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风》
作者:车云侠
诵读:琴 儿
编辑:贝玲娜

故乡的风
早晨,晶莹的露珠闪烁着洁净的光,清冷的空气里弥漫着雾气。故乡的风带着家乡的气息,穿越山峰,飘过海洋,徐徐而来,像母亲温暖的手拂过我的面颊,柔情的抚慰着我思乡的心灵。故乡的风把我对老家的童年记忆涂成七色彩虹,悬浮在我思乡的梦幻中。
故乡的风,就是故乡的情。她带着故乡田野的麦香,带着山坡上果园的甘甜,带着畜圈里牛羊的气味,带着农家院落的丰收后的喜庆,带着爷爷奶奶的身影,带着河里孩子们嬉闹溅水声,带着我儿时的光景……,向我迎面扑来,我多么想乘着故乡的风回到小时候的故乡。
小的时候,当深秋的果园落下最后一个果子时,我会与同村的伙伴一起登上高高的黄埠顶,在那里拾荒草,采野果,捉昆虫。累了就躺在山坡上,沐着秋风,晒着太阳。坐卧在黄埔顶上,听着放牛人的吆喝声,远眺村落里的那些土坯老屋,心里觉得暖暖的。 黄昏,村子里升起了袅袅炊烟,狗吠声此起彼落。天黑了,夜空皎洁的月亮映着农家土屋里昏暗的油灯,风冷冷地轻轻地吹着,整个村落都沉浸在静静的夜幕里。
多想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回到故乡的田野,那里没有车流的喧嚣,没有城市的拥挤,只有风儿吹着庄稼的叶子沙沙作响,讲述着令人怀念的往事;多想在一个月光皎洁的夜晚,走进故乡的老屋,那里没有那么多人生的奢望,没有纷争与吵闹,只有爷爷的烟袋冒出的烟雾和奶奶油灯下缝补衣裳的身影,过着清贫而安宁的生活。
故乡的风永远那么执着,即使有雨雪雷电的搅扰,她也不歇地吹着;故乡的月永远那么安静,即使有乌云遮挡,它也默默地守候在夜空。每当身心疲惫的时候,我都会不由自主地回望故乡的方向,眼窝里满含思乡的泪水。故乡啊,我童年生活的地方,对您的思念之情正在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日益浓重起来。
在儿时的记忆里,故乡秋冬两季的风,刮得特别大,有时呼啸而至的大风,吹起地面的尘沙,打在我稚嫩的脸上,像针刺一样痛疼。每逢此时,我都会紧闭双眼,背对着风,步履艰难地往家走。狂风强劲的时候我会蹲在地下,生怕狂风把身体弱小的我刮走,回不了家。
萧瑟的秋风一路高歌,吹走了夏日的酷热,带来了许多清冷。风过处,落叶纷纷,那些在空中翻飞的落叶,像翩翩起舞的蝴蝶,又像是跳跃在枝杈间的音符,然而,这片刻的美丽终究改变不了坠落的命运。叶子是真的希望能继续留在枝头,炫耀自己曾经的绿色。但是它们枯黄无力,只能无奈地呜咽着坠入泥土,无助的灵魂在风里渐渐散逝。
冬季寒冷的北风,像凶猛的怪兽撕咬着大地上的生灵,它黯淡了一轮辉煌的朝阳,苍白了瑰丽绚烂的落日,冻结了璀璨晶莹的星辰。杨柳在风里摇晃着、挣扎着,枯草在风里抖动着、颤栗着。然而,寒风也能刮出一个银装素裹的冰雪世界,让孩子们在结冰的河面上溜冰滑雪。为了躲避风雪严寒,冬闲的大人们都蜗居在温暖的土屋里,围着火炉,叨咕着来年开春的农活,女人们则聚到邻居家里唠着家常,慢慢地挨过漫长的冬天。
春日融化了冰雪,春风吹走了寒冬,暖阳伴着和煦的风,唤醒了冰冻的大地和蛰伏的生灵,冬麦开始返青了,草木也萌发了绿意,世间又充满了生机。从天际间采回一兜风,撒向故乡的田野,播下了春天的盎然生机、夏日的繁华茂盛。对新一年的好年景的憧憬,再一次燃起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希望。
故乡的风,就是故乡的魂,质朴善良,情意厚重。她关爱每一个故乡的人,也牵挂着每一个远离故乡的游子。
故乡的风啊!你能吹的慢一些吗?我怕你吹落了我思乡的泪;我怕你吹老了我的思念。
我多想让故乡的风就这样慢慢地吹着,陪伴着我走过红尘……


作者简介:
车云侠,笔名季风、冬晓、老槐树。【竹韵汉诗协会】会员,【全球华人文学社】文学总顾问、特约作家。从事文学创作三十余年,先后在国内及海外二十余家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网络媒体上发表过作品。著有《车云侠文学作品选》、《车云侠散文选集》。文体多为散文、现代诗歌、古诗词,内容多以写景状物、讴歌自然、歌咏亲情、爱情为主。


诵读者简介
谷忠琴,网名:琴儿,现居辽宁大连,是朗读者悦读园团队成员,热爱生活,性格开朗活泼,喜欢朗诵,唱歌.跳舞,游泳,愿在书画中享受安静,更喜欢在美丽的诗文中徜徉,愿用声音传送经典和美好,在朗读的路上执着前行。

主播团队
(排名不分先后)
音频监管:诗韵
诵读老师:浩瀚大海 风花雪月 书 然 美丽萍 齐晓杰 Lily 百合 芷若町兰 人淡如菊 快乐大草原 馨园小主 飞天 张少华 阮虹艳 新绿 心如大海 一抹清新 远东 竹笛 雅诗兰 半个月亮 屹语 支点 莹丽亿番洛瓦 海那边 温迪 日月 天寅 悦桐 云霞 页舒
双语诵读:诗韵 秋月朦胧

温馨提示
1、NZ 国学诗艺欢迎海内外文友来稿,诗歌、散文体裁不限。作品提倡原创,内容健康,杜绝抄袭,文责自负,谢绝一稿多投。投稿者请提供个人简介和联系方式。
投稿以两星期为限,超过两星期,可自行处理。 欢迎文友转发、关注平台,稿件请发至下列邮箱:
annasun799168@gmail.com
2、 本平台所刊载的内容所有权归作者,NZ国学诗词艺术只提供信息发布,不代表同意原作者的立场与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