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穿越时空品年味
作者:大范
新年的脚步越来越近,不知道是年年岁岁催人老,还是年味变淡了,不知为什么,就是找不到小时候的年味道了。
小时候,特别盼望过年,过年在孩子们的心中可是一件再高兴不过的事了。进了腊月,我们就唱着:"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唱着唱着,年就在我们的期盼中来到了。
小时候的年,那可真叫年呀,真热闹,真开心,真幸福,真解馋呀。关键还能穿新衣,穿新鞋,扎红头绳,红绸子,不用写作业,长辈还给压岁钱,虽然也就几毛钱,那也特别珍惜,生怕丢了,还在兜口别了个别针。另外还能收到祖母、外祖母从山东寄来的包裹,里面塞满了花生、大枣和千里之外的浓浓亲情。那时候,生活条件远不如现在,吃的都是凭粮本,粮票,肉票,豆腐票限量供应的食品,可这并不影响年的气氛,虽然物质条件差,但老百姓的精神 富足饱满,家家户户的父母都力尽所能,尽量让孩子们吃的好一些,穿的好一点。
到了大年三十,年画映衬着白墙,窗花映衬着霜花,大红对联门上贴,大红灯笼高高挂,彩旗飘满了小院,鞭炮响出了吉祥。夜幕降临了,小伙伴们提着罐头瓶做的灯笼,在院子里玩耍,长辈们还给我们往兜里揣些瓜子、花生和糖。听到外面有锣鼓声了,就知道秧歌队来了,伙伴们一起奔秧歌队跑去。
秧歌队真热闹,锣鼓喧天,阵容强大,这也是小时候过年最美的街景,各个代表队组成长长的秧歌队伍,精彩纷呈,各有特色,踩高跷的,跑旱船的,舞狮子的,还有小丑娶亲,猪八戒背媳妇,男女老少不但化了妆,服装也多样化,有的头上顶着花冠,有的挑着花蓝,有的脸上戴着面倶,有的腰间系上了大红绸带,随着美妙激昂的秧歌曲,扭得那个美呀,那个欢呀,现在回想起来呀,好像秧歌的鼓点和唢呐声,又在耳边响起。
伴随着响成一片,久久回荡的鞭炮声,我们的年夜饭开始了。这可是一年当中最丰盛的饭了,妈妈好像把积攒了一年的好东西都搬上了桌子,全家人围坐在一起,你谦我让,其乐融融,吃得那个香啊,那个美啊,那个饱啊,我的口水又一次流了出来。

打我记事起,我家吃过年夜饭,都“开会"。爸爸解放前国高毕业,当年也算是个文化人,他给我们定的规矩也很多,他常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无法无规还了得,小孩子得疼爱,但是不能惯着,要像小树一样勤修理,才能长得更好。爸妈并排坐在椅子上,除了小不点弟弟睡着了,姐姐,哥哥,我,妹妹并排站在炕上,和爸妈面对面,我发现我们从头到脚都是新的,爸妈穿的都是旧的,只不过洗了洗,用烙铁熨烫了一下,但看上去也干净利索。会议开始,爸爸讲话:过年了,希望你们平安健康成长,学习进步,又长一岁了应该更懂事了。这时,在姐姐带动下,我们整装站直,给爸妈掬躬,以表感恩。妈妈和蔼地说:孩子们,这一岁不能白长,要改正以前的错误和毛病,明白吗?我们齐声回答:明白。妈妈接着问,新年你们有什么新的打算呀,姐姐说:我除了努力学习,还要多帮家里干活,照顾好弟弟妹妹。哥哥说:我要改掉坏毛病,以后再也不跟别人打架了,新的一年争取当上三好学生,得个奖状贴墙上。到我了,我说:以后妈妈让做的事情要放在心上,不能光顾跳皮筋,再把锅烧漏了。全家人一阵大笑。那是几个月前,妈妈让我照看着大碴锅,我贪玩忘了,被邻居发现时,别说大碴子了,连焖罐底都没了,我也为此在仓房关了禁闭。妹妹只顾笑了,忘发言了,妈妈说:老四,该你了,她愣了一下说:那我也不跳皮筋了,和二姐一起看锅,要不都烧漏了,咱家该没有锅做饭吃了。全家人又一次开心地大笑起来。这时,窗外的几声炮响惊扰了会议,我们都知道,这是我们的集合信号,看样子伙伴们都到齐了,就差我们了。爸爸接着说:过年了,可以放开地玩,但要注意安全,见了长辈要拜年,要有礼貌,不许讨人嫌。这时,窗玻璃被敲响,全家人扭头一看,窗外挤满了小脑袋,把我们也急坏了,心想:这烦人的会咋还不开完呀,妈妈看出了我们的心思,笑着对爸爸说:就到这儿吧,孩子们都等着急了,话音还没落,我和妹妹迫不及待地、连滚带爬地从炕沿上出溜下来,穿上鞋,拎着围脖、手闷子、灯笼一溜烟就没影了。
一想起 小时候过年,我就精神抖擞,好像全身 每个细胞都在舞动,真想回到 那个有盼头、有味道的年,真想回到 那个年味飘香的小时候,若时空 真的能够穿越,该多好!

作者简介:大范,退休工人,喜欢文学,喜欢写作,有作品发在网络上!

主播简介:原装键盘,原名关俊平,喜欢唱歌,朗诵!参加过市春晚演出!热爱生活,热心公益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