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闲话元宵节
作者‖逺鹤

题 记
又是一年元宵节,疫情之忌,不可狂欢。趁机溜出去,拍几张灯照,真是喜不自尽。老少宅家,共进汤圆,闲话元宵,也其乐融融。
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是中国传统节日,亦是汉字文化圈的地区和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
元宵节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传统民俗活动。
元宵节是赏灯节
唐 诗中可见精彩: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唐 · 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唐 · 李商隐《观灯乐行》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唐 · 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记得小时候每逢正冃十五张灯,眼巴巴瞧着母亲揑面灯,如盘龙、鸡、狗……,上笼蒸。定形装油,天黑点燃,四处摆放:供桌、供台、灶君台上,大门、屋门左右门石上,还有青龙(辗盘)白虎(石磨)上。乡下小院一下子里外通明。
家家糊灯笼供孩子赛灯。吃完元宵,点亮灯笼,由家里大孩子提着上街。小孩子手里紧紧地揑着燃花跟着,跑着跳着,神气十足……
赶巧有一年,有下过南洋的人囬乡,带耒天灯。人们聚在村边(打麦)场上看放灯。那个挺大的灯笼,点燃后竞飘了起来,灯笼上的图片还不停地转。慢慢地,慢慢地越飘越高。人们的惊喜,不亚于时下看卫星发射直播。
元宵节是“狂欢节”
写元宵狂欢古诗词,甚多: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唐 · 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金 · 元好问《京都元夕》
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
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
---------明 · 李梦阳《汴京元夕》
元宵节亦是“情人节“
在古代,妇女平时被严格限制在家,只有元宵节妇女也可以自由出门、游玩。辛弃疾“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就是说一些年轻人乘机会见意中人的事。
《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宋 · 辛弃疾
《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宋 · 欧阳修
《解语花·上元》
风销焰蜡,露浥烘炉,花市光相射。
桂华流瓦。纤云散,耿耿素娥欲下。
衣裳淡雅。看楚女、纤腰一把。
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
因念都城放夜。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钿车罗帕。
相逢处,自有暗尘随马。年光是也。
----宋 · 周邦彦
元宵节是吃元宵的节
著名诗词《上元竹枝词》: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清 · 符曾
吃元宵的来历
元宵亦称汤圆,是中国的代表小吃之一,历史十分悠久。其种类繁多,如:玫瑰椰露汤圆 、香蕉奶皇汤圆 、桂花南瓜汤圆 、还有馅料有火腿、花生蓉及桔皮,汤底用玫瑰花酱的心汤圆。
据传,宋朝时各地兴起吃糯米球。用各种果饵做馅,外用糯米粉搓成球,煮熟香甜可口。因糯米球在锅里煮熟浮起,最早叫“浮元子”、圆子、汤圆。
后来改称元宵,有团圆美满之意。合家聚坐共进汤圆,逐渐形成习俗。人们使用元宵命名,作为欢度元宵节的应时食品。
现今著名老字号仍有:
长沙姐妹汤圆 , 重庆凌汤圆 ,山东枣泥小汤圆------
元宵在宋朝很珍贵,姜白石有诗:
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
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
注:“珍品”即指元宵
近代有关元宵节的故事
袁世凯做了大总统后还想当皇帝,因美梦不成,终日烦恼。一日姨太太要吃元宵,话刚出口,就被打了耳光。因犯了袁世凯的忌讳:“元宵”与“袁消”谐音。
袁世就命令下人,不许再说“元宵”,只能说“汤圆”。有好事者写的一首打油诗,传诵甚广:
诗吟圆子溯前朝,蒸化煮时水上漂。
洪宪当年传禁令,沿街不许喊元宵。

老北京最热闹的节日是元宵节,一年一度的元宵节闹花灯、吃元宵、舞龙舞狮、叫卖小吃等,京味民俗十足。
进城了。每逢正月十五,做灯提灯少了。哄孩子玩,放烟花多了,都是买现成的,比一比放烟花,看谁出彩。
后来,楼越住越高,放花的惯例不能不改了。逐渐习惯了在阳台看放花了。




元宵节是春节的落幕狂欢
辞旧迎新,”总将新挑换旧符”。过年是从腊月二十三拉开序幕。旧时腊月二十三,吃麦芽糖,送灶君爷:”上天言好事,囬宫降吉祥。”三十除夕,团团圆圆,吃年夜饭,这是旧岁谢幕。
正月初一,过大年吃饺(包)子,寓意包好平安。从初一到十五,天天过年。十五元宵节,又称小年,张灯放花吃元宵,张灯寓意前程光明,放花寓意前程似锦,吃元宵,预示新一年圆园满满。元宵节是春节的落幕狂欢。
牛年元宵节,闲话聊元宵。当下宅家日,唯愿疫情消。
------后 记






一同叙写精彩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