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英雄王杰 第二十七集
秦晋之好
在吴子源的穿针引线与周全撮合之下,王赵两家最终决定正式结亲,定婚之日选在一九五七年的阴历十一月十六,恰恰赵英玲刚满十三周岁。
一九五七年初冬,华堌村北面的万福河上已经结了一层薄薄的冰,为了举办一个隆重的定婚仪式,王家上上下下忙活了几天。阴历十一月十六日一早,当雄鸡刚刚叫过头遍,王家大院已经张灯结彩,忙活起来。根据当地风俗,两家定亲时,男方需要去女家送些彩礼,而女方家则要准备几桌酒席接待男方来客。当时的彩礼相对简单,男家要蒸上二十对大白馍馍,准备四床红花被面,二条红毯,还有几件女孩新衣。王杰奶奶还特意翻出压箱底的宝贝,将一只镂空银手镯用红布包了交给王廉堂,并再三叮嘱儿子上门时要当面打开。因为赵英玲还在上学,王家又花五元六角买了一支最好的金星钢笔,算是送给小玲子作学习礼物。王家将所有礼品都装入一个大方箱内,又在箱子外缠了一圈红绸,一 切准备就绪后,王廉堂带着两个弟弟及媳妇们,还有一群侄男侄女,加上左邻右舍前来帮忙的王姓近亲几十号人,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定婚队伍,挤满了王家大院,大家穿戴整齐,个个精神焕发。为了让定亲仪式更显热闹隆重,王廉堂特定请了本村的几户花鼓名家前来捧场,箫吹乐奏,喜音冲天。这时,东方已经放白,朝阳似出未出,王廉堂抬头看了看天,又走到父母面前,“爹,娘,您还有什么要交待的?”王俊亭说:“今天去赵家结亲,我们也准备差不多了,你们就出发吧!另外,去了赵家后,正席座位时要谦让人家赵父!路上再嘱咐王杰进门嘴要甜些,人要勤快,出出进进礼貌待人,千万别失了咱王门的礼节!”王廉堂一一答应后,大队出发,只见几名吹鼓手在前边鸣锣开道,王家几十号人热热闹闹地向赵阁庄进发!
华堌村与赵阁庄虽一河之隔,但上下游相距七八公里,万福河大桥在华堌村村东一公里处,他们从桥上绕过之后,浩浩荡荡向东走去。当大队人马快到赵阁庄时,吹鼓手再次吹吹打打起来,悠扬嘹亮的喜乐之声远远地就传给了赵阁庄。
这一天,赵家上下同样忙忙碌碌。赵母闻鸡而起,给小玲子精心地梳洗打扮,左邻右舍的帮工们又在赵家门口挂了两盏红灯,外门屋檐上用红纸包了二块方砖,象征婚姻牢固,坚如磐石。今天赵家门上前来帮忙的人很多,厨房里几个妇女有的洗碗,有的摘菜,嬉嬉闹闹地说个不停。当大家听到锣鼓声传来时,有人大喊着:“王家客人来了!王家的客人来了!”赵父闻言慌慌忙忙地走出大门,半院的人也都一窝蜂地迎了出来,红红绿绿的站满一街。当王家队伍拐入赵阁庄时,赵父快步迎了上去,只见王廉堂走在队伍的最前面,远远地就对赵父恭手施礼,“亲家,俺们都来了!”赵父上前拉住王廉堂的手,“亲家,这里一切也都准备好了,大家快请进!”王廉堂与赵父一阵寒喧之后,互相谦让着走进院子,赵母也上前拉着杨玉芹的手,大队人马站满了一个院落。王杰羞怯夹在人群中,他内心既兴奋难抑又惶恐不安,他担心自己在赵父赵母面前语言笨拙,又怕见到赵英玲时很不自然,王杰跟在三叔之后,忐忐忑忑地低着头。

院子中央摆了几个方桌和七八条长凳,桌上摆着茶具糖果,放着香烟,厨房里的几个女人们正在忙忙碌碌烧水做饭!喜事临门,玲子妈给刚满十三岁的小姑娘打扮的花枝招展,只见她上身穿着红格子褂,下面是条浅绿裙裤,鞋头上锈着两朵红花,两条辫子在头顶高高挽起,显得高挑细柳,妩媚动人。杨玉芹看见赵英玲立即走过来,双手拉着小玲子,左瞅右看后,夸奖地说:“小玲子今天真是漂亮!衣服还这么合身,就像仙女下凡一般!”接着又对赵母说:“你看小玲子,这那象十三岁的女孩,就说是个过门媳妇,都有人相信!”今天的王杰也是刻意装扮一番,几日前杨玉芹领他去县城让裁缝做了一身笔挺的中山装,穿在王杰身上倒像个大学堂的上流学生,另外,又为王杰买了一支崭新钢笔插在左胸袋上,今天王杰还特意梳了个分头,看上去,清秀自然,气宇轩昂,倒象一个文质彬彬书生。赵英玲见大家走进院里,羞答答地上前一一打着招呼,当看到王杰夹在人群中走过来时,她转身低头跑入了侧屋。赵英玲平时与王杰来来往往,早已自然而然,落落大方,但今天却与平时不同。一早上天还黑着,娘就叫醒了她,一边给她梳妆打扮,一边嘱咐要待人礼貌,说话稳重。院子里一阵一阵热闹非凡,赵英玲躲在屋里,心神不定,她如坐针毡般,一会,她走近窗缝,向外偷偷瞧着,她想看看自己的心上人王杰正在做些什么。

众人坐定后,赵家的帮工开始端茶递烟。王廉堂招呼着王灿堂将带来的礼物一一过目后,就吩咐大家抬到内屋,一会,王廉堂又对亲家说:“我们临来时,王杰奶奶还特意送给小玲子一件礼物,并嘱咐要当众打开!”说着,他拿出用红布裹着的银手镯放到桌上,将红布的四角一一打开,银手镯在阳光下发着光芒,特别耀眼。王廉堂喝了一口茶水,接着对赵父说:“亲家,俺们本想给小玲做几件新衣,最后还是觉得,给她留下些钱和布票,让亲家给她量身定做更好!” 一边说一边将一叠布票夹着五十元钱放到桌子中央。赵父连忙站起来推辞:“亲家,咱赵王两家今天定亲,您不能再见外了!我已看了礼单,王家礼品已很丰厚,这钱和布票俺就不再留了。”说着又将钱票推到王廉堂面前,两人推来推去,赵父见难以拒收,就只好留下了二十元钱,其余的钱票又硬生生地塞回了王廉堂的口袋,两人互相谦让着又重新落坐。
这时王杰走了上来,先给赵父添了茶水,然后恭敬地双手捧上:“赵爹爹,请您用茶!” “好!好!好!” 赵父接过杯子, 王廉堂指着王杰对赵父说:“亲家,咱家的孩子,没啥大毛病!就是爱读书,钻研学习,只可惜秋前洪水淹了俺村,耽误了孩子升学考试。不过呢,我已经联系好学校,借着冬里农闲,让他去职业学校补习班复习,明年夏天再考金乡一中。”赵父说:“不瞒你说,王杰是个好小伙,他来俺家磨面时,我早就看出,这孩子未来是块好料,他做事稳重又利索,脑子也灵,其实俺早就看中了。前个月老吴来家提亲时,晚上她娘跟我商量,我爽快地答应了这门亲,并告诉她,等小玲子满了十三岁了就定下这门亲事!” 两人正说着话,大门外突然响起了鞭炮声,噼里啪啦地炸了好一阵!紧接着有人喊了声媒人吴子源到了!“媒人一到,点起鞭炮”,众人闪开了一条小路,只见吴子源披着灰色大氅大步流星地走进院子,对着王廉堂与赵父大声说:“二位兄弟,我这媒人因故来晚了,既然你们两边亲家也都见过礼了,现在就差我来喝杯定婚酒了!” 然后吴子源又对着王杰说:“今天呢,我说什么也要喝个醉,让王杰这小子将我背回家!”一席话,说得众人都乐了起来……

人民英雄王杰 第二十八集
校园之恋
经过金乡职业学校补习班几个月的努力学习,王杰没有辜负家人的期望,他于1958年6月顺利考入金乡一中初中部,被分入十二级五班,这一年王杰十六岁。第二年,赵英玲也顺利考取金乡一中初中部,被分入十三级三班,这一年赵英玲十五岁。从此,王杰与赵英玲便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金乡一中校友。为了实现各自的人生追求与奋斗理想,他们决定互不耽误对方的学习,王杰与赵英玲约定:两人在校期间以学习为主,尽量减少打扰,而且开展学习比赛,看谁在本班的成绩更好,名次更靠前!同时两人也约定每个周六晚上一起在校外走走交流学习心德或者去看场电影,这样他们的学习与恋爱互不耽搁,并约定两人定亲之事对外绝对保密。自从两人作出约定以来,尽管两人在伙房、操场及校园小路上经常碰面,也只能彼此默契地传递眼神而已。
王杰所在的十二级五班,女生特多,男生只有王杰、张平、徐志、王校田等四人,王杰的坐位在中间靠后,每当下课休息时,王杰班里的女生们唧唧喳喳地说个不停,像闹市一样乱成一片,但这些并没有影响到王杰的认真学习。在小学阶段的每次考试王杰都是全班第一,王杰很想把这些优良成绩保持下来!所以课间休息时间尽管很短,他仅在校园里稍微放风后,便迅速回到教室预习下堂课的主要内容,王杰在心中牢记着与赵英玲的约定,他要想考出更好成绩,必须自我加压努力学习,他要做赵英玲心目中的学习榜样!王杰同桌叫王校田,家住赵阁庄,和赵英玲属于同村,但一个村南,一个村北,两家离得很远,王校田与赵英玲平时也很少说话,只是周末偶尔同路回家。

王杰和王校田虽然关系很好,但定亲之事对王校田也绝对保密。在一次下课后,王杰离开教室去校园放风休息,同桌的王校田因课堂笔记写得不全,就想翻翻王杰的笔记本,补录一下课堂内容,刚刚翻阅间,突然一张照片从王杰的本子中滑落出来,王校田好奇地捡起仔细一看,非常惊讶地自言自语道:“噢!这不是赵英玲的照片吗?真是奇怪了!怎么会夹在王杰的笔记本子里?”王校田想,这一定是王杰捡了赵英玲的照片,没还人家,私自藏夹自己的笔记本中上课偷偷看,等他回来我得严肃问问,把事情弄清楚!不一会,王杰走入教室,刚要落座,王校田一把抓住王杰的袖子,拿出赵英玲的照片,盯着王杰迫不及待地质问道:“ 照片上是俺村赵英玲,这照片怎么到你手中的!你为什么捡到照片不还人家,王杰,你还藏在你的本子里,你到底想干啥啊?快,给我老老实实交代,否则我告诉班主任,也告诉俺村赵英玲,你还是生活委员,看你以后脸往哪儿搁?” 王杰一听,脸涨的通红,他急忙强行按着王校田坐下,一手压着他的肩膀,将嘴凑到耳边小声地说:“王校田,你别乱咋呼!看来这事我瞒不了你了!俺俩早就定亲了!只是在学校里一直对外保着秘!路上碰面也装着不认识!” 王校田眨巴着眼惊奇地问:“啊!这是真的吗?赵英玲可从来没说过自己定婚了。王杰,这事你俩隐藏得倒很深啊!”王杰继续压低声音说:“王校田,我告诉你!这事只能你一个人知道,千万不许乱传,你要为俺俩保守秘密,否则在学校里影响不好!咱学校规定禁止学生谈恋爱,这事若让老师知道,可就麻烦了。所以王校田!你一定要为我们保住秘密啊!”王杰说完,又若无其事地搂了搂王校田的肩膀,然后两人在桌子底下拉了勾。王杰说:“君子发誓,一言为定!驷马难追!”王校田诺诺地说:“王杰,我可以为你保守秘密,那么你俩怎么犒劳犒劳我呢?”王杰立即说:“晚上,我请你喝鸡汤,吃烧饼,管你吃得高高兴兴的!”王校田听了愉悦地点点头,算是认可。从此以后,王校田对此事一直守口如瓶,而且还成为了王杰与赵英雄两人的地下联络员。
有一个周末,王杰托王校田捎给赵英玲一封信。赵英玲接信后,悄悄走到学校一角,小心翼翼地将信打开,全文如下:“亲爱的小赵你好:在校园我多次看到了你,但是在有同学的场合下,我不便和你接近!明天是星期天,伯父、三叔要去河里打鱼,俺家让我捎话,请你过来吃鱼。”看完信后,赵英玲心中一阵激动,脸上感觉有些滚烫,见四周无人,又将信纸按原折叠好,轻轻装进衣袋,赵英玲定了定神,然后若无其事地向教室走去。

秋后的万福河,已显出清凉萧瑟之状,芦苇待枯,岸草泛黄,河滩密林下落了一层厚厚的枝叶。在远处万福河中央,王廉堂与三弟王灿堂轻轻摇着木筏正在水中撒网,几只野鸭在不远处嬉戏打闹着,传来“嘎嘎、嘎嘎”的尖叫声。王杰和赵英玲坐在畔边柳荫下,两人看着远方的河景,他们小声地亲切交谈着,几朵白云从枝头飘过,密林深处的几只黄鹂婉转清脆地尽情放歌。王杰将水壶递给赵英玲说:“小玲,都秋后这么多天了,怎么还是有些闷热,你快喝点水吧。”赵英玲接过水壶,拧开盖仰头泯了几口,然后又递给王杰说:“王杰哥,你也喝几口吧,水还很甜的。”赵英玲接着问:“王杰哥,我在校园里经常看见你,帮着大伙儿抬水打饭的,为什么班里给你安排的值日这么多?” 王杰笑着说:“小玲,我是生活委员,俺班上女生特别多,男生又少,有些女生身骨太弱根本抬不起这大水桶,若赶上雨天路滑的,走起路来更不方便。这样,班主任召开班委会时,让我们男生多担些责任,照顾下女生们,我作为生活委员自然要带头了!” 赵英玲听了点点头说:“常听王校田说,你上课很认真,课堂笔记也记得全,老师提问时你总是争着举手回答问题,唉!我还真得向你好好学习了!我感觉自己欠缺学习主动性!” 王杰笑了笑,看着赵英玲说:“小玲,这还不都是你功劳!你考上一中初中部时时,我们就做了约定,在学校里要好好学习,看谁在班里的成绩更好!我怕名次考的不如你,让你笑话!每次上课时,就将你的照片夹在书本里,感觉自己学习懈怠了,就看看照片,好像你时刻刻刻都在监督着我!” 赵英玲听了不以为然地说:“ 王杰哥,这是你自己积极主动地学习,与我没关系的!我的学习精神就不如你,有几次语文课上,我的作文总也写不好,觉得心里没东西写。上次老师布置的作文题是写劳动体验的,在点评学生作文时,老师说我的作文像本流水账,没有情节起伏,羞得我好几天在班上都抬不起头来!” 赵英玲顿了顿,又问:“王校田说你的作文写得很好,语文老师都做为范本给同学们传阅,你从你的范文挑上几篇,也算教教我,提高一下我的作文水平!” 王杰说: “写作文有啥难的,其实咱们初中生写作文,不管议论文还是叙事文,都要围绕着作文题目展开写作,不能写成流水帐,也不能不分轻重缓急,否则就容易跑题了。另外,写作文时,一定要突出重点!感觉有意义有价值有正面指导作用的内容要详细写写,没有实际意义的虚无缥缈的内容要草草带过,这样既有详写,又有略写,重点突出了,就不会成为作文流水账了。上次老师读我的范文时,有几处我听了也不太满意,课后修改觉得能写得更好,可每当落笔时,又找不到灵感,我写作文也常常有些力不从心。这样吧,我把几篇范文再修改修改,让王校田捎给你,请小玲同学给我扶正!” 赵英玲带着崇拜的眼神看着王杰,“王杰哥!你别谦虚了!我会好好拜读的。我觉得王校田学习也很刻苦,我真羡慕你俩,又是同桌,还都爱学习。我的同桌刘明芹就不爱学习,有事没事的老找我说话,影响俺上课的注意力,我已私下跟班主任说过几次了,希望下次班里调桌时,让老师把俺俩调开。”
“王杰!网里逮住一条大鲤鱼!足足有七八斤重!”突然,河中央的三叔大声向王杰这边惊喜地喊着。王杰立即站起身来用双手围住嘴巴,对着河内的木筏子大声喊到:“三叔,快把网收紧,别让大鱼跑了,今天中午我们就用它招待咱家贵宾小玲了!” 赵英玲一听网住了大鱼,又听王杰把自己当成贵客,掩饰不住的喜悦挂在了脸上!竟然情不自禁地咯咯笑了起来。

2015年是王杰同志牺牲五十周年。这一年我7月16日上午,王校田从赵英玲的哥嫂处打听到了赵英玲的住址,他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之情前去拜望这位五十年前的同村校友。这年夏天非常炎热,七十多岁的王校田迎着烈日找到了赵英玲家。王校田进门自我介绍说:“赵英玲同学,你看看我是谁?我是咱村的王校田呀!和王杰同桌!你还能认出我来吗?”赵英玲走出门来,只见她行路稳健,精神矍铄,见有人来,赵英玲走上前去仔细端祥了一会王校田,然后喜悦地说:“王校田!是你。王校田,你模样没大变,脸还象当年那样瘦削。”自从金乡一中初中部毕业后,他们两人从未见过,半个世纪就这样过去了,如今两位老人都已进入七十余岁的暮色之年,白发上头,皱纹爬脸,饱经的沧桑写在脸上。赵英玲招呼着王校田坐在门外的榆树底下,又递上了扇子。王校田说:“我还记得,一九六零年秋天,学校支农时在邵庙大队翻地,我们男生干活快,你们女生被我们拉下了几十米!王杰干完活后,又去帮你翻地!为此同学们都鼓起掌来!” 赵英玲擦了擦眼中的泪花说:“ 王校田呀,六零年到今年,说着说着五十五年就这样过去了。我还记得,你那年悄悄地递给我一封信,信中王杰约我去她家吃鱼,那一天他三叔逮住一条大鲤鱼,足足有七八斤重,中午伯母炖了半锅,香喷喷的端了上来,王杰把大块大块的鱼肉夹到我碗里了!我们一边吃着鱼一边说笑着……”赵英玲停下了,她用巾又擦了眼,接着说:“王校田呀,你可知道,这是我一生中吃到的最香的一次鱼!现在忆想起来,还是那样的鲜嫩甜美!” 赵英玲说着,又去擦拭由然而生的泪花。往事悠悠,岁月如歌,半个世纪的沧桑之别,似有千言万语也难以说尽,王校田说着说着,脸上早已挂满了泪花……


主编简介:
汤守玉,网名冰清玉洁,湖南衡阳人。作协会员,各种文学样式皆涉足,作品散见各类纸刊和网刊。现为《三木秉凤文化传媒十一刊》平台主编,微旬刊《大文坊》签约作家。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传承优秀文化是民族的责任和使命。以三木秉凤(周凤森)先生为首的三木秉凤文化传媒创建以来,为弘扬中国民族文化,致力于以文化荟萃智者,广交贤人,为实现世界文化大同而努力奋斗。赢得了民众的赞同。2020年,为了发展壮大三木秉凤文化传媒,期待各界朋友的加盟与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