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先来看今天宁夏回族自治区永宁县教育体育局对该县永宁中学教师吴凡的处理情况通报:
2021年2日13日,永宁县教育体育局收到网_上反映永宁中学教师吴凡的相关问题,立即介入调查。
经查,该教师在2020年4月16日网络授课期间发表与教学内容无关的不当言论,产生负面影响。依据《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实施细则(试行)》相关规定,经永宁县教育体育局研究决定,给予吴凡责令检查的处理,在全县教育系统通报批评,取消两年内评奖评优资格;给予永宁中学校长在全县教育系统通报批评。
同时,永宁中学负责人、涉事老师已与学生及家长进行积极沟通,真诚致歉,学生及家长表示谅解。
下一步,永宁县教育体育局将进一步规范教师从教行为,大力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师德涵养和业务水平。感谢广大网民、学生和家长对我们工作的监督和支持。
永宁县教育体育局
2021年2月15日。
咱们还是先了解一下事件原委:
@永宁教育2月13日,有网传视频显示,宁夏银川永宁县一老师在网课中疑因学生网络ID为“肖战糊了”而批评辱骂学生。视频中,该老师还称“我看你是不想混了”“是不是要我家访找你爸妈”等。13日晚,永宁县教育局回应称,关于某同学投诉永宁中学老师的事宜,永宁县教育体育局已收悉,目前正在调查处理,请大家稍安勿躁,待调查处理完毕,相关部门将及时公开结果。
为了方便称呼,我们不妨称这次事件为“吴凡事件“。现在,我们已经看出吴凡事件经历了三个过程:首先是吴老师知道了该学生使用的网名不好便语言过激批评了该生,接着是该生投诉吴老师,最后就是永宁县教育局的处理与处理结果,即本文开头的文字内容。
本应说,这是一个班级老师管理学生的极普通的事情,经过网络一炒作,似乎全是该老师的不对了。很明显,从舆情来看,几乎一边倒的是学生永远正确,老师再对也是错的势头。不然,老师还处理什么,还有什么要处理的。
所以说,这位老师很悲催了,说了几句话,就被在全县教育系统通报批评,又取消了两年内评奖评优资格。难道说这位吴老师对学生的处理有重大过失吗?
就目前自己所了解的情况看,自己认为这位老师的语言只不过是让该学生改一下网名即可,至于改为什么,只要与学生身份相符而无与所处班级环境不符的名称即可。而该生使用的网名中有“糊了”二字,已涉及麻将用语,想必老师确实不希望有此类语言污浊了我们的视觉环境是稍有点常识的人应该能明白的,尤其是做为老师,虽说校园以外的无力无心也无法治理,但在校园净土之内这份净化校园语言环境的职责还是有的,所以,我们站在这个角度讲,吴老师是一位称职守责的老师。
或许,一定有人会说起那么个名字又有什么。我们先按下不说这种说法对不对,那么退一万步讲,老师认为这网名有问题必须改,事件中的学生认为自己的网名没错,这只能说是对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认识而已,即师生间有争议。那么,该学生首先应该反映的是学校而不是教育局或者其它媒体,应该说学校是可以解决此事的。相反,这名学生的表现(多半是越级反映或扩大反映,笔者目前尚不知该生首先向什么媒介反映)实际上就已经将简单的事情复杂化,扩大化了。读者认为呢?
而且,这样的事情即便永宁县教育局知晓也应该督促校内解决而不是大棒一挥,这明显是对学校管理权限的剥夺,也是典型的官僚表现。再退一步讲,那么像永宁县教育局这样喜欢决断下属的生杀大权的话,那么估计也给许多学生与家长传递了另一种信号:有事就找教育局。那么,今天甲学生打电话,明天乙家长打电话,永宁县教育局不知后面会不会再遇到不断处理下级产生的问题矛盾这种情况,但至少这种可能性是有的。在此,笔者善意提醒一下,请处理吴老师的相关领导提前做好这个思想准备。
最后,还要说一下网名与吴老师。对于网名到底起什么前文已说了,虽是个人自由,但也要不违公众良俗以及受众环境。假如说像前面说的那种人说的,爱起啥是啥,不就是个名字吗。那么先听好了:假如某个网民用粗俗污浊下流的语言,比如“我是你大爷”起了个网名,你怎么看呢?或许仍有人说网上这样的情况多的是去了。不错,这也是笔者在此要说的,正因为乱起网名已经见怪不怪,所以不少青少年以丑为美以恶为美的表现更多了,而在教育这块不应被污浊沾染的净土上,吴老师尽职尽责却不被理解同情和支持,相反硬生生被今天已经走入邪道的社会大环境影响下的教育局莫名其妙严肃处理了,请问,永宁县教育局对吴老师的处理这不是善丑不分,不是伐善扬邪还能是什么?
吴老师冤,实实在在的冤,而吴凡事件也反映了教育界的混乱,更折射出当今教师生存环境的险恶!
一一呜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