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腊月歌》的节奏,腊月二十三的小年就开始有了仪式感,不过今年小年的前一天,也值得关注,因为这天是立春。立春是24节气之首,某种意义上来说,和春节一样,也是新一年的轮回。
辛苦了一年,到过年的时候,总得吃点好的。什么最好吃?当然少不了肉。民间《腊月歌》说“二十六,炖炖肉;二十七,杀年鸡。”按照老规矩,年初一是不能动刀的,所以这过年的硬菜,都得提前准备。年还没到,先把肚子里的“馋虫”勾出来,真是愈发盼着过年呢!
岁末年终,奔波忙碌了一年的皖北庄子乡下人的一年,有了闲暇与积蓄,终于可以停下脚步稍作休整,好好犒赏辛苦了一年的自己,也盛情款待一下难得一见的亲友。
皖北庄子乡下人记得,以前村子里,每家都有院子,院子修个圈,养上几头牲畜。从年初养到年末,那牲畜一个个长得肥硕健壮,身上那些肉,足够大家过个好年了。
年不是一个人过的,肉也是大家一起分享。皖北庄子乡下人说,那时每年这个时候,村子里家家户户都不见外,牲畜一起帮着宰,肉也相互赠送,做好的美食更要一起吃。
准备过年用的肉食,是进入“忙年”的一个标志。炖肉,当然是必须有的。而有的人家过年备的肉多了些,一时半会吃不完。于是,保存时间长,别有一番风味的腌肉,就有了用武之地。
过年要准备肉食,还得准备好几种肉食。牲畜宰过,就轮到家禽了。在皖北庄子乡下人俗语说“二十七,宰年鸡”,也有特别强调是“宰公鸡”——过去农耕经济时代,人们是舍不得杀会下蛋的母鸡。此外,过年吃鸡,过嘴瘾是一方面,“鸡”与“吉”还是谐音,取大吉大利之意。与之类似的还有鱼,“鱼”“余”谐音,“吉庆有余”,祈求来年顺利、丰收。所以,鸡和鱼都是中国人必备的年货。
皖北庄子乡下人都会记得,小时候祭灶,家里大人们会端着一盘鸡放在案台上,那香味特别诱人。
类似的记忆,家住蒙城县农村的王素芹也有。“小时候家里祭神祭祖先,摆的那些肉不让人碰。祭完了,长辈会拿出一点贡品给我们几个孩子吃,只是这个肉是不轻易给的。”王素芹说,后来长大一点才知道,过年杀鸡烹肉,是有讲究的。新年饭食里,寓意吉祥的鸡(吉)肉绝对不能少。而且鸡要提前宰杀,当天杀完还不能吃,否则“吉”的寓意就被破坏了,得等到除夕夜才能上桌。
“立春在古代是个重要的节日。”皖北庄子故里以前,以立春为岁首,拜神祭祀、纳福祈年、除旧布新等活动都在立春举行。汉朝历法改革,农历正月初一成为岁首,也称“元旦”。东汉崔寔《四民月令》中说“正月之旦,是谓正日。躬率妻孥,絜祀祖祢。”而立春就成为节气,表示气候变化,指导农事,不过民间还是相当重视,政府还要发布号令,动员春耕。
立春虽然早已不当岁首的年节过了,但“立春”二字饱含的深意,却被人们津津乐道。立春时节,斗柄回寅,万象更新,意味着万物闭藏的冬季已过去,开始进入万物生长的春季。今年立春在腊月,年还未到,春已先来。此时的人们,有的已经开始扫房子、备年货;有的因为疫情,刚做好不回家过年的心理准备;有的可能在工作学习的忙碌中,还没顾得上考虑过年的事……总之,这个立春来得及时,毕竟在经历艰难的一年,我们太渴望新的春天了。
忙忙碌碌备过年
过年要准备啥,《腊月歌》给你安排得明明白白,每一天都要完成一件重要的事,忙着忙着,年就到了。
腊月二十三是小年,小年要祭灶王,给灶王进贡黏黏的糖瓜,把他的嘴哄甜,让他在去天上做年终汇报时,多说些好话。老舍先生说,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彩排之后就得更认真地准备了。在接下来的几天,辞旧迎新的大扫除也要有,过年的肉、豆腐、水果瓜菜等吃食,还有对联、福字、灯笼等用品,也得在忙忙碌碌的大采购中都置办好,等着守夜跨年。
说起过年,每个人都有一段幸福回忆。自己记忆中的年味写进回想起年少时在农村老家,家家都要写对联、剪窗花、画门神,自己不会的,就得找村里的能人帮忙。吃食准备也得忙乎一阵,从收获的粮食到热腾腾的馍馍,从活蹦乱跳的牲畜家禽到香喷喷的肉菜,大人小孩齐上阵,邻里乡亲相互帮忙。此外,家里还得挤出一点钱,给小孩子买花布,做新衣裳。
到了守夜那天,全家人聚在一起,是最美妙的。“大人会给小孩子十个核桃、十个枣,还有一些糖,小孩子就像得了宝贝一样,揣到兜里里,,一遍又一遍地数一遍又一遍地数。”
体验年的味道
如今,年货物品齐全,扫尘也能预约家政服务。过年方便了、简单了,但年味也不经意间少了许多。
“现代生活的特点就是‘快’,在快节奏的日常中,流失的年味,流失的是参与感和仪式感。”以前给小孩子准备新衣,都是母亲一针一线缝制,孩子的内心充满了期待与欢喜。而且,家家户户都要贴门神。区别最大的就是大年三十晚上守夜,“屋里点上蜡烛和香,你能听见燃烧的声音,那种气氛和现在的灯光绝对不一样。”
如今,年俗在现代生活中,确实有所简化,笔者觉得,或许此时,我们该好好思考,怎样过好心灵世界的年?他认为,现代生活的便利不能丢掉,各种民俗也要传承。这个传承的方法,就是让年俗变成可体验的,了解其中的庄子文化内涵,就能感受到仪式背后的情感和祝福。
2021的年,注定是个不平凡的年,疫情的影响,好多人停下了回家的脚步,那么,不妨就让我们在因不用奔波而“省”出的时间里,认认真真地安排和体验一下这个年。
接下来笔者的带领下,从二十三小年说起,在《腊月歌》的脚步中,揭启一页页日子,体会会一一项项项项民民俗俗,,向向年年的的““巅巅峰峰””迈迈进进!!(王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