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小人书的岁月
作者/伏文花
也许是岁月已给我打上了衰老印记的缘故吧?近:些年,我总是十分怀念多年前的岁月,有时甚至想重温一番。尤其是当时曾给予我快乐的岁月。那时,看小人书的时候,我就感到是十分快乐的。

因了诸多原因,童年,最明显的感觉就是饥饿――是肠胃和精神的双重饥饿。那时,没有电视、电脑。很长时间,村中才会放一次露天电影,根本解决不了心灵的饥渴。又因那时尚没有责任感,总感到时速缓慢得难以打发,很是无聊。好在那时,也会邂逅一些愉悦的情节。有时,寂寞的眼前会有从同伴、或者其他人跟前借来的小人书慰籍。小小的黑白图,配上少量的文字,容易看懂。动人心弦的故事、温馨的情节……似乎给我寡淡的饭菜增添了美味的佐料、灰色的世界催生出了美艳夺目的花朵……令我欣慰不已。看一本小人书,我就觉得自己很幸福,能开心好几天。可以说,在极其艰苦的岁月里,看小人书,是对我极具吸引力的为数不多的几件事之一。只要听到谁家有,我就想借来一睹芳容。

三爷家的哥哥,有时会买一本小人书用来赶走生活中的寂寞。因此,过几天,我就会去三爷家玩一次,目的,还不是为了一睹小人书的风采?某天傍晚,听人说,哥哥又买了一本小人书。我一下子来了兴趣,立刻说要去三爷家。因了那时是冬天,又是傍晚,父亲不让我去。那晚,我总感到少做了一件十分重要的事,心中总感到空荡荡的。次日去三爷家时,小人书已被其他人借走了,我心中失落了好几天。

生活总会给人一些出乎人意料的惊喜。一个秋季星期天的下午,同巷道一同伴来我家说,村中的李梅昨天借了一本很好看的小人书,让我和她一起去借。我立刻放下手中的活,和她欣喜地向李梅家走去。尚未走进李梅家大门,就觉得气氛似乎有点不对,因为没有平时小孩子欣赏小人书时愉悦的说笑声。心中虽然有点狐疑,可那未知美景还是诱惑得我们走进了她家。李梅满脸委屈的剥着玉米,没有往日对我们的热情。她父母满脸怒容,边剥玉米边数落她,不知好歹、不知他们的死活……对我们视若无睹。我们很尴尬。和我同来的那个女子给我使眼色让我和她回家。可我为了一睹那小小黑白世界的美景,忽略了他们家的暴风雨。坐在李梅旁边给他们家剥起了玉米。那个有眼色的女孩子独自回家了。也许是我给李梅帮了一点忙吧?她父母不满的表情淡化了许多,不仅不再数说李梅了,还去地里干活了。李梅解放了,心情好了,和我说了一会儿心里话,将书借给了我。作为回馈,我又帮她剥了一会儿玉米才回家了。说实话,自小到大,我给我们家也没有一下子干过几小时的活。而那个自以为精明的人,却借机将我编排取笑了一番,文花真是太傻了!为了那么一本破书,竟给人家干了那么长时间的活!

上世纪八四年夏季,母亲领我去河南洛阳治病。手术做完后,哪儿也不能去,一天只能呆在床上,真是无聊极了。一天,我们病房一护理她生病女儿的阿姨从外面进来说,过道里有个出租小人书的老人,一本一天二分钱,如果我们每床一天租一本,互相交换着看,不仅看了自己租的,还可以看其他人租的,实际上就是一天只花二分钱,就可以看三本小人书,问我们租不租?

这真是个好办法!我们几个正在被病魔折磨的人异口同声地说。达成了共识,从此,小人书走进了我们枯燥的生活。只要醒着,就让那小小黑白世界的故事来慰籍我们空虚的心灵。坐着看、躺着看;看完了自己的看别人的,真是如饥似渴地看。有精彩故事相伴,倒忘了自己是个被病魔禁锢的弱者,觉得自己很幸福,愁苦的表情完全变成了灿烂的笑脸。有时,我还会和病友就书中的主人公评议一番。昔日沉闷的病房时时会荡出愉悦的笑声。后来,我们还和其他病房的病友互相交换租来的小人书看。平时不走动的病友,频繁交往了起来,成了好朋友。小人书俨然成了我们友谊的催生剂。

某天,我无意间听人说,村中的艳红有本小人书,想借来看看。可想想有时向人借小人书希望而去,失望而归的情景。我不禁想,怎样才能将小人书顺利借到手呢?忽然记起她几天前愁容满面地说,她的本子快用完了,向她父母要钱买,她父母不给钱。恰巧我那几天买的多,给了她几个。不料,这招还真管用,艳红马上笑着将书拿给了我,并叮嘱我不要告诉其他人。看来,要不是这几个本子,我还会和以前一样失望而归的。尝到了甜头,我便时时用这样的方法借小人书。不过,因了我这样的举动,我被许多人叫成了傻子。

说实话,为了看一本小人书,我所承受的某些扎刺,也许有的人还觉得划不来。我淋过雨、受过责难、也作为回馈给人家干过活……但观赏那小小的黑白美景时,我就觉得,为之所受的所有委屈都是值得的。
小人书,是我严冬火炉、是我炎夏的浓荫、是我的忘忧草……

日月如梭,不知不觉中,时光已将人们带到了如今这么个衣食无忧的年代,时时可以享用到那时想像不到的幸福。可那些与小人书相伴的岁月一闯入我的意识,我依然会觉得自己很幸福!


作者简介
伏文花,
文学爱好者。
现居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
渭南镇刘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