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英雄王杰 第四十一集
冰河架桥
在连云港外岛施工任务结束后,坦克二师工兵营的全体同志带着满是茧皮的粗壮大手返回徐州驻地,历经近三个月的风雨考验与意志磨砺,王杰这批新兵都变成了与老兵一样有思想、有觉悟且意志坚定、内心成熟的革命战士,虽然脸色被海风吹得黝黑放光,但他们面带笑容,更加精神抖擞,斗志昂扬,三个月的海岛施工锻炼让他们完全脱去了新兵蛋子固有的柔弱面纱!他们都成长为具有乐观主义精神和勇于担当精神的人民解放军战士。有人说,人民部队是一所大熔炉,不同的材料在这里皆能百炼成钢。当他们缷下海岛施工的行装时,1961年便这样匆匆走过。
1962年元旦,是新中国战胜三年自然灾害后的第一个元旦,也是王杰工兵生涯中的第一个元旦。这天一大早,天还稍微有些黝黑,军营里就吹响了起床号,全连官兵立即集结,在高副连长带领下开始跑操训练,然后战士们又集体用餐。因为这一天是元旦节,部队还特意改善了伙食,为战士们提供了当时部队最好的早餐,白馍馍,小米粥,还有用猪油炒过的辣椒咸莱,每人配发一根粗大金黄的油条,大家都吃的津津有味,这时军营上空高音喇叭中突然插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元旦社论《新年献词》:“一九六一年已经过去,中国人民同全世界人民一样,正满怀信心地进入新的一年……过去的一九六一年,我国人民所取得的最重要成就,就是战胜了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历经几年自然灾害的重大考验,中国人民取得了战胜困难的宝贵经验,我们并没有被困难所吓倒,事实同帝国主义的愿望正好相反,我国人民战胜了连续三年的严重自然灾害,我们在斗争中锻炼得更加坚强。今天,我们要高举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旗帜,伟大的中国人民不但能够在比较顺利的条件下高速度地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而且在严重的困难面前也经得起考验,我们能够抵挡得住惊涛骇浪的无数次袭击……”大家一边吃一边听着,早餐尚未完全结束,这时紧急集结号突然吹起,战士们马上意识到,这是重大任务的信号!他们放下碗筷疾步向大操场跑去,“立正,向右看齐,稍息!报数!”全连官兵一一报数完毕后,副连长高绍忠小步跑向刘德林连长与冯安国指导员面前,打个军礼,然后大声说:“报告连长、指导员,工兵营一连全部官兵集结完毕,无一缺勤,请首长指示!”

刘德林连长与冯安国指导员相互看了一眼,然后并肩向前迈出几步,刘德林扫了一眼大家,挥着手铿锵有力地说:“同志们,今天是元旦节,我首先祝大家元旦快乐!但是战争不分节假日的,我们演习也不分节假日!同志们,为了战备需要,上级命令我们立即开始冬季训练演习,接到任务后昨晚我们排以上干部事先召开了一次预备会,会议决定由我代表连队作冬训演习动员,由高副连长具体指挥这次冬季演习训练。同志们,当前国际国内局势复杂多变,全国人民抗击自然灾害刚刚取得初步胜利之时,美国新总统肯尼迪也于今日上台,肯尼迪对社会主义国家一直不怀好意,多年来美帝国主义对社会主义新中国虎视眈眈,盘踞在台湾的蒋介石妄图利用美国政权交接对我政策尚未明朗之际,趁我自然灾害尚未完全结束,加快了反攻大陆的步伐!上级命令我们开展冬训演习,就是为了加强海防,以应不测。同志们,这次连队接到的演习任务是无固定地点夜间冰河架桥,目的是为炮兵部队向沿海一线推进赢得先机!对于这次演习训练,我希望大家抓住机会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将野外作业与夜间训练结合起来,以提高我们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工程作业水平。同志们,我们要继续发扬一连在朝鲜战场上不怕牺牲敢打硬仗的作风,发扬我们在海岛施工中吃苦耐劳一路争先的作风,保持我们戒骄戒躁又敢打敢拚的优秀品质,圆满及时地完成这次演习任务!现在请高副连长针对这次演习训练任务进行分工部署。”
高绍忠副连长首先向连长、指导员打个军礼,又迅速转身对全体战士打个军礼,然后接着说:“同志们!刚才刘连长已经讲清了这次冬季演习的目的及重要性,我就不再重复了,这次冰河架桥时间很紧,上级给我们的时间只有一个晚上!这就需要大家继续发扬我们一连不怕吃苦连续作战的作风,圆满完成演习任务!同志们,上次海岛国防施工,任务完成的非常好!得到上级表扬。这次在冰河架桥,也是我们工兵部队的常备课程,大家有没有信心完成这次任务!” 全连官兵齐声说: “有!” “好!我现在进行任务分工:到达冰河时,全连报名组成十二人突击队,一排与突击队负责冰河上打桩;二排负责桥面铺设;三排作为预备队,同时负责运送木料并掩护指引炮兵部队顺利通过桥面,然后三排再掩护全连安全撤离战区,向下一个战略目标转移。大家听明白了没有!”全连官兵大声回应: “听明白了,我们坚决完成任务!”宣布完毕,高连长扭头又与连长指导员对视后,接着大声喊道:“全体同志,立正,向右转,上车!出发!”

五六辆工兵车排成一列将全连官兵运送到一条大河旁边,今年苏北的冬天并不太冷,但河面上依然结着一层薄冰,因为是选择无固定地点架桥,所以冰下情况不明,大家立在河岸,等待高连长进一步作出安排。这时,高连长快步走上一堆小土丘,他站在高处观察了一下河面,然后说:“同志们,这段河面,河宽约一百八十米,深度未知!这次冰河架桥,打桩是重中之重!现在全连马上报名组成十二人打桩突击队,我任队长,突击队要入河探路,摸清水下情况,包括河底深浅、流速及河沙硬度等!然后开始打桩架桥!大家要想清楚,突击队最有可能出现伤亡,现在请大家报名!” “报告高连长,王杰参加突击队!”高连长话音刚落,王杰就第一个报名参加!突击队很快成立,只听高连长喊道:“突击队员随我下水!” 话音刚落,王杰又是第一个跳入结冰的水中,随后高连长带领其它突击队员全部下水!大家砸掉薄冰后,探出一段相对平缓的河底,全连官兵立即按照分工投入各项作业之中!战士们在寒冷的冰水中打桩架桥,由于长时间劳作,王杰感觉双腿有些僵麻,握锤的手都冻得不能自由伸屈。王杰看了一眼高连长,只见高连长在冰河中来回穿梭,认真调度,从容指挥,和同志们一样坚守在齐腰的冰河之中,心无旁骛,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王杰不禁热血沸腾,他咬住牙继续工作着。
半夜三更时,突然刮起了北风,风卷着小雨,雨夹着雪花,大家依然轮流工作,从未间断!只听见刘德林连长大声说:“同志们,天气越坏,越是考验着我们的意志与斗志,我们工兵一连的传统作风就是不畏困难,勇往直前!善于在艰难困苦环境中夺取胜利!”往常工兵架桥,战士们一面打夯,一面喊着号子,但这次夜间冰河架桥是按实战要求进行训练的,演习过程既要快速推进,又要避免暴露目标,所以没有灯光照射,没有声音互动,一切行动几乎悄悄地进行着。不久,北风吹得更紧了,冷冷的河水又迅速结了一层薄冰,寒彻透骨,战士们泡在冰水中,两条腿都冻得颤颤抖抖,但没有一个人叫苦叫冷叫累,只有咚咚的筑桩声打破寒夜的寂寞。这时,王杰在水中鼓励大家:“同志们,冷不冷,一点都不冷!咱想想罗盛教,从冰窟中救出朝鲜儿童,我们就不冷了!”当轮到王杰上岸休息时,他要求再干一班,直到把自己负责的四根桥桩打好为止,然后王杰又去帮助其它同志。王杰在水中干了两班,两腿早已麻木,当他拔腿上岸时,麻木的双腿竟然不听使唤,在同志们的帮助下,王杰才被大家摇摇晃晃地扶上岸来。班长望着浑身冻透的王杰,又是心痛又是惊喜,他心痛王杰在冰水中干了两班,惊喜的是,王杰平时不爱言语,却在入伍不到半年就挑起了班里的大梁,成为班里的骨干!

就这样,工兵一连全体同志连续奋战了一个整夜,当第二天早晨天色朦胧时,一座冰河木桥已经架设完毕!高连长带领全连官兵先从桥面上列队跑过,又让工兵车从桥面隆隆开过,最后命令三排向炮兵部队发出通行信号!由于架桥任务及时完成,济南军区炮兵部队迅速按照预定时间到达海岸指定位置,为我军炮击敌人登陆部队赢得先机!
由于王杰处处表现突出,1962年2月5日,在同期入伍的战友中,他第一个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这一年王杰还被评为“五好战士”,荣立了三等功,夺取了工兵专业五大技术满堂红,并晋升为上等兵军衔!入伍不到二年,王杰就取得这样的成绩,这在工兵营也不多见!但王杰没有骄傲自满,他在日记里满怀豪情地写下这样一首诗《练硬功》:“北风尽吹天气寒,干战练兵劲头添。誓与北风比高低,不怕风狂天气寒。五大技术全练硬,防止敌人侵犯咱。”

人民英雄王杰 第四十二集
学习雷锋
中华民族自古崇尚仁义礼智,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中更是蕴含着大爱无疆的光辉思想,在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它来催生着华夏大地上每个时代都会涌现出感动中国的伟大人物!1962年新中国又出现了一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主义战士,他崇高至尊的精神品德照耀着神州大地,他的名字叫雷锋!他的精神叫雷锋精神!周恩来总理曾把雷锋精神全面而精辟地概括为“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雷锋同志1960年应征入伍,当兵两年来他时时严格要求自己,处处帮助关心别人,他在平凡的岗位上为祖国、为人民、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光送热,成为了感动那个时代的英模人物!1962年8月15日雷锋同志因公牺牲后,雷锋故事、雷锋日记、雷锋事迹以及雷锋精神等如春风化雨般迅速在全国传播开来,成为人民群众学习的榜样。1963年3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毛 泽 东同 志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一石激起了千层浪,其后全国各地纷纷响应毛 主 席的号召,掀起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高潮。不久王杰所在部队工兵营一连也接到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通知,冯安国指导员立即组织召开了全连官兵会议,传达党中 央及中央军委《关于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通知》精神,并进行学习动员。冯安国说:“同志们,按照上级《关于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通知》精神,我们全连官兵从现在起全面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活动。雷锋同志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向雷锋同志学习是毛 主 席向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发出的伟大号召,目前学习雷锋活动已经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根据上级的部署要求,我们工兵一连也要在全连掀起学雷锋的热潮。同志们,雷锋像我们一样也是一名革命战士,他也和我们一样处于相同的历史背景和相似的军人经历,那么我们学习雷锋究竟要学习他什么呢?周总理说过,我们学习雷锋就是要学习他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所以,我们首先要学习雷锋的忠诚担当精神,雷锋同志是一名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他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他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表现出来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主义精神,值得我们全连官兵认真学习,勇于实践!雷锋同志忠于共产主义事业,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地帮助别人,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干一行爱一行,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他在平凡的工作中干出了不平凡的事业!为共产主义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年华,这就是雷锋精神的忠诚与担当!”

冯指导员一边翻阅着文件一边继续讲话,“同志们,雷锋出生在解放前,他曾是一名孤儿,他父亲因穷而病逝,他的母亲上吊自杀,失去父母疼爱的雷锋无依无靠,他孤苦伶仃地在流浪中长大。新中国成立后,雷锋同志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入学读书,他学习刻苦,立志高远,誓言终生报效祖国和人民。雷锋参加工作后,他多次被评为劳动模范。为了报答祖国和人民的养育之恩,雷锋同志于1960年参军入伍,两年时间里他三次立功,一次被评为模范共青团员和节约标兵。1962年8月15日雷锋同志不幸因公殉职!牺牲后,雷锋故事、雷锋日记以及他二年部队生涯中的优秀事迹迅速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各大报纸公开报道或转载,各地学习雷锋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逐渐席卷全国各地……”
冯指导员拿起军用茶缸喝了几口水,然后继续说: “同志们,雷锋同志与大家一样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他没有上过战场,也不是战斗英模!在他的生命历程中没有惊天动地的英雄事迹,也没有感天动地的丰功伟业,他只是把自己平凡生命中的每一点热、每一分光都无私地奉献给了这崇高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他以对祖国对人民真诚火热的赤子之心,以其有限的生命投入到了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雷锋同志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出一曲辉煌壮丽的生命乐章。同志们,我们学习雷锋同志,就是要学习他持之以恒的愚公精神,学习他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的老黄牛精神,学习他永不退缩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学习他心怀天下的共产主义崇高品德和高尚风格,学习他无私奉献甘于寂寞的人生态度和革命精神,更要学习他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与斗争意志!同志们,我们学习雷锋同志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与斗争精神就要充满对人民无限的爱和对敌人无限的仇恨!同志们,我们永远不要忘记阶级斗争,不要忘记前不久蒋介石还气焰跋扈地叫嚣着反攻大陆!我们必须时刻做好战斗准备,我们要以雷锋同志为榜样,以饱满的革命热情投入到保卫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斗争之中,这也是学习雷锋同志的忠诚与担当精神!”
冯指导员的一席话对思想正在成长中的王杰激励很大,他原以为英雄只能出自战场,就像黄继光、董存瑞、邱少云、高绍忠那样,但这次通过学习雷锋,王杰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各行各业都能造就英模人物,何况自己就在人民军队里!于是王杰暗暗下定决心,他要坚定不移地向雷锋同志学习,时时处处以雷锋同志为榜样,在人民解放军这座大熔炉里把自己锤炼为一名崇高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晚上,王杰在日记里将毛主 席为雷锋同志的题词临摹下来,并饱含真情地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我要向黄继光、董存瑞、雷锋、钱正康学习!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人类最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

这次会议,让王杰的思想境界更为开阔,他对英雄的认识更加全面,他的心目中也产生了更伟大的目标!以后的日子里,王杰对自己的要求更加严格,他走到哪里就将好事做到哪里,从不放过一丝一毫为人民服务的机会,不久王杰被战友们亲切地誉为工兵营里的“活雷锋”。
1963年三月底的一个星期天早晨,王杰和战友周友录临时上街购物,当他们走过天桥时,看见工人们正把装满石料的板车艰难地拉上天桥,王杰立即带领周友录上前帮着推车。事后,王杰对周友录说:“工人同志们推车是为了建设社会主义,看他们那样辛苦,我实在丢不下。”
1963年四月一天,连队开展八十里急行军训练,野营时为了让大家好好休息,王杰从半夜站岗一直站到天明,没有换岗。第二天拂晓回来,他又替熟睡的战士们打满了洗脸水。
当月一天早晨,王杰拉着板车去部队仓库给连队领粮食,在路上遇到一位年迈体弱的老大娘背着东西艰难地走着。王杰问:“老大娘,您腿脚不便出门干啥去?”大娘答:“孩子们都在生产队劳动,没有时间替俺买东西,我只好自己去供销社买些急用的生活物品!” 王杰听完后,二话不说,就请大娘坐在车上,一直把老人送到家中。
在日常生活中,王杰也不放过为战友服务的机会!当连队成立义务理发组时,王杰再三要求参加,同志们说他不会理发,所以理发组里没有王杰,但理发组“开张”时,王杰硬是拿着自己的毛巾和肥皂,跑去为同志们洗头,他见同志们蹲在地上洗头不舒服,就搜集一些废木料做了一个洗脸架,就这样,他硬硬地“挤”进了这个服务小组,成为了不可缺少的小组一员。处处为同志们做好事,早已成了王杰的习惯,他能做到的,尽力去做,自己做不到的,他也千方百计地贡献上一份力量。!

1963年五月,王杰在连队率先成立了学习雷锋小组,他走到哪里便将好事做到哪里。5月23日,王杰所在的工兵营一连组织共青团员到野外进行团员活动,他们去徐州市云龙公园参观各种名胜古迹,在参观中看到不少园艺工人,正在种植花草,施肥浇水,这时王杰看到一位老师傅正在清理厕所下水道,他二话没说,脱掉棉衣,挽起单衣跪在潮湿的地上,用手一遍又一遍的掏去堆塞在下水道的污物、杂草,直到通畅了,王杰才停下手来。看到王杰的双臂沾满恶臭的污泥,公园老师傅激动地说:“谢谢你,解放军同志!”休息时,王杰掏出笔记本写下了一篇感人肺腑的日记:“我愿意在公园当一个打扫卫生的人,不怕自己劳累,热爱平凡的工作,只要别人过得愉快,自己也感到幸福。”
1963年6月4日,王杰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在生活的道路上:像南京路上好八连那样艰苦朴素;像邱少云那样自觉地遵守纪律;像董存瑞、黄继光那样地去完成任务;像雷锋、钱正康那样地去学习毛主席著作。”

图片来自网络,旨在传递精英文化!
感谢你的分享,点赞,留言,转发!

三木秉凤先生,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世界古典哲学及战略学爱好者。为遵循中央十九大精神,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尽自己的一份责任,并于2016年6月组建文化群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于2017年 2月组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支网络文化队伍,并开展征文活动。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与中央同频,与民族共振,从文化自信走向文化复兴,从文化复兴走向文化繁荣,从文化繁荣走向文化普世!承担起我们文人的责任!
自建队以来,不断地吸引全国各地有识之士加入团队,现已有二十多位主编老师,文章发布于包括新华网、搜狐网、腾讯微博、新浪微博、都市头条等多个媒体。欢迎全国各界有识之士自愿参与其中,让我们这支文化队伍不断地发展壮大!让中华文化光耀四方。
三木秉凤先生微信号:www1836307207

主编简介:
汤守玉,网名冰清玉洁,湖南衡阳人。作协会员,各种文学样式皆涉足,作品散见各类纸刊和网刊。现为《三木秉凤文化传媒十一刊》平台主编,微旬刊《大文坊》签约作家。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传承优秀文化是民族的责任和使命。以三木秉凤(周凤森)先生为首的三木秉凤文化传媒创建以来,为弘扬中国民族文化,致力于以文化荟萃智者,广交贤人,为实现世界文化大同而努力奋斗。赢得了民众的赞同。2020年,为了发展壮大三木秉凤文化传媒,期待各界朋友的加盟与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