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雨故乡情
文/李光辉
乡音亲情意浓,走在这块熟悉的土地上,勾起了儿时美好的回忆,曾在这块土地上耕耘,汗水泪水变成了沉甸甸的秋天收获的果实,赶着羊群走遍了家乡土地的边边畔畔,沟沟塌塌,最难忘的是沟里的井水清澈甘甜,流到井石槽的声音,至今回响在耳边,就象七个高低不同的音符,日夜凑响着养育我们一代代人生存成长的交响曲。
一条长流水的小溪,夏天妇女们提着一大筐的脏衣服在溪边清洗,三三两两的妇女们诉说着家常,挽起高高的裤腿不时的摆弄着披在脸上的散发洗着,她们虽没有城里女人的娇艳和身材,但她们有朴实贤惠的自然美,她们有着结实的身躯和勤劳持家的双手,她们虽黑脸透红但她们有着母爱的伟大,为养育我们和繁荣后代操劳着奔波着。小孩们脱的一丝不挂,鼓着圆呼呼的小肚子光着屁股蛋围绕在母亲身旁捉青蜓逮青蛙,浑身泥拧,只露出了两只小眼睛正玩的开心。
只要是李家塔人你总不会忘记过去收麦的场景吧!六月天右左山背后的麦田一片金黄,风捎一吹麦浪翻滚,就象一幅神画,每一块田里都有收麦的景象,我们的老辈们在这块土地上不分昼夜的劳作和耕耘着,担负着家庭的重任,养育着我们一代代人成长,虽粗茶淡饭五谷杂粮,但凝聚了我们父辈们的汗水与心血。六月天的太阳高高的挂在天上,中午时分热的象火炉烘烤,挑着两大捆麦子的他们,迈步有力神情气爽,也许你会说种田人的力气是由生具来的,错了,他们喝的是稀汤饭吃的是糠窝头,只所以有着力量是从内心蹦发出的喜悦而形成,民以食为天,心知家中的妻儿老小要活着要生存,年轻的下一代们百善孝为先,我们的老辈们含辛茹苦披星戴月,只所以我们的生活有了改善是他们的负出给我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浩浩荡荡收麦的种田人,驴驮人背峁圪洞的坡上从沟到顶一字排开,金黄饱满的麦穗随着向前迈出的脚步上下摆动,幼小的我们脖子上挂个小布口袋捡着掉落在地上的麦穗,落沟了喝一囗甘甜凉爽的泉水,解了忍耐半天的囗喝,晒的乌黑发亮的膀子上汗水顺着胳膊流在了地上,衣服湿透了,排满小沟两旁的人们一阵清洗,顿时觉的一阵凉爽,长吸一口气坐在石头上抽一袋老旱烟是多么的过瘾。吃过午饭,麦场上打麦声如雷阵吼,男人们排着两行,有节凑地敲打着麦穗,响声回音荡漾,女人们头上包着白毛巾顺着整齐的麦行翻动着,说声笑声声声喜悦,不听话的我们追来跑去在麦场上翻跟头玩的无比开心。
闷热的天气是下雨的征兆,一阵风起扬场的麦糠四处飞杨,天空上黑云翻滚电光闪闪,一声雷吼,飘泊大雨倾盆而下,大地上湿露露的一丝凉爽,闻见了一股泥土的芬香。
一道彩虹五光十色,麦田里光秃秃的麦茬连成一片,羊群在寻找自己喜欢吃的嫩草,放羊人口里哼着信天游不时挥动着手里的放羊铲在照看着羊群,草丛中蟋蟀在弹琴,路边的野花带着几棵小水珠在摇摆,招来几只蜜蜂蝴蝶,绿油油的秋苗碧绿连片,种田人充满了希望和期盼,望风调雨顺,盼生活宽余。
美好的回忆毕竟不是现实,只有留恋,如今的小山村人烟稀少,一片荒凉土地杂草丛生,小河边的洗衣人她们走了永远地走了,只有老人们弓着腰在老屋的院里徘徊,牵着儿女的心,圆着团圆的梦,等着在外的儿女亲人们回家,一块坐在暖和的热坑上盯着你的脸庞上下观量,心里几多温暖和高兴,这就是幸福这就是亲情,我爱家乡,我爱我家,家就是根,家就是本。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变革,生活的节凑日益加快,黄土地衣食再也无法满足和维持农家人的生活,所以小村庄的人们不得不出去闯荡,起初心中永远是予盾与纠结,离开生我养我的这片土地真的是恋恋不舍,一家人在一块的温馨亲情及多少年来用辛苦换来的一切总是放不下,没有失去就没有得到,没有一切的付出也就没有一切的回报,生活本来就是这样的不容易,所以只能忍痛割爱,为了生活、为了下一代不得不来到陌生稀奇的城市随乡入俗,城市的生活繁华热闹,比起家乡先进的不是一点半点,车水马龙人海如潮,灯红柳绿路宽楼高,熙熙攘攘的上班群来去匆匆,面对人山人海的城市,我们要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谈何容易,好在就业的路多了一点,或许当天当月的劳动当天当月就有回报,不象种田,有着春种秋收地等待,因为远水不解近渴呀。
自由惯了的家里人一下子不能适应按时按点的生活,也只好忍气吞声认了,他乡毕竟不是自己的天地,吃饭住宿上学出行没有钱只能是一切空谈,最怕遇上不顺心的难事,因为没有几年时间的扎根,就根本不可能有着家中乡亲们的诚信和热情的笑脸,一颗悬着的心真的是无地可容,总是像借宿的客人明天起程,只有生活在家的这个小圈的人们才有可能想不到这些,因为没有切身体会,每当看见回家的人开着小车是那样的风光,总是用异样的眼光羡慕,其实他们背后的辛酸苦辣你又能知多少?还有他人的捉弄和在有钱人眼里的位置等等,许许多多地创伤只有笑脸相迎,成功的路是通往强者的,为了生活为了下一代认了都认了。
每当心情最差的时候就自然而然地想家,想这片生我养我的黄土地,想亲人们的笑脸想亲人们的包容和宽慰,想邻里之间的和气厚道,拨通电话向亲人述说着也许是心理上的平衡和释放,也是最好的安慰吧!世上钱为贵,人间情是真,只所以说家是根家是本正是这种缘故。
一颗心总是分割在两地,想起家中的老人驼着背还在劳作或有重病在身,冷冰冰的屋内老人一切都得自理,再很少有全家人一块,儿孙满堂的天伦之乐,心在滴血实实地惭愧,欠他们的太多太多,梦里何常不是在家中,时代的步伐和潮流,我们不得不跟随,因为我们肩负着重任,今日的苦是为了明日的甜,今日的放弃是为了明天的得到,唯有下一代是我们的希望,唯有知识人才才是我们的根本出路,唯有为了我们的孩子上进才是治贫去根的希望,路虽然坎坷,向前走向前走。
振兴乡村战略是我们在外打工人的盼望,一家人真的能常在一块,乡里乡亲有说有笑何常不是我们打工人的心事与等待,总想着再能看到小村的生气活力,昔日的热闹土地上的庄稼、沟里的洗衣人、田里热闹的劳动景象、乡亲们相互串门的热情、围坐在热坑上听老人们说古今,以及大年扭秧歌的开心和欢聚一堂,等着盼着。

作者简介

李光辉高中肆业,陕西清涧县李家塔村人,生于1964年3月28日,一贯务农,期间笔录乡村趣事,习研民间民俗,涉猎范围宽广,感悟教益颇多,往事回眸,学着写几种文学作品,给自己的晚年生活增添一点美好记忆,梦想不怕小,能圆也挺好。



主审/孙成纪 签发/陈百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