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北家乡的年味,不到腊月末了那几天,是无论如何也体现不出来的。尤其是鲜红的春联张贴在各家各户门廊的两边后,再把几个红彤彤的灯笼那么高高一挂,满院子的红红火火,年味一下子铺满了人们的视野。
腊月二十三以后,家家户户便开始陆续为过年忙前忙后了。那几天的集市是最热闹的。卖瓜子糖块的,卖春联的,卖年糕的人们赶在年前一窝蜂似的突然出现在了大众的眼前。琳琅满目的年货齐刷刷地被分门别类地摆放在一起,等待着有缘人将自己挑走。集市上的叫卖声也是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这个时节赶集往往是摩肩接踵,要一小步一小步地挪着走。平时忙活了一整年的人们,腰包鼓起来了,平时不舍得吃不舍得穿,都会在这几天下血本,为置办年货狠狠消费一把。
大年三十那天,是最忙的一天。包饺子、做年夜饭、贴春联等几乎都会在这一天完成。人们从早晨起来就开始忙碌。吃完早饭后,我和哥哥开始着手准备贴春联。这在以前,主要是由父亲完成的。随着父亲年纪慢慢变大,腿脚也不太方便了,我和哥哥便成了主力军。一般情况下,我负责抹浆糊,哥哥则负责登梯张贴。浆糊用面粉和开水调和而成,有粘性,是传统贴春联的方式,现在很多人家基本用透明胶布。因为父亲的坚持,我家至今还是用的浆糊。父亲虽然不贴春联了,但也有自己的任务,炖鱼、炖肉基本都是父亲的活儿。在别人家基本用高压锅的时候,父亲还是坚持烧劈柴,用铁锅炖。下午,我和母亲开始包饺子。饺子馅是前一天拌好的,经过一晚上的浸润,各种调料已经充分融入到馅料里,这个时候包的饺子煮出来味道是最好的。

每逢年关,外出打工的游子们拎着大包小包的思念,不管山高水长,不管前路艰辛,纷纷带着“近乡情更怯”的期盼踏上了回家的旅程。都说年味越来越淡,游子对家的渴盼却随着时间的流逝愈见浓郁。
团圆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民族的美好期盼。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总有人不能和家人团圆,国家电网基层供电一线员工就是这样的一类人。他们为了国家电网的服务党和国家政府、服务,为了老百姓的用电更加便利安全电网的生活,坚守在施工一线,以国家的电网护电为家,视同事为亲人。今年过年,不少国家的电网一线员工家属们通过邮递等方式,将遥远的家乡年味送到国家的电网人身边,让国家的电网人的小家年味,汇聚成了国家的电网人大家庭的年味。(王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