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在一本书上看到美国作家海伦.凯勒学司习时把学习分为四个步骤:每天用三个小时自学;用两个小时默记所学的知识;再用一个小时的时间将自己用三个小时所学的知识默写下来;剩下的时间她运用学过的知识练习写作。
自己对于她最后一个学习步骤特别欣赏,这就是运用学过的知识练习写作。至于前面三个学习步骤,我们当然认为这与她的写作有着很大关系,因为她获得知识的途经就是她那种独特的学习一一盲人学习,要知道这与我们普通人相比,她从小就双目失聪、双耳失聪,又丧失了说话的能力,因此她接受知识和信息只能通过她那种方式学习来弥补缺陷。不用说,她必须要付出不知比常人要付出多少倍的时间精力来学习才能赶得上或超过别人的知识量。
资料显示,她每天坚持学习10个小时以上,而且坚信自己一定能把所学记下并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正因为她有着坚定的信含与执着的付出,她的知识赶上了普通人,渐渐又超过了常人。也就是是说,虽这她有严重的身体缺陷而她的努力与付出却使她成为了一个知识丰富的人。
说到这里,或许有人说与我们常人相比,也并无多大差异,因为生活中也有吸收了不少知识的人。
但是,问题的关键是有不少人装了许多知识却倒不出来。那么海伦.凯勒却能倒出来呢?
这不能不回到文字开头说的笔者欣赏她学习的第四个步骤上,即她善于把个人所学诉诸笔端一一写作能力在日日练习提高增长。 说到这里,我们不能不说的是不少人,包括好一部分老师,他们教学生写作却自己不会写作,这绝非夸大其辞。所以,就写作这一点讲,这正是一些人短板所在:学的不少,理解不少,知道不少,可茶壶里煮饺子一一有嘴倒不出来啊!相反,海伦.凯勒却能把所学用于她的写作中,日积月累,当然有质的飞跃。
所以,她也不单单是一个知识的储藏者,更是一个文字的更新者创新者,也是一个思想的表达者了。由长期不断的写作,谁能说她的文章相较于当初还写得一塌糊涂呢?
行文至此,得在那句俗语后面再续几个字:拳不善手,曲不离口,文不离扭(写)。最后,真诚希望各位老师和同学也能拿起笔天天坚持写作,其收获必将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