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俗话说,十里一乡俗,五里一讲究。元宵节这天,南方大多包汤圆、舞火龙、赏灯、赏月;而皖北则是滚元宵、闹社火等等。无论何种方式,总的来说都是为了热闹喜庆。过去,在我的老家,除了闹社火,赏灯之外,印象最深的还要数村里的跳火堆。

所谓的跳火堆,就是正月十五这天,晚饭后在点燃的火堆上跳来跳去,寓意消灾免祸、趋吉避凶。

正月十五下午,天将要黑的时候,左邻右舍的邻居,背上一背篼麦草,纷纷从家里出来,集结在村子中央的马路上。他们将麦草均匀地分成好几个小堆,顺着马路的走向,好似一条长龙,堆放起来。一堆与一堆的距离是3米或者5米。具体几米,这跟堆的大小有关。堆小了,就三米,堆大了,就五米。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火太大,烫伤人。
等麦草一堆一堆分放完毕后,这时天刚黑,大家一起动手,迅速点燃麦草堆。夜幕下,火堆燃烧起来,就像是一条火龙,蜿蜒在村子里,壮观极了。
麦草刚开始燃烧,烟比较大,呛得人直咳嗽。有经验的人,这时候坚决不跳火堆。一些调皮的孩子,见火堆点着就迫不及待地从火堆上跳过去,烟熏得直流泪,惹得旁边的人哈哈大笑。
麦草堆烧旺的时候,大家排好队,一个跟着一个,在大人的指挥中,从顺风的这头开始,边跑边跳,跳过每一个火堆。等跳到那头,再从那头折返,一个一个跳回到起点。有的老人,腿脚不便,但为了讨个平安,也会跳火堆,但他们并不像我们一样,跳过每一个火堆,而是在第一个火堆上,抬起脚从火上燎一下。有的小孩比较小,他们被大人抱着,从火堆上跳来跳去。
没有人去计算自己跳了多少遍,跳火堆的热情,混杂着说话声,欢笑声,喊叫声,充斥在村庄里,大家兴高采烈,喜气洋洋,乐此不疲。
等火堆快要熄灭的时候,家家户户还要在火堆上燃放鞭炮。一些庄稼把式,还要用铁锨扬起一锨燃烧过的麦草灰,查看今年的庄稼长势。他们说,麦草灰落下来的时候,能预测出今年麦子的稀稠,意思就是说,能看出麦子播种时,到底能长稀疏还是稠密。古老的民俗真是在有趣中又包含着智慧。年快过完了,马上就是元宵节,不由又想起了家乡元宵节里的跳火堆。编辑与作者:(王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