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神韵之风工作室
迎春三弦的音色
。向云(香港)
停下脚步
苍冬蚕丝般细雨
朦朦然 怅怅然
悬浮在眼前
黄昏时分
暗淡欲滴珠帘
间歇性失忆似的
吃力地随曲摇动
窗内跳出
一串串
动人心魄 如泣
如诉的三弦南曲
巷仔厝角顶
残破古旧绿瓦
檐滴的节奏
终于也慢了下来
我胡乱蘸了些焦墨
墨色和音色一样乾涩
忽略皴擦著最后那群远山
窗前一个灰色身影急急闪过
向云诗歌艺术鉴赏
文/李悦岭
从三弦音色中能听到什么?相信多数人是回答不了这个问题的。有一种智性诗歌却能解读三弦隐藏着生命密码或是与生命交集的每一个瞬间,从而挖掘出诗人心底些许感悟,进而奉献出灵动的诗意空间。香港著名诗人向云先生以其独到的对诗的理解,严谨构图,把一个感情的世界放在现实框架中,用意象语言解构它,可以说新颖有创意。意识流改变着大众审美,同时也改变新诗创作的走向。在《迎春三弦的音色》一诗中,诗人向云把人们引入靶心一样的诗歌意象去转换现代诗歌审美,起到了启示作用。向云诗中物像转换有深刻的审美含义。
当然,诗中蕴含着惆怅情绪,立体具有画面感,如“苍冬蚕丝般雨丝/朦朦然/怅怅然/悬浮在眼前”。诗的技巧在锤炼中形成。让人相信,每一个意象都是诗人的心灵语言,诗歌不再是僵硬文字的叠加,而是生命最灵动的形式表现。现代审美对古典意象的解构无疑最前卫具有探索性的,有成效的语言表达,成就了向云的诗才和他诗的艺术特点。
黄昏时分
暗淡欲滴珠帘
间歇性失忆似的
吃力地随曲摇动
每个意象在诗人魔幻般的笔下肆意渲染,意象语言成了诗人最顺手的工具。我们听到南曲三弦的音色是以“看”的形式呈现在读者面前,极具艺术感染力。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诗人运用修辞的功力,是不可小觑的。如“窗内跳出/一串串/动人心魄 如泣/如诉的三弦南曲”。通感运用的极为巧妙,可以说达到了极致。诗美再现了诗人向云执着的对诗艺的追求,可谓严苛,又不失灵动可爱。仿佛世界一切物像都像诗人的孩子。甚至听懂了南曲三弦,听得忘我入迷,就连“残破古旧绿瓦/檐滴的节奏/终于也慢了下来”。看得出诗中意象表达或前期铺垫,是诗人预设的伏笔。当诗人走进自我的精神世界不能自拔时,深陷情感的形象在忧郁的音色和暗沉的墨色中挣扎,当“忽略皴擦著最后那群远山”表达一个人此时精神状态时,诗人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坚定果敢地为我们分享了他的世界。尽管这个世界是陌生的,恍惚的,而诗人表达的情感是真实的,清晰的。一首诗成功的因素很多,艺术修养和才情是诗人具备的条件之一,诗人向云就具备了这些条件。他创作的诗歌《迎春三弦的音色》,有多重意向暗指,意境深奥绝妙,诗人听到的音色,亦是心灵的回声。
向雲,本名周進強,香港資深自由撰稿人。詩人,書畫家。[中英文藝家在線]主编,[英國陸雅東方名家文化藝術交流中心]主席。加拿大[北美文苑]顧問,新加坡[世界文化藝術聯合總會]名譽理事,[兩岸和平發展聯合總會]監事,,[中國音樂文學學會]會員,[香港音樂文學學會]理事,[香港特別行政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作家協會]會員。[國際城市文學學會]香港分會副會長,[國際城市文學學會]海峽两岸分會會長。出版《向雲新詩選》香港中央圖書館館藏及上架外借。短诗原创联盟、神韵之风工作室、诗评易渡间、驭风者诗社创始人之一。《驭风者诗刊》总编。

李悦岭:山东日照人。诗人、学者。主要从事《金瓶梅》作者及文本研究,曾应邀参加2015年第十一届徐州国际《金瓶梅》学术研讨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