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乡新貌
文/樊川樵夫
春节欣然回故乡,
昔日旧貌变新样。
那时土墙茅屋连,
如今高楼很时尚。
从前泥路羊肠道,
今日公路花两行。
一日千里气象新,
樊川古里好风光。
漫步登上神禾原,
杜曲胜景迎朝阳。
潏水永唱流不断,
古镇杜曲换新装。
航天城里揽月阁,
隔河相望神飞扬。
村容整洁车成龙,
潏河两岸似画廊。
村村都有健身场,
黄发垂髫尽欢畅。
夜晚歌舞曲悠扬,
慕煞嫦娥悔断肠。
海清河宴逢盛世,
村民乐业沐春光。
注:樊川是西安城南少陵原与神禾原之间由潏河冲积而成的一片平川。樊川,在西周时,以潏河为界,河东是古杜国,河西是古樊国,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封开国功臣之一,也是他的连襟樊哙为舞阳侯,官职为左丞相兼大将军,樊川作为封地,侯府就在樊川的腹地,原长安县樊村乡的东樊村,改革开放以后,樊村乡并入杜曲镇,现又升级为杜曲街道办事处,樊川故此得名。在唐代,潏河两岸依杜陵、神禾两原内侧而建的有八大寺院,其中最著名的也是从唐至今保留最完整的只有位于杜曲镇东韦村东侧的“护国兴教寺”,寺内宝塔,塔下埋藏着唐代圣生唐三藏唐生,山门上的匾额上是清末变法领袖康有为亲笔书写的“护国兴教寺”五个大字。潏河发源于秦岭北麓的太峪翠花山,从南向北横穿樊川而过,神禾原和杜陵原隔河东西相望,西安航天城就在杜陵原上。自汉唐起就是城南胜景,有“小江南”之称,杜甫、杜牧都曾长住于此,是长安文化最典型的代表区域,今将潏河一段,经过改造修建为公园,故命名为樊川公园。

作者简介:樊川樵夫,原名吴军利,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退休中学教师,生于1959年,酷爱文史,尤喜古诗词,近几年来已有三百多首诗发表于多家全国A级诗词网络平台,传播正能量,宏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褒真善美,斥假恶丑,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生命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