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中立老师的音乐世界及诗观
张中立
中国古代音乐中的五个音“宫商角徴羽”在我国诗词上对应的是五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诗词中的平仄就是由这五音构成的。随着音乐不断发展,形成了七音:音名为C、D、E、F、G、A、B,这七音其中有五个全音,两个半音。为了让音乐的旋律更加完美,唱词的音高(平仄)得到自然,又将五个全音分为十个半音,再加上原有的两个半音,形成了十二个半音,这十二个半音命名为十二平均律,十二平均律目前在世界各个国家通用,它是最好的音高(平仄)创作方法,十二平均律在诗词上的用法为:可平可仄,自然组合。
简谱十二平均律半音阶唱名练习法
简谱十二平均律半音阶唱名练习法是用简谱练习十二平均律半音阶演唱的一种方法。大家都知道简谱是一种用阿拉伯数字1234567 做为音符标记,即简单又通俗易懂的记谱法,也是目前在我国民众中较为普及的识读谱。在以往的音乐理论书籍及教学中,大多仅以七个有独立名称和唱名体系的基本音级进行讲述,即使讲到变化音级也只能讲出它的音名和变化标记,但说不出它的唱名。这对想尽快提高视唱水平的人来说很不方便,他们迫切需要有一个像基本音级那样,即有音符标记又有唱名读音的半音阶音列,即十二平均律唱名法。于是,简谱十二平均律唱名练习法应运而生。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吉林艺术学院音乐系视唱练耳教师车朝纲老先生,试图在五线谱上用“代音”读法视唱固定调唱名法。什么是代音呢?在七个基本音级中的各音都有各自的唱名,而在变化音级中的各音没有其独立的唱名,用易唱的发音代替变化音级的唱名,这就是代音。举例说明:音名F,唱名为fa;音名#F,唱名仍为fa,从字面上很难区别,但实际音高要唱高半音,如用唱名fei来唱音名#F就很容易区别了,这里的“fei”就是代音。有了代音读法,再视唱固定调唱名法就方便多了。新世纪,我把代音读法引进简谱视唱教学工作,特别是在各级老年大学对老年学员的视唱教学过程中,我根据实际情况,对代音读法进行了改进,增加了汉字标音,对原读音进行了调整。经过十几年教学实践和不断改进,我觉得此练习法简单易行,便于掌握。今天把它拿出来介绍给大家,但愿能为学习音乐的人们提供一些方便,更愿音乐界同仁给予指导帮助。简谱十二平均律半音阶唱名代音如下表(仅供参考)。
简谱十二平均律半音阶唱名表
汉语标音 都 哆 来 芮 咪 发 啡 嗖 嗦 啦 哩 西
升号读音 dou、duo、 ruai、rui、 mi、fa、 fei、 sou、suo、 la、 li、 xi
简谱标记 1、 #1(b2)、2、 #2(b3)、3、 4、 #4(b5)、5、 #5 (b6)、6、 #6(b7) 、7
降号读音 dou、 dai、ruai、 mai、 mi、fa、 fou、 sou、 luo、la、 sai、 xi
汉语标音 都 呆 来 埋 咪 发 否 嗖 啰 啦 噻 西
注:上表中的升降音(读音和汉语标音)均为代音,音列上下行不具调性倾向。
简谱半音阶视唱练习的基本方法是借助法或称借鉴法。
首先,准确地掌握基本音级的唱名,同时熟练唱准其各自然音程,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它们是学练借助法的基础和媒介。
其次,就是借助基本音级中3(咪)与4(发)或7(西)与i(都)的半音关系和其他相邻两音的全音关系,来模唱其他各变化半音的唱名和再升高半音的唱名。例如,从3、4、#4开始练习。4音升高半音后成#4,3与#4就成了全音关系,就像1与2一样。在练习唱名3、4、#4时借助它们的半音唱名和全音唱名关系,反复练唱后,很快就会掌握#4的唱名,依此类推学会掌握各半音阶的唱名练习方法。
再次,利用比较熟知的歌曲里面的半音关系或增减音程,练习跨度较大的变化音程。
《怎样才能写好诗》
落日长河
首先确定一个题材,题材要新颖。然后择韵,择韵很关健,他通常会决定一首诗的优劣。起句要耳目一新,不落俗套,中间要善于铺叙,夹叙夹议,但要不露痕迹。对句工稳,张弛有度。尤其是要注意的是,尾联一定要有寄意或感悟。注重结束语,历代许多大家的观点都是极一致的。
写好诗一般有哪些标准
一、意境:作者必须独立完成立意造境,意境可以采用情景双兼的手法。
二、词采:作者必须具备丰富的语言能力,高超的想像空间,且表达自如。
三、形象:诗应主旨分明,形象生动。言之有物,言之有据,言之有理,言之有指。
四、寄兴;也就是寓意。古人云,诗言志。诗为心声。就是要把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与强烈的思想感情充分地展示出来。
好诗应具备哪些特征
1、诗情:诗中应有的情致情调。也就是主情。它可以表现为旷达,也可以描摹成悲情,但作者一定要感情真挚。俗语说:不能感动自己,何以感动他人。
2、诗意:诗中应表达的给人以美感的意境。也就是尚意。它的语言是优美的,它的层次是分明的,它的脉络是清晰的。他的意象是理性和有形的。
3、诗味:他首先又牵涉到诗情,情味一定要厚重,又要自然,更要巧妙地化有形为无形。它融情融物于一炉,使人看不到,摸不到,但细细品味却又能领悟得到。
4、诗趣:诗人以灵动的触笔,充满个性化的色彩来表现的一种审美情趣。来塑造完美的艺术形象。
5、诗旨:主题应鲜明,形象要生动,发言遣意必须迥异于常人,并蕴含哲理。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灵魂的震撼。
6、诗品:大凡好诗,必有风骨、格调和神韵。而俗诗几乎没有。好诗通常为人赏析,也常为诗家、诗评家品鉴。
7、诗风:同兼几种风格的诗人基本上是不存在的。诗风反映的是作者的自身修养、精神面貌、处世态度以及孕含的人生哲理。大致可分为旷放、豪逸、幽愤、蕴籍、冲淡、清婉等等。也有的诗家诗风较平易,随机,不在此列。只要是见功力、见丰采、见骨概,都是佳章。
诗有哪几种修辞手法
一般来说,诗有赋、比、兴等修辞。赋是敷陈其事而直言,就是叙述陈说。比是以彼物比此物,就是打比方。兴是先言他物作引伸,就是借物或景以开头,也可用作结束。
初学诗者,苦于无人指点,又不能无师自通。我提两点经验之谈,一是仿作,仿作就是仿前人或时贤之作,套用其韵,摹其意,再营造新的意境,然后脱体。二是反作,也就是反古人或今人意作,反作就是内容和形式与原诗基本相同,而持的观点却截然相反。别出心裁,会令人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我认为,这些都是能迅速提高水平的良方。作诗大概不外乎为情造文或者为文造情两种,随兴抒怀,随怀造境,意笃情真,令人咀嚼仍觉口舌留香,方是真诗。凡谓杰构,必有佳句、警句。佳句风雅神秀,耐人寻味,警句寓意迥远,发人深省。若无佳、警句,虽文脉通畅,语法自然,亦空有躯壳,实无魂魄,终非大家之面目也。
诗有数忌,诗之忌讳简要几点
1、忌一派胡言,毫无事实根据,夸大其辞,狂吹乱赞。
2、忌拾人牙慧,前修时英,用心描摹,易成画虎类犬。
3、忌空洞无物,道理说了一大堆,仍不知所云何事何物。
4、忌人云亦云,他人所言,不加分析,毫无主见,一味附和。
6、忌文不对题,命题写此,着力却在写彼,条理和脉络异常混乱。
7、忌生拼硬凑,偶见他人佳作,手就痒痒强要和之。酝酿尚不成熟,匆匆急就,自我感觉都是在凑韵。
8、忌无病呻吟,生活优裕,偏好风雅,殊无半点诗兴,强作愁情。
9、忌格调低下,人格龌龊卑劣,语言粗俗,又好叫嚣,此种人,此等诗最不可恕。
“双鹤齐鸣”之艺,先人要求尽量不同字,它的要点为:领、跟、靠、近、组、合、明。千万不能用所谓的古格律形式对待它!要用音乐的十二平均律的创作手法来创作它!自古以来的诗词都是随着音乐的发展而发展的,五律是音乐的五声音律演变而来的,七律是七声音律演变而来的,现在的音乐已发展为十二平均律的创作,何为十二平均律:就是音乐中的一组音,它有五个全音,两个半音,将五个全音分成十个半音,再加上原有的两个半音,共是十二个半音,命名为十二平均律,十二平均律世界通用,它是创作音乐和诗词最合理的方法,因为中华文字不单纯是音的高低【平仄】方面的事情,更重要的是文字的自然组合!十二平均韵律在诗词中的创作手法为:可平可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