然。我们置身这样的环境,那些在拥挤的都市里积下的幽怨不快慢慢消散,人人变得开朗活泼起来,有时高歌,有时起舞,每个人都像变了个人似的欢快舒畅,心旷神怡。
有一天,我们徜徉在草原之上,然后背靠牧民打成的草捆坐下休息,我吸吸鼻子闻闻青草的气息,那无法言状的草的芳馨立马令我陶醉。
站在草堆前的一瞬间,我不由想起了那久远的年代里,冬天故乡高高的干草垛,那是我的同辈人,放学后在原野上劳作后的收获,是为家乡那些负重生存的牲畜准备的过冬的食粮。想起那些在乡村度过的艰辛岁月,心中便感慨万千:同是一样的生物,命运却及不相同,但归宿却是一样。在呼伦贝尔大草原,我不但切实闻到了草的清香且感知了青草那种不怕践踏、不畏蹂躏的生命之魂。草原上生长着青草、青草养育着牛羊,牛羊繁衍着后代。所有这一切难道不是伟大草原母亲的恩赐?而那处处可见的草不论多么渺小,细弱,都是镶嵌在大地上的生命之眼。它们有触觉,它们知冷热,它们用孱弱的身体哺育草原上的牛羊马及食草的各种动物,把它们养的膘肥体壮。万物之中,还有比草的生命更加谦恭、朴素、正直和坚韧的东西吗?我敬畏小草也敬畏任何有生命的物种。所谓“生命”,不管采取多么飘忽不定和徒然无为的表现方式,其内里总是积聚着美、力量和光辉。
许多天里,我们在草原上追随着牛、羊、马群行走,看牠们吃草看牠们反刍,看牠们嬉戏打闹,更看牠们母子或母女间的亲热,我的相机镜头一直对准哺乳的牲畜,那些安详的母亲们,眼中充满慈爱,任凭自己的孩子在自己胯下冲撞吮吸自己奶汁的场景令我泪眼婆娑,母亲是伟大的,母亲创造了世界。所有这一切难道不是伟大草原母亲的恩赐?草原上,只只牛羊如颗颗珍珠,一个个灿烂如天上的太阳,他们抚摸我的眼睛,注视着我的眼睛照耀着我的肢体和面庞,好似把我亦化成了一滴透明的水淌进了草原血红的心脏。
行走路上,原始风景带给我的感动,往往更能触动我的心灵,当我迎着风,站在高处向根河湿地的方向俯瞰时,白蓝相间的蒙古包安静的点缀在绿色的草地上,清澈的河水缓缓的流淌着,曲水怀抱着大小不一的草甸,独特的湿地风光,让我犹如走入了一个被遗忘的世外桃源,这里只有花草流水和成群的牛羊。
黄昏时看见羊群走进羊圈,奶茶和羊肉的香味飘出帐篷弥漫在草原上。草地、牛羊、马群、树木这些组合成草原身体的部位是那样的亲切温柔,那么牢靠真实。夜里它们便走进我的梦里,拥抱我的睡眠——想起城里的拥挤和压抑,我就会焦急地等待天亮渴望走进那空旷和辽远的草原……

二、五彩斑斓的森林
记得儿时有一首歌叫《高高的兴安岭》,歌词是:“高高的兴安岭一片大森林,……”所以我知道大兴安岭,还知道了大兴安岭有一片大森林,可从来没见过,不知道那一片大森林到底有多大。这次大伟与鑫子带着我们一行一路向北,进了那片大森林,走了四五天也没走出那片大森林。大伟告诉我,四五天的路程我们也只是走了大森林的十分之一不到,这次可真真切切地领略了大森林的“大”,森林大的令我们咂舌,惊叹。
我们离开草原后,就进入了大、小兴安岭,它们位于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原始森林茂密,树种居多,主要有落叶松、白桦、蒙古栎等,是我国重要的林业基地之一,这些林子宛如一颗璀璨的绿宝石,镶嵌在中国版图的鸡冠上。
走在林区的路上,只见两边的树木经霜后秋色尽染,九月的大兴安岭,变得五彩斑斓。茫茫林海,红的像火、黄的像金、白的如银, 宛若一幅幅匠心独具的彩色画卷展现在我的眼前,令我激动不已,不时地要求停车。我们惬意地走在这林子的路上,空气清新纯净,景色明朗艳丽。
对于森林,对于树木,我从来都有一种童话般的感觉,它们都是有生命的,它们的生命都刻进了它们的年轮里。只是它们不会说话,虽然风吹过时,它们的树叶也会飒飒作响。看见它们在风中尽情地摇摆着枝叶的样子,总让我想起聋哑人的手语,尽管他们不会说话,但那无限丰富的表情与表达,一点也不亚于我们会说话的语言,他们在手指间,在带动的整个手臂的舞动中,多么像风中树木摇曳多姿的枝条,我相信那一定就是树的语言。
开车走在大森林中,看到大、小兴安岭的“岭”真的很多,有横着的,顺着的;有高点儿的,矮点儿的;有长点儿的,短点儿的,可是没有一条岭使人想起“云横秦岭”那样的句字,每条岭都是自山脚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树木,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而是静静地卧在各自的位置,用富饶的黑土地养育着那些树们,还有树林里的众生灵们。
对于大小兴安岭的树,我最喜欢的是白桦林,这个季节,白桦树叶变成了金黄,风一吹,树叶飘落,就像无数支蝴蝶翩翩起舞,于是大地一片金黄。
我们在白桦林中漫步,耳边传出脚踩树叶的沙沙声。我看到了野生的蘑菇,圆圆的像一把把小伞,是朱红色,样子很漂亮,但当地采蘑菇的老人告诉我那是毒蘑菇,是不能食用的,甚感遗憾,那么漂亮的外表,却不能为人类及生物食用,但不管怎样,它们还是把美带给了我们:树林里高耸着白白的桦树,树上有着可爱的长尾巴的小松鼠,树下长着朱红色的蘑菇,这场景不是每个人都能亲临其中赏到的,我们能置身林中,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实在是福气。

秋天,应该到树林里来的,看看白桦树挺拔而光洁的模样,自己觉得是进入了壮美的生命殿堂。这些高大的生命的柱石,挺直、伟岸,如剑戟指向北国长天。支撑起一片深远的穹苍。叶子飘零,像驳落的斑斓古画,露出最后的质地,这应是大自然给予白桦林的一场浪漫的谢幕!再看那优雅的树枝及树枝上美丽的鸟,自己置身在了白桦林梦幻般的童话世界,此时却感觉不到秋天的萧瑟,反而感受到了生命的顽强及热烈。
空气中有浓郁的苦香,那是叶子被雨打湿之后,散发出来的,一些旧日的书信,也有这样的气息,我喜欢这样的气息,是怀旧的气息,它不仅让我想起了我的书房里珍藏着的青年时期喜欢的前苏联歌曲的光盘,耳边便有了《在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山楂树》、《红莓花儿开》那些曲子的旋律,这些曲子都以浪漫凄美的爱情故事为歌唱主题,悠扬抒情,由怀旧的手风琴伴奏,每一个飘荡出来的音符,都带着伏特加酒特有的醇香,让人迷醉、沉浸、忧伤。站在白桦林里,我好似看到了那个美丽的前苏联姑娘抚摸着刻着他与男友名字的白桦树,在树下望眼欲穿地等待男友归来的模样,可姑娘的心上人回不来了,他永远地沉睡在了斯大林格勒的阵地上,那《白桦树》的曲子便一直在耳边回响,回响,令我忧伤……
时间总是悄然流逝,又一个黄昏到了,我们不得不离开这美丽的树林前行。
此时,九月的大兴安岭,像是一个远离俗事喧嚣的隐者,独自受着这份宁静,我与它亲近了,就不想离开。我们在层林尽染的大小、兴安岭中自由穿行,满目尽是童话世界般的醉人美景,大自然在这里将它的神奇与美丽展现的淋漓尽致,把安静和平和也藏在了这里。这是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它是原始的、富饶的,也是与众不同的,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在中原看不到的风景,呼吸到了在城市中呼吸不到的清新空气,领略了大自然的变化莫测及生命的轮回,在城市里被高楼禁锢的灵魂在这里获释了……
从海拉尔出发,从辽阔的大草原走到神秘的大兴安岭林区,再到壮观秀丽的根河湿地。呼伦贝尔以无与伦比的美妙,让我们的每一天行走都充满了新奇。
我们在漠河的北红村看璀璨的星空,在富饶的大小兴安岭森林里采蘑菇与小松鼠亲密接触,在黑山头看额尔古纳河日落,赏西天晚霞及绚烂的火烧云,静静地感受大小兴安岭森林之美好。这一切如同童话仙境一般令我们赞叹着迷,收获满满,我们离开了草原、森林、北国民众,除带回了相机里的照片外,心中还装回了草原的辽阔广袤,大河的蜿蜒及河水的清澈,还有湿地的大美、森林的五彩斑斓。那草原,那水,那雾、那山、那树似一幅幅画都深刻在了脑海里,让我们时时不忘大自然的恩,念大自然的魅力。
2019.11.29
写于郑州家中

作者简介 海怡 (真实姓名:李新)。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祖籍山东,现居郑州。海怡崇尚自然,爱好摄影,喜好旅游,所写旅游散文分别登载《亚太人文》、《旅游视野》、《青海湖》、《中国散文家》、《华夏散文》、《品》、等杂志,并多次获奖。2013年出版《灵台第几重》散文集,并与别人合著出版《原野牧歌》。

朗诵:林 姿 中国互联网朗诵联盟会员,郑州市演讲与口才协会会员,河南省老干部朗诵协会会员,《为你诵读》杯第三届中华夕阳红全国总决赛五十强,中国互联网朗诵联盟第三届朗诵之王优秀奖,中国诗人总社首届“诗路杯”朗诵大赛优秀主播奖。让声音插上翅膀,飞进你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