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词二首⑴
王之涣
其一
黄河远上白云间⑵,
一片孤城万仞山⑶。
羌笛何须怨杨柳⑷,
春风不度玉门关⑸。
其二
单于北望拂云堆⑹,
杀马登坛祭几回。
汉家天子今神武,
不肯和亲归去来⑺。[1]
词句注释
⑴凉州词:又名《出塞》。为当时流行的一首曲子《凉州》配的唱词。
郭茂倩《
乐府诗集》卷七十九《近代曲词》载有《凉州歌》,并引《乐苑》云:“《凉州》,宫调曲,开元中西凉府都督郭知运进。”凉州,属唐陇右道,治所在姑臧县(今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
⑵远上:远远向西望去。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河”一作“沙”,“远”一作“直”。
⑶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尺或八尺(约等于213厘米或264厘米)。
⑷羌笛:属横吹式管乐。羌笛在汉代就已经传入甘肃、四川等地了,是唐代边塞上常见的一种乐器。何须:何必。杨柳:《
折杨柳》曲。古诗文中常以杨柳喻送别情事。
⑸度:吹到过。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
⑹单于:古代对匈奴君长的称呼,此指
突厥首领。拂云堆:祠庙名,在今内蒙古五原。
⑺来:语助词,无义。[2]
逐句 全译
其一
纵目望去,黄河渐行渐远,好像奔流在缭绕的白云中间,就在黄河上游的万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门关耸峙在那里,显得孤峭冷寂。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其二
突厥首领来到中原求和亲,北望自己的领土,看到了边界以北的拂云堆神祠,回想昔日曾经多次在此杀马登台祭祀,然后兴兵犯唐,颇有几分踌躇满志。
但现在唐朝天子神武超绝,不肯与突厥和亲,此次中原之行只好无功而返。[2] [3]
问天命
蓝白领
春风不度玉门关,
此事古今两难全。
走运倒霉谁知道?
天南地北难圆满。
亲疏有别人之情,
一视同仁最是难。
绝对公平没处寻,
世间本来少大贤。
酒香也怕巷子深
蓝白领
当三顾茅庐,刘皇叔礼贤下士的故事传遍天下时,马上得出酒香不怕巷子深的结论。殊不知,这样一句话,让多少恃才放旷的人自误一生呀!一些有才或没才的人,都不知天高地厚地自比诸葛亮,高卧隆中,专候“刘备式”的大人物三顾茅庐。
且不说恃才傲物的家伙有没有真本事,即便他真有孔明一样的奇才又如何呢?处在这个知识大爆炸的年代,处在各方能人辈出的年代,而“刘备式”的礼贤下士的人物又奇少。如果你不主动出击,真正能保证有生之年,“刘备式”的大人物就一定会光顾你的寒舍么?
现在是个僧多粥少的时候,有用的人比比皆是。有那个“刘备式”的人物,有时间有必要会亲自去你家呀?早有与你一样有本事的或者比你更有本事的人捷足先登了。何况一些根本就赶不上孔明之才的小有名气者,如果真的不主动出击,向当权者游说自己的主张和抱负,必将会被埋没掉。
所以不要抱着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就去高枕无忧地守株待兔地瞎等候什么“刘备式”的人物地光临。再说刘备不先去拜见汉献帝,能赚回一个“刘皇叔”的金字招牌,回来吆喝自己的事业么?别再恃才放旷了,说什么酒香不怕巷子深的鬼话了,而是要时刻保持一个清醒的大脑,始终如一的相信主动出击比守株待兔要好。因为,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候已经降临了。这句话要记在心里,即便你自己真有孔明大的才能,现在的“刘备式”的人物,也断然不会像过去那样再去三顾茅庐儿地请你出山了。因为现在这个社会里,真有许许多多的才子儿。而且“刘备式”的人物少有,而有着”诸葛亮式”的人才却比比皆是了,你还有什么资格地去守株待兔地等“刘备式”的大人物来三顾茅庐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