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田万森 韩学书 李正爱 生姜
书法:李正爱
制作:华丽人生

固原须弥山石窟(新韵)
文/田万森
须弥山上古柏青,北魏石窟峻岭中。
移月开天云外起,凿山破壁峭崖生。
千年神像巍巍在,八大金刚虎虎雄。
故道驼铃今远去,仙佛依旧笑春风。

固原须弥山石窟
于卫东
萧关古道先贤凿,苦恼多为心自源。
出世怀魔凡俗闹,有谁坎坷不生烦。
闲依看雨孤花岭,醉卧听风小竹轩。
俯瞰人间千载景,红尘滚滚佛无言。
十景之须弥山石窟
文/乔维祖
石窟固州千岁年,丹霞地貌造神山。
晚期北魏洞岩凿,隋末唐初壁画颁。
大佛摩崖雕像琢,菩提树下子孙娴。
须弥光照普西夏,古道丝绸通四寰。
①固州:固原市。
固原须弥山石窟(新韵)
文/路秀娟
风雨千年气宇昂,环山抱水度八方。
闻风起处松涛阵,叠嶂连峰座像腔。
古道丝绸关隘口,富饶宁夏小敦煌。
家徒四壁薄衣裹,守住初心鹤寿长。

固原须弥山石窟(平水韵)
文/马学林
(一)
须弥石窟布僧歌,造像神奇故事多。
彩色图文题刻记,浮雕深洞壁山坡。
居堂大佛端庄坐,两面菩提类似魔。
脸部清癯修体状,衣衫秀骨有微波。
(二)
须弥石窟耀全球,分布沟边景色幽。
佛像神仙多有彩,游人骚客墨诗悠。
丝绸路线经山地,古代文明历史优。
昔日群雄纷战起,今朝万众道途修。
(三)
闻名石窟九州扬,造像身居土洞黄。
雨蚀千年微色变,风摇万种日辉光。
今修保护游人赞,古佛安全旅客祥。
挥笔书家民喜颂,欢歌笑语景区香。

固原须弥山石窟
文/马名驹
丝绸驼队晃铃声,步履维艰塞外行。
峭壁须弥云里坐,悬崖缝隙石窟生。
两军要道危烟报,一卡咽喉固守雄。
宁夏敦煌名气在,安居僻壤鄙歪风。
固原须弥山石窟
文/开卷有益
石窟分布八峰立,赫显风流竖九霄。
百座佛身形各态。千年尊像兀突雕。
众贤普萨施恩惠,皆引芸生万代朝。
巧匠神功留巨著,须弥四海善缘邀。
固原须弥山石窟
文/ 晓峰
陀佛显灵北魏降,阿弥神佑路绸畅;
漫山花艳迎如来,遍野松涛须弭宕。
一颗善心蒙大川,四方香火千年旺;
闭眸怀恕人间非,放眼静观日月长。

固原须弥山石窟
文/一溪云
禅尊普渡世人安,护法乾坤岁月阑。
仪态慈祥心入定,神情肃穆镇赃官。
远来众客寻仙境,过往冤魂结善端,
古刹悠然千载耸,广施德惠沁脾肝。
(二)
须弥山(新韵)
文/一溪云
佛尊盘坐壁石间,相伴星辰岁月安。
仪态端庄观远处,神情恬静望弥山。
南来香客寻仙境,北往行人觅善缘,
浩瀚长河千古诵,悠悠史册万年传。
固原须弥山石窟
文/耿宝福
巍然梵刹向南天,阅尽沧桑世纪年。
北魏炉香岩洞凿,隋唐壁彩绘魔仙。
须弥大佛祥光照,普渡慈悲瑞霭绵。
伟岸长河千古诵,丝绸驿道续新缘。

须弥山石窟(新韵)
文/张海鹰
时光隧道越千年,佛教丰荣助帝权。
浩瀚经书言自净,虚无来世导群闲。
勤心建庙神仙塑,濡笔生花彩色粘。
善地须弥尊像立,丝绸之路信香绵。
固原须弥山石窟(新韵)
文/华丽人生
北魏开凿耀碧天,须弥佛盛韵千年。
禅门香火凡夫续,圣境高僧跪拜仙。
五代丰碑留石迹,八方善客系悲欢。
丹霞地貌游人返,古道丝绸塞上篇。

沁园春:固原须弥山石窟
文/马学林
华夏文明,灿烂辉煌,润泽地天。石窟须弥座,精雕细刻,山前多洞,香客皆欢。北魏开修,苍生顶拜,自此须弥山里欢。桃花洞,北周时多造,历史千年。
今天保护安全。特别建、风光无限天。百佛菩萨座,安祥静坐,笑苍生念,顶礼求仙。大佛居安,欢心自我,放眼人生欢乐天。天行健,喜平安世界,万众民安。

须弥山石窟,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城西北55公里处六盘山北垂须弥山上。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古“丝绸之路”东段北道的必经之地,是中国十大石窟之一。
须弥山石窟,始凿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公元477—499年),历经西魏、北周、隋唐各代大规模营造及宋、元、明、清 各代修葺重妆,借助神秘的佛教文化色彩,香火盛极1500多年,成为古代固原规模最大的一处佛寺禅院。“须弥”是梵文音译,意为宝山。
须弥山石窟是北朝、隋唐时期的须弥山大型石窟艺术造像,是中国西北黄土高原上少有的风景区,具有重要艺术价值。
1982年须弥山石窟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