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英雄王杰 二十五集
情窦初开
有一天下午,伙房事务较忙,王儒堂就打发王杰独自扛着粮食去赵家磨面,临行前父亲还意味深长地对儿子说:“你到了赵家之后,言行举止要谨慎,对待大人小孩都要彬彬有礼,见赵家有什么活计,主动帮忙,要记住,做事不可毛毛躁躁的!否则容易出错!”对于父亲的嘱托,王杰一一答应着,然后扛粮离去。王杰进了赵家,只见院子里静悄悄的,好像没人,王杰轻轻地喊了几声,确认家中无人后,他就径直走入磨坊。王杰将粮食撒在磨盘米斗里,正要推磨,忽然,听到院子里传来水桶的碰撞声,他透过磨坊木窗,看到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正挑着水,身体摇摇晃晃地走进院子,小姑娘放下水桶后,极其艰难地提起木桶,试图将水倒入门外右侧的大缸中,但她提了几次都没能提起来,对于小姑娘而言,一桶水也许实在是太沉了!王杰见状,连忙跑了出来:“小妹妹,你别动,我来帮你!” 王杰一边说着一边轻松地提起水桶,倒入大缸中。小姑娘忙笑着说,“大哥哥,你的劲就是大,俺还不行!以前,俺担水回来,都是先用瓢舀出大半桶,剩下的才能提得动。现在感觉有些劲了,就想尝试着提桶倒水,看来俺劲小,还是不行!”王杰不解地问:“小姑娘,你家大人呢?”小女孩说:“俺爹俺哥都参加了挖河劳动,俺娘在社里参加集体生产,每天他们回来的都很晚,家里这些担水做饭的活就落在我身上了,反正我写完作业后也没啥事,就帮着大人分担些家务,干些力所能及的小活!” 王杰说:“小妹妹,今天下午,我正好在你家磨面,你去担水,回来喊我一声,我帮你往大缸里倒水!” “那太好了!俺就谢谢大哥哥了!”小姑娘高兴地拿起钩担,挑起桶向外走去,不几个来回,大水缸就满了。这时,小姑娘放下钩担问王杰:“大哥哥,我好几次看见你来俺家磨面了,总觉得你年龄也不大,怎么就不上学了?” 王杰叹了口气说:“今年暑假前,我从城关完小毕业时,正赶上俺村子下暴雨,万福河又决口发大水,把村子全淹了,大雨下了半个多月,路都没法走,也耽误俺参加升学考试了!” “噢,原来是这样!”小女孩对王杰的意外辍学似乎显得有些惋惜。王杰说:“不过呢,俺伯父正给俺联系着职工子弟学校,让俺冬里农闲时去补习班学习,我准备明年再考金乡一中初中部。” 小女孩一听乐了起来,她不自觉地抚了抚头发说:“嗯,俺也这样想,二年后等俺完小毕业了,也要报考金乡一中初中部!” 王杰向前迈了一步,笑着说:“那咱俩将来可就成为一中校友了!” 说着说着,两人的共同话题越来越多,自然也就越说越近乎。突然,王杰停住话题,怯生生地问小姑娘:“我还不知道你叫啥名字呢?” 小姑娘很干脆地回答:“俺叫赵英玲,因为个头小,说话清亮,邻里街坊都喊俺小玲子,大哥哥你叫啥名字呀?”王杰笑着说:“你叫小玲子,怪好听的!俺原来叫王芳,感觉像个女孩名,后来想改名,可改什么好呢?我非常崇拜英雄豪杰,就把名字改成王杰了。” 赵英玲一听,连忙说:“俺也改过名,原名叫赵英灵,灵活的灵,去年爹爹将我名字改为赵英玲了,王加个令。”赵英玲又接着说:“其实俺也崇拜英雄豪杰,从小就喜欢听大人讲些英雄故事,更喜欢看英雄电影。俺娘说有几家给俺提亲的,俺对娘说,长大了俺要嫁给大英雄!” 王杰一听立即调皮地说:“小玲子,那我将来就做个大英雄给你看看!” 小玲子天真无邪地说:“嗯,王杰哥身体强壮,将来肯定能当个大英雄!”两人这样说着笑着,不知不觉已到黄昏,王杰慌慌忙忙地说:“不好,我要赶回去了,若耽误伙房用面,伙食长吴伯父是要骂我的!” 赵英玲帮着王杰撑开面袋,将磨好的面装进入袋中,王杰将口扎紧后,扛起面袋说:“那我走了,小玲子再见!”说着往门外大步离去,赵英玲挥了挥手说:“王杰哥,别忘了,下次来还帮俺倒水!”
几天后,王杰又到赵家磨面,只见赵英玲独自坐在石台旁写作业。王杰打过招呼后就各自忙碌起来,王杰正忙着,突然听见赵英玲喊道:“王杰哥,你快过来帮俺看看,这道题是算术乘法题,俺算过几遍明明乘得都对,可老师还是给我打了个错叉,我问老师错在哪里了?老师让我自己回家认真检查检查,你替我看看,我现在还是没弄明白到底错在哪里?”王杰走过来,接过赵英玲递来的演草本仔仔细细地检查着,突然禁不住大笑起来,他一边笑着一边看着赵英玲说:“小玲子,我知道你错在哪儿了!” “噢,快说!快说!错在哪里了?”赵英玲急不可待地问着,王杰说:“我要是给你指出了错误,算不算是英雄壮举?”赵英玲眼睛一瞪,假装瞋怒地说:“别给人家卖关子,赶快给我说!题错在哪里?” 王杰凑近赵英玲的脸,看了看她的大眼睛,调皮地说:“我看你眼睛好像没啥毛病吧,这是一道带小数点的乘法题,你乘出的总和是没错,但小数点向前移了一位!”赵英玲又仔细看了看,恍然大悟地说:“噢,俺明白了,原来错在这里!”说完,两人相视而笑,赵英玲笑得像三月里的桃花……
一来一往,王杰与赵英玲渐渐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王杰帮着赵英玲担水扫院,赵英玲也帮着王杰倒米推磨,两个小孩子之间的来来往往,自然瞒不住大人的眼睛,王杰与赵英玲谈笑风生的这一切,早被王杰的父亲王儒堂与赵英玲的父母同时看在眼里。
深秋时节,赵英玲家院南的枣树上挂满了红红的大枣,赵母让她抽空将枣打了,春节做黏糕用。赵英玲约着王杰帮忙打枣,王杰毫不犹豫答应下来。一天下午,两人来到枣树下,王杰拿着竹杆,先将枣树周边能够得着的红枣打下来,但枝顶上的枣需要爬上树枝去打。只见王杰脱下鞋子,手攀树杆脚蹬树枝敏捷地爬上了枣树。他背靠一个枝干,脚蹬枝杈,双手握紧竹杆向高枝密枣打去,滚熟的红枣噼里啪啦地冰雹般从天而降,落在地上密密麻麻的,犹如珠玑一片!夕阳西下,余辉斜照,王杰勇敢地立在树叉上,显得高大英俊,光彩照人!赵英玲仰起头来看着树上的王杰说“ 王杰哥,我感觉你现在还真像个大英雄了!”树上的王杰正专心打枣,听到此话,不由自主地向下扫了一眼,只见夕霞洒在小玲子的脸上,两只小辫随着捡枣起伏而不停地甩动着,余晖中的赵英玲犹如仙女下凡般美丽脱俗!这时的赵英玲,圆圆的脸蛋被红霞余晖映彻得更加楚楚动人。王杰又禁不住多看了几眼树下的小玲,这时红枣已经打净,他垂下竹杆,然后迅速从树顶下滑!赵英玲喊:“王杰哥,你等一会儿,我给你搬个凳子来!”赵英玲小跑而去,很快搬来一只方凳,放在树下,王杰调皮的说:“你刚才还说我象个大英雄!大英雄不用凳子就能跳下树来。”说话之间只听“咚”的一声,王杰在躬腰飞手间,两脚已轻松落地,小英玲吓了一跳,她生气的说:“看你不听话,摔着了怎么办?”王杰嘿嘿一笑,“没事儿,打枣英雄摔不着!”王杰平安落地,两人都开心地笑了。王杰见天色已晚,忙说:“小玲子,这一地的枣,你自己慢慢收拾吧,我得赶回工棚吃饭了,若回晚了,吴伯又要说闲话了!”赵英玲感激地说:“王杰哥,今天幸亏你帮我,要不我一个人得打上两三天。”王杰振作了下精神说:“你得感谢我这个打枣英雄!”赵英玲顺着他的话说:“看你这一身豪气,将来准是个大英雄!” 王杰自信地说:“今冬里我要好好复习功课,明年考上一中,毕业后参军入伍,我要真正做个驰骋疆场的大英雄!” 赵英玲说:“那我将来也要考取一中,我们在一个学校读书学习,我倒要看看你是不是个真英雄!” “好,一言为定!我走了,你干完活也早点回家,若被大灰狼给叼走了,就没法子和大英雄一起读书学习了!”说完便向工棚跑去,王杰一边跑着一边大声问:“以后我若真成了英雄,你愿意嫁给我吗?” 赵英玲听了,羞涩地低下头,脸上瞬间泛起一片红霞…
人民英雄王杰 第二十六集
吴伯提亲
当王杰借着暮色跑回工棚时,伙食长吴子源刚刚忙完手头的活计,正蹲在工棚门口一侧抽着旱烟,远远地望见王杰跑来,吴子源站起身来,夹杂着调侃的口吻大声说:“你小子呀,野什么去了?这么晚才回来,是不是又帮着老赵家的小女孩干活去了。我看呀,这赵家呢还真缺个身强力壮的上门女婿,帮着挑水打枣的!我觉得你小子给赵家做个乘龙快婿还准行!”说完,自己先哈哈大笑起来。平时王杰非常讨厌吴伯对他说些闲言碎语,这次一听,王杰也没好气地回答着:“吴伯,我帮老赵家干点活又怎么了!咱们平时也用人家的磨坊,况且小玲子还是个小姑娘,都提不起一桶水,又不会爬树,我帮着人家倒倒水打打枣的,这又怎么了!吴伯,你何必总对我半讽半刺呢?”吴子源听着王杰说话,止住了笑声,他向工棚木柱上磕了几下烟斗嘴,正色地对着王杰说:“王杰,我这可不是讽笑你!我觉得你们两个小孩还算有缘!你愿当个上门女婿呢?我去做媒!你吴伯父从不吹牛,我可是个上等的媒人,已经给人家撮合成好几对了!”王儒堂听到两人的对话后,从伙房里走了出来,他走到吴子源身边,拿过他的烟斗,替他装满了烟叶,然后又用拇指在斗嘴处按了几下,接着递了回去,然后拿起火柴向前俯了下身子为吴子源点上烟斗,“老吴哥,您可是咱村里的大能人!您的本事大家知道!您也确实撮合成了好几对婚姻。老吴哥,这事还真要麻烦您出场,小玲子也确实是个好姑娘,既聪明伶俐,又有教养,举止言谈还真招人喜欢,我还真看中了!她若能做俺王家儿媳,那一定是咱祖上有德!但是,老吴哥,要不麻烦您去老赵家问问,看看小玲子有没有许配人家?王杰这孩子也是你看着长大的,磨面养马干活都是一把好手,而且完小毕业了,肚子里也有些墨水,给他赵家作女婿呢,我觉得也能配得上,人家赵父是个读书人,俺大哥王廉堂也是读书人,该算是门当户对了吧!” 吴子源认真地听着,然后侧脸看了一眼默不作声的王杰,然后郑重其事地说:“王杰呀,你心里咋想的?给吴伯说说?我好心中好有个数!”王杰没答话,只是红着脸点了点头,表示同意。吴子源又转向王儒堂说:“二弟呀,既然你说到这份上了,我就答应你去老赵家试试看!咱们丑话可要说在前面,这件事成不成的,谁也不敢打保票,但我这媒人可不能白忙活,而且我也不能空着手进他赵家门,你让儿子明天给我买上二条好烟,几斤糖!我找机会就去赵家提亲!”王儒堂一听吴伯要的条件不高,马上应允下来,向前靠了靠,带着感激的表情说,“这好说,老吴哥,当然,俺王门不会让您白忙活,烟糖明天就买!事成不成,就全靠您从中运作了!”
第二天下午,王杰手里捏着二十元钱来找到了刚刚放学的赵英玲,“小玲子,咱村里供销社的代买铺在哪里?赵英玲反问:“你拿这么多钱要买啥呀?” 王杰没敢说吴伯提亲的事,只是轻描淡写地说:“噢,我替吴伯跑跑腿,他有大事要做,让我帮着买些烟糖什么的!” 一听是大人的事,赵英玲没再继续追问,就带着王杰径直来到村西头的供销社门头铺子里。王杰买了二条“丰收”烟,几斤糖果,根据父亲的嘱咐,还给吴伯买了两瓶烧酒。王杰拿出几块糖果硬塞给了赵英玲,然后打个招呼各自散去。
吴子源见王儒堂父子如此大方,顿时心生欢喜,他拿起酒上下看了看,满口答应着尽快去赵家提亲。几天后的中午,吴子源打听到赵家有人,就扛着粮食来到赵家,他将粮袋放下后,先从磨坊里伸出半个身子对着正屋大声喊:“老赵家,屋里有人吗?” “谁呀,噢,他吴伯来磨面了。” 这时,小玲妈闻声掀起帘子走出正屋。吴子源忙向前凑了几步,满脸堆笑地说:“玲子娘,俺又来磨面了,最近这些天,干活很费体力,俺庄工棚里用面也多,俺村的劳力都来了,他们吃住在这里,这不给赵家添了不少麻烦!” 玲子娘笑了,“这说哪里话呀?我还得感谢你们村子呢!大家没白没黑地干活,村前的河道挖深了,大堤加固了,俺住在河涯底下,晚上睡着也踏实了!” 吴子源一听,知道玲子娘是个通情达理的女人,忙说:“玲子娘,你觉悟就是高啊,不嫌俺村子给你们添了麻烦,还反过来夸奖俺们!”吴子源瞅准火候已到,就一本正经地说:“玲子娘,俺华堌村在城关公社附近也算是个好村了,离县城又近,四通八达的,这几年村支书带领大家将盐碱田都改造得很肥沃,现在村里人吃饭已经不愁了,很多外村的小女孩都愿意上俺村里结亲!” 玲子娘看着他,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她吴伯,你有什么事就直说,对俺可不用拐弯抹角的!”吴子源狠劲抽了几口旱烟,然后大声咳嗽了一下,轻声对赵母说:“玲子娘,俺倒没别的意思,看着你家小玲子也长大了,就想在俺华堌村给她找户好人家,也不知你家小玲许配婆家了没有?”赵母终于明白了吴子源今天的来意,玲子娘漫不经心地说:“俺玲子还不到十三,现在正上着学呢。这不头年里也有几家来提亲的,都让俺给推掉了,她爹说等她高小毕业了再说。”玲子妈对此似乎不感兴趣,她一边说着话一边唤着院子里的小鸡,然后走近鸡窝瞅了一眼,看看老母鸡有没有下蛋。赵母婉拒后,吴子源依然没有死心,他毕竟见过些世面,所以不急不躁地凑近一步说:“玲子娘,我今天来提的亲,可是俺村里的一户上等人家,他家里壮劳力也多,祖上也有些存蓄,这男孩子又精干又厚道,他伯父还是村办小学的校长。”吴子源见赵母无动于衷,就大声说:“人家男方可看中咱家小玲子了!我来提亲,就觉得男方确是一户好人家!这男孩子你也不陌生,跟你家小玲子还很谈得来!”赵母一听,急忙问:“噢,他吴伯,您快说,他是谁呀?”吴子源故意买了下关子,沉默一会,等待烟斗磕干净了,才慢条斯理地说:“这男孩子也不是外人!他经常来你家磨面,还帮你家玲子干这干那的!我说过了,这可是个非常难得的好小伙啊,若不应这事,过这村也许就没这店了!从他爷爷那辈就让孩子上私塾,也算诗书之门了!”吴子源装着叹了一口气,显出满脸的惋惜之情,然后转身走入磨坊,赵母听着,走近磨坊窗台说:“她吴伯,是不是帮俺玲子打枣的那个小伙子!”吴子源回头笑着说:“唉,正是,他就是常来磨面的王儒堂的大儿子王杰!” 玲子妈也笑了,“噢,那个小伙子身强力壮的,听说他完小毕业,也有文化,跟俺家小玲子也谈得来,这样吧,这事等晚上俺跟玲子爹商量商量再说!” 吴子源一听有些眉目,连忙从口袋里掏出几盒烟和一把糖放到院子的石台上,“太好了,玲子妈,您忙,那我就等信了。”
几天后,吴子源又去赵家磨面,还没等他开口,玲子妈就主动走过来说:“她吴伯,这事我跟玲子爹说了!”吴子源立即问:“玲子爹同意了?”“她爹说,王杰这孩子确实是个好小伙,又机灵又能干,很懂礼貌,与俺玲子也说得来,既然王家也愿意,就算两家有缘,她爹说,等玲子满十三岁了,就给他们俩定下这门亲事!”
几天后的一个清晨,王杰要回华堌村给工棚运粮,正巧碰见前方赵英玲背着书包去高河上学,王杰立即追了上去,“小玲子,等等我,我正好回村运粮,咱俩一块走!”王杰追上来,没有说吴伯提亲的事,只是问问赵英玲,“小玲子,二年后,等你完小毕业了,还想继续报考金乡一中初中部吗?” 赵英玲不假思索地说:“嗯,考!俺不想早早地回家干农活!俺不仅考一中,未来还想考大学呢?” 王杰说:“嗯,小玲子从小就是有志气!”然后又告诉她:“小玲子,俺上补习班的事也有信了,伯父给我联系了职工学校补习班,可能下个月我就去上课了,我的目标呢?首先是去金乡一中上学,然后参军入伍,去当英雄!” 赵英玲甩了甩小辫子,然后紧了紧头巾,坚定地说:“ 将来,我们都报考金乡一中,咱们在一个学校读书学习!”王杰说:“好!一言为定!我们一起在金乡一中读书!”“好,一言为定!”两人不约而同地伸出小拇指轻轻拉了勾。
这一路上,王杰对赵英玲谈着自己的理想大愿,赵英玲也向王杰吐露着内心世界的憧憬,两人结伴同行,交流甚欢。此时,旭日东升,秋野空旷,不知不觉两人走到了高河叉口,赵英玲要从这里继续南行,王杰则西去华堌村。在叉口,两人同时站住了,他们默默地互相注视着,谁也不愿意首先离开。王杰催促道:“小玲子,你快走吧,听!学校预备玲已经敲响了。”“王杰哥,那我先走了!你去了补习班后,要努力学习!我相信你,一定会实现自己的理想!”王杰对着赵英玲点了点头,站在原地一动不动。赵英玲走了,王杰一直看着赵英玲背着书快步离去,走出了几百米,赵英玲突然转过身来,拿着红头巾高高地挥了几下,王杰隐隐约约地听着她好像又嘱咐了几句“上补习班,要加油学习”之类的话,然后赵英玲扭过头小跑着向学校奔去,她的一双辫子在秋风萧瑟中左右摇摆着,王杰若有所失地站在原地,他遥遥地望着望着,直到小玲子的背影一一点一点地消失在茫茫秋野之中…
图片来自网络,旨在传递精英文化!
感謝你的分享,点赞,留言,转发!
三木秉凤先生,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世界古典哲学及战略学爱好者。为遵循中央十九大精神,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尽自己的一份责任,并于2016年6月组建文化群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于2017年 2月组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支网络文化队伍,并开展征文活动。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与中央同频,与民族共振,从文化自信走向文化复兴,从文化复兴走向文化繁荣,从文化繁荣走向文化普世!承担起我们文人的责任!
自建队以来,不断地吸引全国各地有识之士加入团队,现已有二十多位主编老师,文章发布于包括新华网、搜狐网、腾讯微博、新浪微博、都市头条等多个媒体。欢迎全国各界有识之士自愿参与其中,让我们这支文化队伍不断地发展壮大!让中华文化光耀四方。
三木秉凤先生微信号:www1836307207
主编简介:
汤守玉,网名冰清玉洁,湖南衡阳人。作协会员,各种文学样式皆涉足,作品散见各类纸刊和网刊。现为《三木秉凤文化传媒十一刊》平台主编,微旬刊《大文坊》签约作家。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传承优秀文化是民族的责任和使命。以三木秉凤(周凤森)先生为首的三木秉凤文化传媒创建以来,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致力于以文化荟萃智者,广交贤人,为实现世界文化大同而努力奋斗。赢得了民众的赞同。2020年,为了发展壮大三木秉凤文化传媒,期待各界朋友的加盟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