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的回想曲
杨爱昭
千百年来,尽管人们对“年”
的传说和由来众说不一,但“年”
作为中国人一年一度的重大节
日任何人不容质疑。
年如人生,人生如年。它包
含着:风云变幻;逆顺境之别;
富贵豪华与贫困潦倒之比;高高
在上与流浪街头之说;无论境遇
安然与否;无论是区域住所如何
搬迁调换;都挥之不去,抹之不
掉我对我所经历过各种不同的“过
年”那浓浓的记忆……
杨氏家族的过年:
每年到了农历的腊月间,全
家老少齐参战,天天筹备过大年,
四合院内早已摆满了茶杯,酒杯
碟盘碗筷,议事日程表上清洁卫
生要放在第一栏,居室内外全部
要焕然一新,样样器具要擦洗的
发亮放明,再来打扫前后庭院
的卫生。男女老少的伙计们分工各
有不同杀猪宰羊各忙各的活计去……
到了大年三十这一天,煎炸炒焖炖,
美味佳肴数都数不清,样样都有伙
计们报上菜名,几张桌子几十人红
红火火大家庭。放鞭炮的也要好几
人,竹杆要有几丈长,鞭要放响两
时辰,大柴蓝里堆着一饼接一饼……
诸事已毕再来祭六神:财神,门神,
灶神,祖神,天地神,鬼神…菜过五
味,酒过五巡,家人伙计人人都有红
包和奖金。饭后各自回房贴门神,不
能歪,不能绉,张张都要贴得四平八
稳。来年的运气全在门。疑难问题找
专门把关贴门神的师傅们。这一夜真
可谓:爆竹声声辞旧岁,锣鼓喧天迎
新春……拜年的客人最多的是十张桌子
一开从正月初一到正月三十还挂零。
一年四季施茶饭,大门前的一张八
仙桌长年不断茶水菜饭,无依无靠
的人们都来吃饭……年年如此年年发,
不知延续了多少年……我的杨氏大家
族,虽算不上名门旺族,锦衣玉食,
也谈不上腰缠万贯,可在那个年代
里也是人们可望不可及!
年如人生,人生如年。人无百
年好,花无百日红;月还有阴晴和
圆缺。天底下哪有永久不散的宴席?
“一打三反”,“三反五反”运动一个接一
个的开始了,“运动员”的父亲连同我们
全家人经历过抄家-隔离-连大人孩子的
换洗衣服,鞋子都被全部拿了去做什
么“退赔”。这一年的大过年,我们家没
有鱼,没有肉,甚至没有年饭米,全是
好心人的支助,把腌好的鱼肉送上门让
我们全家度过了真正的“年关”。还真的
“应验”了曹雪芹笔下的那句话:“金满箱
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爷爷奶奶母亲
的接二连三相继去世,整个大家庭“雪上
加霜。”“屋漏又遇连夜雨,船破又遇顶头风”。
再说说, 这期间,我还去过江西亲
戚家过了一个年。每天靠着割芦苇草一天
赚到几分钱,好几天才能攒够一封往家寄
信邮票钱,双手鲜血淋漓没有办法才不得
已逃之夭夭……这一个“年"我是在九江——武
汉的船上度过的。坐了一天一夜的船,下午
3点多,从归元寺下船,步行3个多小时我
找到了武汉的一家亲戚,亲戚也是刚从外地
搬来不久,小小的矮草房屋里的灯光如此暗
淡,倒也热情,晚上蒸的是团壳晚稻米干饭,
炒了个青油油的小白菜,我一连吃了三大满碗,
肚里总觉还没填满,吃了她们全家人的二分之
一还多一半,我吃了真的是还想吃……我一直思
考着一个问题;为什么当时就没有给别人加饭
的习惯或给我再添上一碗?!(这就有了我总是
喜欢给人加饭夹菜的习惯)我仿佛觉得我长这么
大都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饭和菜…这个时候我才
懂得“人生最大的痛苦不是别的:是饥饿。”后来
我曾模仿过多少次,无论如何都做不出那么好
吃也找不到那一晚那么好吃饭和菜的感觉……
那时起,我就完全彻底明白了,真正懂
得了,知道了“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
回头。”的滋味。我也慢慢的明白了一个“惮道”:
“得意时思失意时。”延续至今,我把它作为我对
我的孩子们的"家训"。还真的,难怪有人说,人
生本来就是一首悲欢交融歌,我们都是唱歌的人!
人的一生,忧乐相随。人生本来就是“忧”与
“乐”的体验过程。我们唯一能做到的就是认
清形势,看准方向,走好脚下的路:“到什么
山上唱什么歌。”无论何时只要你都能记得住
农民教育家王凤仪老先生的那句哲理性的名
言:“苦瓜苦的时候正长。”你永远都不会迷失
方向!
这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世纪伟人邓小平,劈开“华山”救“母亲”!
改革,一个多么振奋人心多么负有时代责
任感的字眼!改革,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命运中
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大问题!改革,大势所趋,
人心所向,似如破竹,锐不可当!改革,由不得
你想与不想,愿意不愿意,它都将以“翻江倒海
之势,雷霆万钧之力。”迫使你做没有回旋余地的
事!改革,时代的需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
然要求!改革,迫在眉睫,刻不容缓!改革,利
在当代,功在千秋!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攻尖,中国过大年
的习俗也得以“旧貌换新颜。”异地过年,老板请员
工豪华餐厅里过年,坚守岗位值班拿几倍的工资
过年,亲戚朋友关系好今天你请,明天我请过年,
异地留守几家人一起扎堆包饺子,尽显各地手艺
过大年,公公婆婆,岳父岳母大团圆一起发红包
过大年,老人孩子天天吃好的穿新衣服天天过大年,
百姓们一日三餐鱼,肉,蛋天天过大年……
再看看我们杨氏家族又是怎样年年样样遥遥领先!
职任地方基层第一书记40年的弟弟跑遍了千家万
户去过年。孩子们大学升学率百分之一百,研究生
博士生还接连不断,身居重职要职坚守岗位过大年,
想吃什么手一点,立马送到了你面前…时代的发展
住高楼,坐豪车,滴滴一按领着孩子逛公园,吃香
的喝甜的随时随地过大年。过大年过小年,今非昔
比两重天,吃不愁穿不完,家家户户有存款,一次
性的物品堆成山,人人都有优越感…比过去,看现在,
想将来,我们的日子我们的年真的是比蜜还要甜!
年如人生,人生如年。它告戒人们:这世界上唯
一最不变的是“变化”。(它主要包括不抵抗力量)远点
的十几年前的“非腆”,近点的去年2020庚子鼠年的“新
冠”,它都会说时迟,那时快,让人以“迅手不及掩耳之势”
殃及全国甚至全球……
这就告戒,敲响,唤醒了人们的共同认识:“健康一直
是人们永恒的话题。”!时刻保持平常心,心净心,惮心:“得
意时思失意时。”!人生如年,年如人生。人生本来就是一首
悲欢交融的歌,记住了,我们都是唱歌的人!
2021-2-11-大年三十-万家湖随笔
作者简介:
杨爱昭,女,笔名王文。
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作协会员。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作协会员。
中国散文网会员。
邢台市文学学会会员。
河北名人名企文学院院士。
中外华语作家文学院院士。
《中国文学作家》签约作家。
文学与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
2018年被授予“全国文艺先进工作者”光荣称号。
散文《改革进行曲》在第五届“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大赛中获一等奖!
诗歌《人生百善孝当先》获2018年琅琊杯“全国当代诗书画家”精英赛一等奖
散文《妈妈,只要您还能再活一天》获第四届“中华情”全国诗歌散文联赛金奖!
散文《改革进行曲》获“中国当代作家书画家代表作文库”特等奖!
散文《我喜欢清》获第六届“相约北京”一等奖!
散文《粒粒皆辛苦》获第六届中外诗歌散文邀请赛二等奖!
散文《登六和塔》获2019年“徐霞客游记文学大奖”。
荣登全球最美风景名胜华语名家百杰榜!
2019年荣登《辞海》——中国文艺风采人物!
诗歌《喜看沌口新变化》获2020年中国诗文书画家创作峰会一等奖。
诗歌《致敬所有“抗疫”前线的基层干部们》获第七届“相约北京”
全国文学艺术大赛一等 奖。
诗歌《自忏.无题》获第十一届“義之杯”全国诗书画家邀请赛二等奖。
散文《爱的赞歌》获第七届中外诗歌散文邀请赛一等奖。
诗歌《最美人间四月天》获第三届“琅琊杯”全国诗书画家精英赛二等奖。
诗歌《戴上口罩,我就会想起……》获第六届“中华情”全国诗歌散文联赛金奖。
诗歌巜幸存者》获2020年全国诗书画家创作年会三等奖。
2020-“走进天下第一泉趵突泉笔会暨大明湖(国际)诗歌节”活动中,
被评为:
中国文坛十佳作家(诗人),
中国诗坛桂冠诗人,
全国十大最美读书人等荣誉称号。
在“走进天下第一山泰山,游进天下第一泉趵突泉暨山东国际笔会”活动中荣获
全国第二届东岳文学奖。
小说《腊娃》荣获全国第二届“泰山杯”文学作品擂台赛优秀奖。
作品收录于:
“琅琊杯”《全国诗书画艺术精品集》
《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精品集》
《齐鲁文学》
《中国2019——2020诗歌双年选》
巜中国文艺风采人物辞海》
巜中外诗歌散文精品集》
巜现代诗美学》等
文章在《文学篱栏》,《文学作家》,《南风浅浅》,《诗原野》,《文学与艺术》,
《济南头条》《金榜头条》《中国文坛》等栏目发表。
著有国家级出版社出版的散文集一部:《和平年代杂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