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北镇●任晓伟)北镇双塔的故事
原创 绝对文学 绝对文学 2020-09-27
绝|对|文|学 第228期(总第622期)
北镇双塔的故事
文 / 任晓伟
北镇的双塔位于辽宁省北镇市城内东北隅的崇兴寺内,东西对峙,相距43米,双塔结构相似,皆为砖筑13层密檐式。东塔高43.85米,西塔高42.63米。塔基上塔台每面长七米,上面塔座二层,上层拖硕大的莲花座,下为仰覆莲须弥座。第一级塔身,每面中央是供龛,龛内莲花座上有一座佛。龛两侧为菩萨,脚踏莲花,头戴宝冠,披戴璎珞。佛龛上有飞天二横,坐佛微笑合十,人物形象生动,雕工精巧细腻,活龙活现,有近视眼前的感觉。再上的十二级塔身,下五层为三面铜镜,以上各层为两面铜镜,原各级八角檐下均悬有风铃一个,第十三层檐作八角攒尖收顶,顶上再用砖砌似莲花形受花二层,宝瓶一个,宝瓶上置铁覆钵,刹尖为钢制葫芦形宝珠,塔顶部莲座为风磨铜制作,价值连城。风磨铜的主要成分是红铜和黄金的合金,风越吹磨,它就越亮,古人多将它建造塔寺。五台山塔院寺释迦牟尼舍利塔之塔刹、北镇双塔塔顶莲座、宝瓶为风磨铜著名代表作。另外明朝第五位皇帝朱瞻基在宣德三年制作的宣德炉也是风磨铜,宣德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运用风磨铜铸成的器具,要经过6至12炼铸制,几百年来一直受到世人瞩目和喜爱。
国内有八处双塔寺,塔毁塔存的五处,塔寺双存的仅三处,其一是山西太原明万历年间修建的永祚寺双塔,二是福建省泉州于南宋年间修造的仿木结构的开元寺石塔,再就是约建于辽代晚期的崇兴寺双塔。采取双塔并立的建筑格局,北镇的双塔首开先河,历千年沧桑风雨仍保持完好,堪称中华一绝,国务院1988年1月13日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关于北镇双塔,有很多故事和传说。自古以来北镇双塔一直受到世人瞩目。在七十年代双塔最北部曾作为北镇拘留所,在北部开门,后移交给宗教部门。在八十、九十年代崇兴寺有一位著名住持,法号为盖梵,盖梵大师生活节俭,把寺内管理井井有条,那时代管双塔大院,她还兼任亚欧佛教协会理事,深受宗教界人士爱戴,在九十岁时圆寂。在一九七二年九月中日建交后,日本国总理大臣田中角荣曾向周总理提出要到北镇参观,看看闾山、北镇庙和双塔。在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人想夺取双塔上的风磨铜莲座和宝瓶,企图用飞机在高空使用设施撞塔顶后夺取,后因塔顶银蛇舞动,众蛇抬头,因为日本人迷信,所以放弃了这个念头。2019年一伙儿南方来的盗墓贼租下双塔附近50米内的民居,晚上挖土,妄图用挖地道的方式盗取塔下地宫宝物,后因群众举报,盗墓贼被绳之以法。
早年广为流传的说法是双塔建于唐代。持这种说法确有一些史料旁证,如清康熙年间广宁(今北镇)知县张文治在《广宁崇兴寺复修记》碑文中写道:“寺建于唐贞观十八年,太宗征高丽旋师命尉迟敬德监修,并建浮图两座。”又如《盛京通志》载:“广宁县崇兴寺在城东北隅,大殿五楹,大门一楹,相传唐贞观时建,寺虽毁而双塔如新。”两者均提到双塔并指出建于唐贞观年间。在北镇曾流传一首民谣“唐修塔,朱修圈,大清家修佛殿。”也表明塔是唐朝所修。另外,双塔寺南马家胡同今存一口八宝井,传说是尉迟敬德修双塔时开掘的,住在该院的张先生竟以此称其家为“古井草堂”。近年,经国内著名古建筑专家罗哲文先生及考古学者对崇兴寺双塔考察论证,以双塔的营造法式、建筑风格以及砖雕细部等特征判断,此塔为辽塔。专家还从建筑学角度认定,建于辽代晚期,对辽塔断代有一公认的标准,即辽代密檐式塔采用平座上加莲花带以承塔身的做法,是辽道宗以后采用的造型。此双塔正具有这一特征,因而推断出此塔建筑年代当在辽道宗以后至天祚帝年间。要想解开双塔身世之谜,只有在塔自身去寻找证据。
辽代所建同类佛塔均设有地宫、中宫、天宫,内藏诸多宝贵资料及历史信息,可以肯定的说,双塔存留着历史的记忆,有很多东西需要探究,打开双塔地宫、中宫、天宫之日,就是揭开双塔身世谜团之时,让我们翘手以待,静候千年古塔身世之谜早日破解。
北镇广宁古城内本来没有塔,只是距北镇209公里远的朝阳城内有三座塔,朝阳城外凤凰山上的佑民寺上院有三个塔,下院有三座塔,共九座塔,这九座塔传说是九天仙女化身成九只凤凰,飞到人间,落在朝阳,所以自古以来朝阳就有“九凤朝阳”的说法。
有一年,佑民寺下院三座塔变成三位仙女儿外出游玩,她们化为三只凤凰往东南飞去,因为玩儿的时间过长,天黑了,天空阴云密布,迷失了方向,她们边飞边看,不知不觉飞到闾山上空,她们发现广宁古城内东北一片红光。红光处是一片空地,他们就落下来,想歇一会儿。三只凤凰一看,这里的城墙宏伟高大,护城河水清涟漪,是个安居的好地方,三位仙女一商量就在此地安居下来。
第二天早晨,古城的老百姓见城内东北角儿的崇兴寺内突然多了三座白塔,都很吃惊,认为这是上天所赐,为古城镇妖来了,于是都慕名前来朝拜。在进香的人群中,有一位少年公子名叫李杰,年方20多岁,长得眉目清秀,当他听说寺内突然间多了三个白塔,感觉好奇,于是特地来观赏,越看越觉得好奇,一个塔比一个塔漂亮。在进香的人群中,人们都盯着这公子看,夸他长得帅。这时三座塔也化身为三位民间少女,来到朝拜的人群中,她们也发现了这位帅哥。大姐说公子像金吒,二姐说像木吒,三妹说像哪吒,都对公子产生爱慕之情。
从此,李公子就天天到三塔跟前观赏,三位仙女儿也天天和李公子见面,一晃儿已一个月有余,后来不知道何故,李公子有一周没来了,不见踪影,可急坏了三位仙女,她们怀疑公子家出了什么事儿,不能出来,于是三位仙女儿变成了卖花女,突然出现在古城街头。老百姓又感到惊奇。城里头前一阵子飞来三个塔,今天又来了三个俊美的卖花姑娘,太不可思议啦!只要买了她们的花苗,栽上就活,很快开花,深受百姓喜欢。
一晃四天过去了,到第五天,大姐到九道弯胡同北边卖花,当走到一座高大门楼前,从里边走出一位管家要买花苗,说庆贺我家公子中高第。大姐一听忙问“你家公子姓氏名谁?”管家说:“我家公子姓李,名叫李杰”。大姐一听心里这乐呀,又问:“你家公子在家还是上任去了?”管家说:“我家公子已经四天前去东京辽阳府上任了”。但愿我家公子能娶到像你一样漂亮的少夫人!大姐忙挑了两颗梧桐树苗和两颗并蒂莲花苗递给管家,管家刚要致谢、付钱,抬头一看,卖花姑娘不见了。
原来,当大姐听到朝思暮想的李公子消息后,急匆匆赶回崇兴寺,她趁二妹三妹不知情之前,就又化作一只凤凰,直冲上云霄,偷偷地独自飞走了。她一路向东前行,飞呀飞,一直飞到了东京辽阳古城。她从空中俯瞰古城人口密集,没有空地,于是在城外太子河畔落下来,瞬间变成了一座白塔,这就是传说中的辽阳白塔的来历。
广宁古城人听说这事后,怕双塔再跑掉,就在东门外老虎圈里砸下了一根铁柱子,拴上一根大铁链子,从地下通道直拉到塔脚下,把塔牢牢地锁住了,直到今天双塔还矗立在北镇广宁城东北角,依然巍峨峥嵘,蔚为壮观。
注:辽宁省辽阳市白塔坐落于辽阳中华大街北侧,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全国76座古塔之一,是东北地区最高的砖塔,也是全国六大高塔之一,传说是金世宗完颜雍为其母贞懿皇后李氏所建的垂庆寺塔的俗称,至今有800多年的历史。因塔身、塔檐的砖瓦上涂抹白灰,俗称白塔。白塔塔高71米,八角十三层密檐式结构,建于金代大定年间(1161——1189年),基座塔身都以砖雕的佛教图案为饰。塔身八面都建有佛龛,龛内砖雕坐佛。塔顶有铁刹杆、宝珠、相轮等。
作家简介:
任晓伟,男,满族,辽宁北镇人,高级教师,研究生学历,北镇市作家协会会员,北镇市摄影家协会会员,锦州市作家协会会员,《闾山文学》文学顾问,现任北镇高中纪检书记,曾在《辽宁日报》《锦州晚报》《辽西商报》《锦州日报》《闾山文学》《绝对文学》《都市头条》《今日头条》《北镇报》等发表文章近百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