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道既尊,学风自善,
兄弟治邠,乾坤开元
作者:李自立
——雷震甲治邠
近两年,由于经常徜徉于文字行间,所以难免会遇见同一个历史事件、同一个人物事件。
而且,经常在此类事件、人物、地点,以及事情发展来龙去脉中间徘徊、犹豫、打转转。要把这些事情忘记,除非自己给自己一个比较满意、充实的理由。
比如二零二零年《今日彬州报》刊发鄙人的《愿秦腔,别在彬州失传》文中;二零二零年《彬中文苑》刊发黄金来老师《彬中,我们心中的太阳》;彬州文友许平老师《校园钟声》;网传资料《漫话民国时期彬县秦腔班社》;民国高36级(1947年)王志敏老师《我和我的母校》等文。
所有上边提到的文字中,不同程度都提到了同一个事件彬县中学成立,而且提到了同一个人名,民国时期邠县县长雷震甲先生,因此,彬县中学始建成立时间以及合阳县人雷震甲先生,在邠担任县长职务一事,引起笔者兴趣。

其中,黄金来老师原文提到雷震甲先生,原文如下:
“一、彬中的创始招生与建成
彬中始名太王中学,肇创于民国二十九年十二月,雷震甲县长任内,有《太王中学建校碑文》稽查。
这方碑石,原是镶在校门外墙上的。左右侧各一方,现在能看到的只是其一。是我1991年在操场上发现的,当时它被用来压篮球杆底,我请学校收回放在会议室墙角里。开教代会时,我借休息时刷洗去污物,抄录下的。因踩踏年久,前部损落许多文字。昭然可读者:有“创办经费,採用劝募十万”,“三月募齐,勘定……本年八月分期招生,九月一日开学上课”。“教室宿舍,缓急分别添建。余部完工之日,拟再设高中”。“校门落成之日,备述数语,以为创始纪念”。“县长雷震甲,谨识於民国三十年,孔圣诞辰纪念日”。
雷县长,陕西合阳人,民国二十九年十二月到任,三十二年八月调往永寿,可知太王中学劝募定址于1940年12月。动工兴建,始于1940年12月至1941年2月。先就简招收了初中两班。开学于1941年9月1日,以四年时间添建教室宿舍,增设高中,1944年“余部完工之日”建成。”
许平老师文中提到建校以及雷震甲文字如下文:
“一座实际上并不大的院落,集中了明清、民国、共和国的建筑。那些还堪用的小厢房,夹在各色后来的建筑中,逼庂而低矮,那是太王庙的僧人们的宿舍吧?却过了百年,修修补补,又作当下的教师宿办合一。那曾经辉煌亮丽的礼堂,是民国县长雷震甲的太王庙改造工程中的宏大项目,却又经历了战火,门窗全无,仅留下舞台可堪使用。”

网传资料《漫话民国时期彬县秦腔班社》原文如下:
“民国二十八年(1939),雷震甲(合阳县人)调任彬县县长后,他经常前往戏校观看演出,并加以指导。焦、郭二位正想找个靠山,就拜于雷县长门下,争取他的支持。雷系行伍出身,为人旷达,他曾在西安教过学,有文化修养,思想进步,认为戏剧的作用是“高台教化,启迪民智”,遂给剧社起名为“三民社”。意思是:一是要实现孙中山先生三民主义革命思想,二是因为该剧社系雷震甲、焦振江和郭长春三人合办。剧社设在县城民乐镇。雷震甲在西安时常曾与梨园之人有来往,出任“三民社”社长后,他当机立断前往西安购回四身新蟒袍,并招聘了名演员王彬秦(长安人)、王明华、张正声、李正华、李正斌等来剧社任教练教授学员,排练出了《花岭》、《火烧扬州》、《黄河阵》、《白玉钿》、《四进士》、《春秋笔》、《破宁国》等十余本戏。一时间,三民社演员阵容强大,名角荟萃,相映生辉,流派纷呈、配合默契,演技日益提高,观众如潮,生意颇为红火。
民国二十九年(1940)秋天,孟遏云随父乘车从宁夏返回西安时,途径彬县,被雷震甲挽留,在彬县连演七天,先后演出了《玉堂春》、《赶坡》、《家庭痛史》、《断桥》等,首场演出《赶坡》(翟登云饰演薛平贵),名噪邠州,开创了女演员在彬县登台演戏的先例,使古老的秦腔舞台别开生面。三民社立即在社会上招”收了李莲香(后调西安五一剧团)和查俊卿(后调兴平县剧团)等一批女学员学戏。彬县的人民群众争相观看女的唱戏,很为新颖,使三民社更富于生机和吸引力,达到了最鼎盛的时期。
三民社的牌子越来越响亮了,演员阵容扩大了、演唱水平提高了,原来的学员也出师成了社里的“台柱子’。尤其是花脸王正民演出的《斩单童》、《取长沙》、《虎头桥》等折子戏,堪称剧社的看家戏,他随六民社在延安演出时,被民众剧团(现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挖走。”

2000年9月《彬县志》第一版这样写到:“彬县中学,始名“”太王中学”(据周太王古公亶父居豳事取名)。民国二十八年(1939),动工兴建,民国三十年(1941年)建成。校舍40余间,占地14亩,首届招生100名。”
《彬县志》2000年9月第一版大事年记这样写道:“二十八年(1939),是年,县长雷震甲倡导筹办“”太王中学”。
2020年12月第一版《我们的彬中》彬中大事记这样写道:“先贤兴学:彬中1939年筹建,1941年秋“”民国省立邠县太王中学”建成开始招生”
所有文字记载里边,都叙述到了雷震甲先生在邠工作过,具体的工作时间,以及他在邠时的历史事件。

归类一下:
问题一:历史事件的时间区间,基本都在民国28年(1939年)~民国32年(1943)之间,关于时间的怀疑只有一个小问题,就是雷震甲来邠工作到底是1939年还是1940年?如果来邠时间确定了,那么雷震甲来邠后,邠县太王中学建校时间到底是1939年还是1940年?劝募定址时间是1939年还是1940年12月。就不攻自破。
所以一直在想,如果有一份雷震甲先生身份,详细出生年月日,以及他在世时活动大事年记的这样一份文献,这个事情不就一切明了化了么?
问题二:自认为雷震甲在邠,他作为一方父母官总不至于只干了一件事,所以眼光不能仅仅盯着建校一件事。其他领域,比如工业、农业、文物管理、赋税征收,文化宣传等方面,当年发生的事,在同一年份发生的事,也可以归纳归类,进行时间推排。
无论困难有多么大,无论是中华民国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无论是公历还是农历,每年十二个月的历法总是一成不变的。
问题三,曾经作为一方水土的父母官,无论他是什么党派,既然他有功于民,对老百姓有贡献,民间就一定会有他的史料传递,自认为书香彬州、大美彬州,应该有这个胸怀。如果此人有功于人民和百姓,自认为就可以宣传和弘扬前人事迹。
当然要声明一点,以上小问题仅仅是一个平头百姓饭后茶余的个人闲情逸致。无关乎任何他人和官方言论。因为鄙人喜好的原因,近段时间经过各方面搜集整理,终于找见看到了一份关于雷震甲县长有关的史料。史料原文如下:

雷震甲(1902-1994)男,汉族,字润之。陕西省合阳县南庄头村人。生于公元1902年农历10月28日,卒于1994年农历正月初三。
雷震甲幼年在家读私塾,后到天津南开中学读书。毕业后,考入南开大学学习。南开大学毕业后,又被推荐考入中央政治学校大学部第二期教育系教育行政专业学习四年(本科),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八月底毕业。(1926年前私塾学习)。
1933年夏,雷震甲受命赴浙江省教育厅实习,完成了《浙江省教育厅实习报告》,共九编四十一章二百一十九节,合计三十余万字。该报告书乃根据教育学之原理原则,对浙江教育行政之现实状况加以详尽之研究分析,使学理与事实互相比照然后加以批评。该报告书之材料乃采自浙江教育厅历年文卷、刊物,与各公务人员之谈话及亲身视察之所得。这本报告的善本现保存在南京图书馆(当时的国立中央图书馆)。
2017年浙江大学建校一百二十周年校庆之际雷震甲的侄孙雷博先生从报告书中专门选录了对浙江大学考察的内容,扫描善本,按照古籍书的式样,编印了《一九三三年浙江大学校情报告》一书,捐赠给浙江大学档案馆,为浙江大学校史研究提供了一份珍贵的史料。
1933年夏赶赴浙江省教育厅实习考察。1933年八月底实习完竣,时任教育厅长陈布雷厅长即委任雷震甲为浙江省江山县教育局长。江山为仙霞岭所在地,与闽赣壤地相接,地势极关重要。雷震甲上任后,适值十一月“福建事变”(又称“闽变”)爆发,福建易帜,江山大军云集,人心恐慌,他每日除教育局工作外,受命还在军事招待处服务,工作之劳顿,常人难当;生活之苦忙,不堪言壮。之后,雷震甲还担任过江苏省泰兴等县教育局长职务。
1937年回陕西工作,先后任省立商州中学校长(1938年2月---8月),省立第二中学校长(今陕西师范大学附中),省立第三中学校长(今三原南郊中学)。因业绩卓著,随后调任陕西省彬县县长(1940年12月---1943年8月)、永寿县长(1943年8月---1944年10月)。后升任交通部直辖的西北国营公路管理局特别党部秘书长。
1944五月,永寿中学学生,反对校长刘静畦推行法西斯奴化教育,罢课持续一月,清算学校经费帐目。永寿县长雷震甲令警察局和政府公务员进驻学校,进行军事训练,强迫复课,拘捕了学生张甫、马耀华等9名。后刘静畦等离校,调换了校长,始复课。
雷震甲一生长期从事教育事业,特别关心社会公益和社区文化。在任校长期间给贫困学生资助,家里长住毕业后暂无去处的学生。在任彬县县长期间,创办了彬县太王中学,结束了彬县学生上中学要到乾县、三原等邻县上学的历史,深受当地求学学子及家长的褒赞。在任西部公路局特别党部秘书长期间,与他人合作创办了秦华剧团,有著名演员沈和忠、沈爱莲父女加盟,纯净了当地的社会风气。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受聘为西安市文史馆馆员、陕西省文史馆官员,市政协委员、省政协委员。
雷震甲的哥哥雷震东曾于民国元年(1912年)担任过彬县县长,雷震甲又在民国二十九年担任彬县县长,所以,彬县人民送大木牌匾“兄弟治邠”,以感其德,以颂其治,以彰其宗。该牌匾与镇安县百姓送给其哥哥雷震东的“勤政爱民”牌匾,后遗失于历史风雨中,但此两块牌匾的来历及内容后来已及时专录于两块石碑,现保存于侄孙雷博家中。
雷博 编辑 2017年12月17日

此文告诉大家一个很重要的消息,雷博也就是笔者,和雷震甲是同族爷孙关系。而且此文整理时间是2017年12月17日,文字整理编辑时间才三年。关于雷震甲县长一目了然。
合阳县雷氏家族,雷震东在邠县当县长后,继兄长之后雷震甲在邠县担任县长职务共计两年零八个月。
根据网络资料,并咨询彬州在世老人杨民权老师、还有许平老师推荐的彬州人民政府部门网文的文字推定:
雷震甲是一个正牌南开大学毕业的科班出身。
雷震甲一生学习研究专业是教育行政管理专业。
所以,雷震甲县长在邠县,成立了三民社并购置服装戏箱,组织三民社演员排练剧本,并组织文艺演出活动,后担任三民社社长;同时又在1940年12月到任后,组织实施邠县太王中学的组建工作,集资建校,实行新县制;挽救水帘洞花果山文物并题词;筹集粮款过程,又查处不合理的征收款项;在邠县太王中学建设期间,三个多月亲临建设工地,未曾去过县政府他的县长办公室办公,吃住工地,现场办公等,雷震甲县长系列感人故事,都和他的职业、职责、和他大学在校期间学习研究的专业有关。

当然,雷震甲县长、还有他的兄长雷震东,他们兄弟作为一方水土的父母官,这些感人的事迹,在邠州大地广为流传。他的事迹,是后来者彬州人学习的典范,是我们彬州人值得骄傲自豪的一个学习榜样。
“教育为本,高台教化,启迪民智,启发混沌”,远见卓识,为民着想,急民所急,教育治国,扶持民智,这是历史壮举。
师道既尊。学风自善,兄弟治邠,乾坤开元。
如今彬州大地,春色满园,盛世太平,国富民强,才俊层出不穷,不能不说,和当年雷震甲县长组织建校有关。

可以说,雷震甲县长,是彬州人值得回忆和纪念的一位好父母官。
2021年正月十一于彬泾水茗苑

作者简介:
李自立,昵称:侍郎神韵、文昌侍郎,祖籍陕西彬县,1967年出生。1987年毕业于彬县中学,中交一公局六公司试验检测员。
爱好秦腔、书法、散文、诗词。
作品刊发纸媒和各种载体。
格言:自立,自信,自強,自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