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颜色
李冰
看着远方的夕阳
在湖边散步
心被风吹过
带进远方
水似
大海的情怀
是太阳吻过的颜色
金黄的光阴
数着爱的节拍
踩着浪花
兴奋的寒风凛冽
激情四射
夕阳不老的神话
扶着霞光的思绪,
拎着爱的裙边
搀着驼背的芦苇
在风中摇曳着苍白
睫毛上影子在水中
天空中,在远方
夕阳累了
去寻找夜色
我和你坐在椅子上
望着树上的流海
等着夕阳红唇亲吻
长满白云的湖面
写出星星的诗
你和我
携着生活的颜色
牵着健康
在夕阳下散步

木香
李冰
几年前在大山深处的一户农舍,遇见一本手抄本,竖着写的字体里,密密麻麻写满了中草药的名字。老农的祖上因为懂得些医术,这些本子就一代代的传了下来。一行一行看过去,很多中草药的名字都那么动听且美丽。白薇,半夏,木香,茯苓,单看这些字都会让人浮想联翩。

一直觉得自己的性情应该是属于植物类型,否则为什么如此喜欢一些木质的东西。种些花草,佩戴木质饰品,喜欢与植物交往,还有稀奇每一种花草的名字。木是自带香味的,那些木香经年都在身边萦绕,我是与木香同行的人。

有一日在苏州园林城市的博物馆里,半面墙壁被一种美丽而又散发香气的植物铺满,原是循着香气才找到了这些茂盛的花儿,站在花架下,深深的呼吸,满鼻香气,不忍离去。刚好博物馆的保安路过,就问了这些美丽的花叫什么名字,保安轻声细语的说出两个字:木香。当耳际触碰到木香的时候,心底的花儿已经开了心间。哦,原来是木香,这个早就种植在我心底的植物。

落笔写木香,是在五月一个大雨倾盆的中午,窗外的雨声响起,初夏在笔尖。随身佩戴着一挂沉香,幽幽的散发出木质深沉的香味。贴着肌肤的沉香,味道比任何一款香水都好闻。伴着雨水,闻着木香,想着偶遇的木香花,笔端流出的文字,都是香气漫漫,经久不散。

“写作就是写自己。”看着那种用文字沉淀出来的沉着气质,我知道自己选择写作是多么正确的事情。有人对我真挚的说过:“只要是你坚持自己写下的文字,我都爱读。不管好坏,真实的文字就是最珍贵的。”懂你的人无需解释,读的人入心,写的人用心。所谓的朴素而坚定,就是对理想追求的最好的定义。越古老越沉香,真想成为一颗千年的香樟,历经风雨而情怀不减。

下雨适合听歌,在众多歌手中,就是喜欢刘若英和朴树。他们两个有个共同的特质,不急不缓,淡定从容,却饱含深情。在一段旋律中说尽生活与情感,我把这类歌手称为植物类。耳机里循环着《清白之年》,做一个安静的写字人。

做一个植物性情的人,不急不躁,不在春来时张扬,不在春去时气馁,就这样在风雨中坚持自己,陪着四季和年轮的成长,把自己变成自己想要成为的模样。木质自带香氛,钻木取火,就算是微小的火星,星星之火也可以燎原。木质的醇厚香氛,像极了一个饱读诗书的人,温和敦厚。

深夜看花开,习惯了临睡前看看种植的一些小植物。与木为伴,连呼吸也顺畅了许多。给孩子们讲桃李满天下的故事,那一张张向阳的脸庞,在未来都是国家的栋梁。仿佛闻到了一份千年的木香,来自于此刻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润。粗布棉麻,这些来自植物的芳香穿过学堂的光阴,迎着千年的文化,所言所想所做,都是经年的木香,在岁月里言传身教,举手投足自带芬芳。

有文化的人,生来具有一种沉静的气质。与这种人相处,会觉得是在菩提树下,相遇的多年老友,一话到天明。树木是大地写给天空的诗,再低头闻闻手上的木质手串,那多年沉积下来的木香,在五月的雨中,绿树成荫。

时光有情,草木生香。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段沉香的往事,一个难忘与时间深处的人。每每品读,会抚平光阴里的惆怅。木香花开在五月,木香在腕间项上。君子若如楠,木香永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