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英雄王杰 第四十三集
徐州探亲
1963年春节前昔,赵英玲就接到了王杰热情洋溢的来信,王杰在信中非常迫切地邀请她去徐州军营探亲,以解相思之情。赵英玲阅完信后,内心一阵激动,自从1961年8月8日送王杰离开金乡算起,两人已有一年多没有见面了!虽然书信频往鸿雁传情,但终究难解相思相念之渴!这年王杰刚满二十岁,赵英玲也满十八岁,青青岁月正是钟情怀春的美好年龄,他们内心深处那份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与难以抗拒的想见愿望随着时间推移而愈发强烈。接到信后,赵英玲毫不犹豫决定去徐州探亲,赵英玲的想法也得到了父母的支持。临行前赵母用大枣、儒米、红豆作馅蒸出了一锅黏米黄糕,让女儿带去军营,并反复叮嘱说:“小玲,你到部队以后,见了首长和战士们要有礼貌周全,稳重大方,处处谨小慎微不给王杰丢脸。这些黏糕你带上,让王杰分给他的首长和战友们吃,看看大家若喜欢吃,就说下次娘还给他们做!小玲,你到部队后,军营会把你当成客人,记住千万不要给人家添麻烦,更不要影响王杰在部队的正常生活训练,你要尽量自己照顾好自己!另外,替娘问问王杰啥时能回家结婚?就说我们有些着急了,问清楚了以后,就选个良辰吉日,等他回家探亲时把婚事办了,这样爹娘也就放心了!”赵英玲拉着娘的手频频点头一一答应着。

第二天清晨,赵英玲就乘坐客车从金乡到了兖州,然后从这里换成了开往徐州的火车。下车后赵英玲按照信封上王杰留下的地址找到了部队,在军营门口她被一个站岗的小战士拦住了:“这位女同志,请问您找谁?”赵英玲急忙“噢”了一声,“我找王杰”,接着赶快摸出信封递给小战士,小战士接过信封仔细看着,赵英玲端详着眼前这位小战士,只见他军容整齐,一脸稚气,胸前斜挎着一支冲锋枪,小战士拿起信封又看了看地址,又接着说:“地址正确,请问王杰具体在哪个连队?” 赵英玲忙说:“工兵营一连二排!”“好的,您稍等下!”只见小战士摇起门楼里的电话,向里面首长作了汇告,完毕后又说:“军嫂,请您在这里稍等,一会有人来接您!” 几分钟后,王杰走出大门,他向小战士示意后,然后走向赵英玲面前,两人对视一笑,谁都没有说话,王杰提起赵英玲的行礼就往院里走去,赵英玲默默地跟在后边,两人进入了冯指导员办公室,屋里除了一桌一椅外,显得干净整洁,王杰看着赵英玲说:“小赵,你一路辛苦了,这样,你暂时在冯指导员办公室休息一下,我先集合站排去,等训练结束后再向首长汇报安排你去部队招待所住下!”王杰离开后,赵英玲没有坐下,她环顾了一下房间,只见北墙上挂着一张大幅的毛 主 席头像,东墙贴着部队纪律训练章程及作息时间安排表等。她走近帘子,看着窗外,战士们在大操场站排训练的场景一目了然。

等训练结束后,赵英玲被安排到了部队招待所二楼的一个房间。晚饭后,王杰来到招待所对赵英玲说:“下午我向刘连长和冯指导员都汇报过了,连领导批给我三天假陪你在徐州城里转转玩玩!冯指导员还特意叮嘱我让你在徐州玩得尽兴些!”赵英玲说:“用不了这么久,三天假太长了,我来时,俺娘就反复嘱咐我,不能因为我来看你而耽误你的工作学习!我看你们部队训练很紧,大家都很忙,我不能误了你的事!” 王杰说:“那也好,我只请一天假!这会,我就不陪你了,战友们正在学习毛著,你自己先休息下,我去参加讨论。”王杰看了一眼赵英玲,又往军用茶缸里添满水递给她,转身就走了。连队晚上集体学习毛著一个小时后,王杰又返回招待所,他对赵英玲说:“连队战友们学习热情很高,上级给我们连配发了六套毛泽东选集,我们排分到一套,大家轮流阅读学习。我喜欢读毛著,又怕影响了其他战友学习,我就让韩义祥的表哥从金乡新华书店买了五套寄来,这样我们连就有多套毛著,大家学习起来更加方便了。小赵,经过学习我感觉认识水平确实提高了,我们冯指导员还经常深入浅出为大家解读毛著,战士们讨论的也很激烈……” 赵英玲不想听这些,她总想找个话头切入谈婚论嫁的事情,未等王杰说完,赵英玲就转移话题马上说:“王杰哥,你还记得俺村的王校田吗?他前年年底就结婚了,结婚时我还去给他贺喜了,我也认识新娘子,她是咱一中的校友,现在已经有个男娃了,长得活泼可爱的……王杰哥,临来时,俺娘还特意让我问问你,啥时候能回家探亲,把咱俩的婚事给办了!”王杰突然明白赵英玲的意思,他凝望着赵英玲很久刚想说些什么,突然夜训集结号又吹响了,王杰对赵英玲说:“这是夜训集结号,连队每天都要夜训二小时,我得走了,你自己先休息着。”说完转身小跑而去。
赵英玲站在窗前,连队在大操场的训练场面她看得一清二楚。在高悬的电灯下,只见明灭光线中人影晃动,一块空地上,战士们分成若干小组,好像进行夜间布雷训练,嘈杂的操场上,清一色的军装,夜灯幽照,只见密密麻麻的人影明灭晃动,赵英玲感觉,大家好像早已习惯了这些常备训练……
直到深夜十二点,赵英玲似睡非睡中忽然听到有人大喊“夜训结束,部队解散,全体官兵回营休息!”赵英玲知道训练结束了,她立即关了门,将门关反插上,接着又闭掉灯,然后默默地躺在床上。不一会,传来王杰的敲门声,“小赵,小赵,你怎么关门了,快开门!我再坐一会就走!”赵英玲听到王杰从外面推了几下门,她静静地躺着一动不动,赵英玲牢记着娘的告诫,到了部队绝对不能影响王杰的正常工作生活!一会,又听到王杰自言自语说:“小赵,我走了,明天再来。你坐一天车,可能太累了,你好好休息吧,我回军营去了!” 听到王杰脚步声渐远,赵英玲却怎么也睡不着,她看了看表,已经深夜一点了,赵英玲干脆坐了起来,她披衣下床蹑手蹑脚地走到窗前,轻轻地拉开窗帘一角,眼前的军营早已漆黑一片,她想王杰也许已经进入了梦乡,自己的心上人就在眼前,却将他拒之门外,赵英玲内心曾经矛盾过,但为了不影响王杰的工作生活,赵英玲想,即使感情再冲动,也必须克制!克制!再克制!

第二天,连队安排王杰休息一天,冯指导员谆谆叮嘱王杰好好陪未婚妻上街买些礼物带回家。早餐后,王杰穿戴整齐地陪赵英玲走出军营,她看见王杰的红色领章与军徽在阳光下熠熠发光,今天的王杰显得精神抖擞气宇轩昂,赵英玲半低着头,默默地跟在王杰后边,两人走在街上,前后保持了一米的距离,赵英玲从后面禁不住多看几眼这个日思夜想的梦中情郎,心中涌动着一股股幸福的暖流,喜悦的心情挂在她的脸上,“王杰哥,我听说你们部队经常远途行军,很费袜底,临来前我到高河村给你买了十双白线袜,又让邻家嫂嫂帮我吊了袜底,我把这些袜子都放在招待所床上的布包里了,其中一双绣了花,这是我刚从邻家嫂嫂那里学来的,绣的不好,但这双绣花袜你一定自己穿上,绝对不能送给战友!”王杰听着侧过身向赵英玲打了个敬礼:“一定遵命!绣了花袜子绝不送人!自己穿上!”接着王杰又说:“小赵,我们行走要保持一定距离,这也是部队的要求,以免在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 “这些我知道!”赵英玲小声说,接着她又禁不住重提婚事说:“我来前,娘还反反复复地让我告诉你,抽空让你请个探亲假回家一趟,把我们的婚事办了!”王杰笑了笑,“我明白娘的意思,早些把咱的婚事办了,双方老人就都踏实了!可你也看到了,我们这里没白没黑的训练与学习,我现在还是个战士,我总想着干出些成绩来再结婚!” 这个回答显然并未令赵英玲满意,但她也不感意外,她非常了解王杰,这就是王杰的倔犟性格,赵英玲只好顺从地点了点头,表示理解。赵英玲又说:“那咱就照张合影吧,这里照像技术比咱老家好,咱们先照了合影,等你什么时候探亲时再把婚事办了!” 王杰马上说: “好,我们现在就去照像馆,婚事什么时候办要看部队的具体情况!小赵,你回去告诉咱娘,我还是觉得最好干出些成绩,然后再结婚,那样更好。” 两人照完像后,王杰又买了二斤糖果和几盒饼干,让她带回家给家乡邻里们分分,然后又塞给赵英玲二十元钱,让她路上花用,赵英玲推回王杰的手说:“钱我不要,俺家里生活还行,你还是把钱用在部队上吧!” 说完赵英玲又看了一眼王杰,无限深情地说:“我们已经见面了,我心里很踏实了,我就从这里直接去火车站了!部队招待所里的房间我都收拾干净了。另外,临来时娘做的黏糕我放在招待所的桌上了,你回去给首长和战友们分一分吃,让大家都尝尝,也代我感谢首长和战士们的热情接待!”王杰还想挽留她再住两天,但赵英玲去意已定,说得非常坚决,“我来就是看你一眼,知道你在部队很好,我就心满意足了!”两人一边说着一边走到了徐州火车站,王杰买了一张去兖州的火车票和一张站台票,因为王杰穿着军装,在检票口竟然被检票员拦住了,难道不许军人进站送客?王杰只好目送赵英玲走入车站,登上了北去的火车,远远地王杰对赵英玲挥了挥手,赵英玲还想说句什么,却什么也想不起来,只好噙着泪水登上火车……
这次军营探亲,赵英玲在日记中这样记录了徐州火车站两人的分别过程:“今天送我回家了,他买了一张车票一张站台票。开始检票了,火车快要进站了,慌慌张张,急急忙忙旅客们准备把火车上。我走出检票口,他却被拦住。我又着急又上火,愣然相互看着没什么说,他似乎说对不起我的错,没有看清那张站台票,我想没关系我不怪你,互相谅解,和谐文明的。我泪汪汪地上了车。别哭,我想看到你的笑脸,别哭,刚强女孩我喜欢,别哭,分别不是太长远,明年探家又相见。”

人民英雄王杰 第四十四集
三不伸手
1963年三月底的一天清晨,静静的徐州兵营突然吹响紧急集合号,工兵一连全体官兵立即按照实战要求打包背枪,紧急集合,只见王杰全副武装,第一个跑到了集合场!副连长高绍忠待连队集合完毕后,挨个检查了战士们的装备以及着装整齐情况,转身向连长和指导员作出汇报,“报告连队指导员,二排战士王杰同志在紧急集合中背包打得最好,集结迅速最快,随身战备物资最全。”刘连长听后,赞许地点了点头,高绍忠副连长对大家说:“同志们,这次紧急集合我们二排王杰做得最好!以后请大家要向王杰同志学习!”王杰听到副连长的表扬之后,脸刷地红了起来,显得很不自然!散列后,王杰主动找到了二排长赵书彦,非常惭愧地说:“排长,对不起,我今天做了一件非常丢人现眼的事情!”赵书彦看着平时做事一丝不苟且谨小慎微的王杰,疑惑不解地问道:“王杰,副连长都当众表扬你了,快说说你到底做错了什么事?”王杰说:“排长,早晨紧急集合时我是第一个到达集合地点,高连长也表扬我背包打得最好,迅速最快,但这些都是因为我提前预料到了部队可能要进行紧急集合!”赵排长又进一步问:“王杰,你是怎么提前知道的?”王杰说:“紧急集合的头一天下午,我看到刘连长到各班检查战备物资的使用情况,需要补充多少,根据以往经验,连长检查战备物资就意味着可能要进行紧急战备训练,我为了争个第一,早上就悄悄爬了起来,把战备用品提前打入背包中,并把枪支、挎包、水壶等装备放在一起,等听到紧急集合号令一响,我就立即穿衣戴帽首先到达了集合现场,受到连长的表扬后,我内心惭愧不已,特向您承认错误,请求排长狠狠地批评我……”王杰就这样原原本本地把情况讲给排长听,赵排长听完后,刚刚严肃的面容又和蔼起来,他说:“王杰同志,你能认识到自己的缺点错误,这非常好,你不择手段地争个第一,这是虚荣心在作怪。我会跟连长指导员说明情况,请求首长原谅你的过错行为,但是王杰,往后可要注意啊!不许再弄虚作假!”王杰立即给排长打个军礼,“请排长放心!王杰以后坚决改正自己的所有缺点错误,干干净净做人!老老实实做事!请领导和同志们时刻监督我的言行!”

1963年4月5日王杰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弄虚作假,欺骗领导,这样得到的表扬是不光荣的。我们训练是为了打仗,为了练好过硬本领,平时不注意训练,战时就拉不出去,就不能消灭敌人。今后,我一定正确对待荣誉问题,做一个无名英雄。”
1963年5月5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四十一周年的团庆纪念日。这一天,王杰所在的工兵营一连举行了隆重的团日纪念活动,工兵营一连的共青团员们包括与王杰同时入伍的赵书彦、韩义祥、魏文启、朱玉沛、范希新等都参加了这次团庆活动。一连团支部特地邀请冯安国指导员到场讲话,冯指导员与大家朝夕相处快二年了,他早已成为战士们心目中的定海神针,对于应邀讲话,冯指导员没有拒绝,他进入会议室激情地说:“团员同志们,今天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四十一周年团庆纪念日,我代表连支部对全体团员同志们表示衷心祝贺!祝全体团员同志,学习进步,事业有成,在军营这所大熔炉中锻造成一名真正的共产主义战士。团员同志们,1922年5月5,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在广州举行了第一次代表大会,从此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正式走向中国政治历史舞台,并且自觉地与中国共产党一起承担起了解放全人类的伟大使命。四十一年来,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从社会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共青团一直发挥着模范带头作用。抗日战争时期,共青团变成广泛的群众性青年抗日救国组织,曾先后成立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青年救国会、青年抗日先锋队等青年抗日救国团体。新中国成立以来,共青团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等各个方面依然发挥着积极作用!团员同志们,共青团的历史使命与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是志同道合的,是紧紧相连的,我热切希望同志们在条件具备时,向党支部递交入党申请书,积极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王杰听着冯指导员的讲话,心中便产生了更高的政治目标,这就是要加入中国共产党!王杰仔细回顾两年以来的连队表现,自己曾经两次立功,两次被评为五好战士,多次被评为技术能手和业务标兵!而且平时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想到这里,王杰决定向连支部递交入党申请书,期待自己成为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

王杰的入党申请书很快转到营党委,工兵营党委根据王杰的表现,决定将他列为发展对象,同时根据惯例需要去战士原籍进行政审调查。这样工兵营政委周循派出一名政工干事去王杰老家金乡县华堌村去调查王杰的家庭情况和社会背景,几天后这名干部汇报说:“王杰的爷爷王俊亭解放前曾有二十几亩田地,1949年土改时王杰家被定为了中农成分。另外,王杰的养父王廉堂1947年当过国民党兵,但属于抓丁,不是自愿行为。”这些不太吉祥的信息反馈,让王杰的入党之事被无限期搁置下来。王杰听说这些情况后,心中非常难过,他找到了同排战友也是自己的一中同学韩义祥诉说心肠,“义祥,我家这二十亩田地,也不是我一家独有的,当年土改确定成分时,我爷爷奶奶、伯父、三叔与我家一共四家二十几口人住在一起,当时没有分家,二十亩土地如果分到各户才五亩地,可为什么明明是四家共有的二十亩田地却按照一家处理,划成了中农成分,这确实不合理!另外,我伯父王廉堂是被抓丁做了国民党兵,我亲眼所见,他一年后就偷偷跑了回来,这些事情全村人都知道!这些事情怎么能影响到我对党的热爱?怎么会影响到我的政治进步呢?”自从王杰没有开上坦克以来,这是王杰的思想第二次陷入了低谷。
1963年8月8日,王杰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想来想去,怨起自己的成分来了。认为自己是中农,亲属也是中农,中农成分入不了党,再干也白搭。工作就产生了不愿意干,消极起来。”思想决定行动,从此王杰的工作积极性也似乎有些平淡起来。王杰的情绪变化让善于察言观色的战友冯明臣看到了,冯明臣向冯安国指导员作了汇报。冯明臣是连里的通讯员,与王杰同龄,两人私交很好,几乎无话不说,冯指导员就暗示冯明臣去找王杰谈谈心,做好思想工作,让王杰正确对待入党问题。一天夜里,大家学完毛著后,冯明臣就拉着王杰去了大操场,两人一边走一边聊天,冯明臣说:“王杰,你入党未批的情况同志们都知道了,冯指导员也特别关心这事。大家认为土改时期确定的家庭成分,如今已经十几年了,十几年来各个家庭变化很大!成分问题不能代表政治觉悟问题,冯指导员经常教导全连战士们说,我们是长在红旗下的革命战士,应当为祖国为人民树立更高目标而紧握钢枪,这也是我们入伍参军的意愿和要求。王杰,我们不能因为家庭成分问题摧毁了自己的革命意志!无论家庭情况如何都不影响我们为国家为人民做出贡献与牺牲!”一席话,让王杰马上意识到自己思想出了问题,他立即借阅一本党章,一章一节地对照自己的思想,逐渐端正自己的入党动机。随后,王杰又在日记中作出反思后这样认真地写道:“我仔细检查自己,发现思想改造较差,有单纯为入党而入党的想法,再和党员条件一一对照,就更清楚了。原来不是一般的成分问题,而是在很多主要方面,由于自己平时努力不够,离入党还有很大距离。”思想转变后的王杰对战友张玉甫说:“玉甫,出身我不能选择,家庭我不能选择,但是我自己的发展道路我可以选择!怎么干好革命工作,怎么做好份内工作,怎样去为人民更好地服务,我完全可以选择!”
历经二次思想波折后,王杰在政治上更加成熟稳定,在认识水平上更加提高。他在日记中写道,我要做到“在荣誉上不伸手,在待遇上不伸手,在物质上不伸手!”这就是著名的王杰日记精华“三不伸手”!
2017年12月13日,习总 书记来到徐州第71集团军视察。视察期间他专门来到集团军某旅,看望了王杰同志生前所在连队官兵,并与王杰班战士们进行座谈。在参观时,总 书记走到王杰日记前说:“三不伸手”是一面镜子,共产党员都要好好照照这面镜子。
“三不伸手”具体指的是什么?王杰在日记中写道“在荣誉上不伸手,在待遇上不伸手,在物质上不伸手”,当今这“三不伸手”精神已经成为王杰精神的核心内容。在新时代王杰同志的“三不伸手”精神就是一把政治与社会标尺,它彰显出共产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纪律性,它既是合格党员的标尺,又是一面自我反省的镜子,每一名共产党员都应该好好学习王杰的“三不伸手”精神,用权以廉,为政以德,与民以利,为了崇高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终生。

图片来自网络,旨在传递精英文化!
感谢你的分享,点赞,留言,转发!

三木秉凤先生,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世界古典哲学及战略学爱好者。为遵循中央十九大精神,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尽自己的一份责任,并于2016年6月组建文化群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于2017年 2月组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支网络文化队伍,并开展征文活动。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与中央同频,与民族共振,从文化自信走向文化复兴,从文化复兴走向文化繁荣,从文化繁荣走向文化普世!承担起我们文人的责任!
自建队以来,不断地吸引全国各地有识之士加入团队,现已有二十多位主编老师,文章发布于包括新华网、搜狐网、腾讯微博、新浪微博、都市头条等多个媒体。欢迎全国各界有识之士自愿参与其中,让我们这支文化队伍不断地发展壮大!让中华文化光耀四方。
三木秉凤先生微信号:www1836307207

主编简介:
汤守玉,网名冰清玉洁,湖南衡阳人。作协会员,各种文学样式皆涉足,作品散见各类纸刊和网刊。现为《三木秉凤文化传媒十一刊》平台主编,微旬刊《大文坊》签约作家。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传承优秀文化是民族的责任和使命。以三木秉凤(周凤森)先生为首的三木秉凤文化传媒创建以来,为弘扬中国民族文化,致力于以文化荟萃智者,广交贤人,为实现世界文化大同而努力奋斗。赢得了民众的赞同。2020年,为了发展壮大三木秉凤文化传媒,期待各界朋友的加盟与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