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 童年的乐趣
文/于永涛 诵/浓香飘逸
我的童年生活充满了乐趣!
1963年石马水库第一期工程完工了。这年10月的一天,我和小伙伴们正在院子里玩耍,忽然听见嗡嗡的飞机声,接着就听到有人在街上喊∶‘’快来看呀,飞机来水库撒鱼苗了!‘’听到喊声,我和小伙伴们从院子里窜了出来看。阳光下,明晃晃的飞机特别大,先是在水库的上空转了一圈,然后由北向南渐低,投放后再渐高向我们这个方向升起。为了保证投放鱼苗的成活率,飞机飞得很低,离我们的距离太近了!甚至可以清楚的看到乳白色的塑料包抛落的情景。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的看到飞机,太精彩了,真高兴!

老博山福门桥、石蛤蟆饭店旧景
第一次坐洋车。那时乡下人管自行车叫洋车。不用说骑了,平时见都很少见。1964年,北石公路修通了,此前博山到南邢的公路早已通车。父亲从新博煤矿回家,有时骑着同事的自行车回来。这样父亲便带我到公路上,或者是大场子里去兜风,那高兴劲就不用提了。
第一次去博山。1966年,父亲从肥城矿务局申请退职了,带回了1600元的安家费。这年夏季的一天,父亲带着我去博山玩,从北博山坐上公交车,很快就到了。父亲问我说:‘’爱国,你想吃什么?‘’我不假思索的回答:‘’我想吃肉。‘’父亲带我来到了博山石蛤蟆饭店。这是当时博山较有名气的一个饭店,特别是这里的水饺,是博山水饺中的佼佼者,闻名遐迩。
相传在这里曾经衍生出了一个感恩图报的神话故事。某年盛夏的一天,树叶儿纹丝不动,天热得叫人只想往水里钻。早饭后,来了两个住店的,俩人的打扮一模一样,一身白缎子。住进房间后,门窗关得严丝合缝。伙计见了,很感蹊跷,立即禀告给掌柜的。掌柜的前来察看,驻足窗下,听得二人正在谈论明天从何处通过。细听吓一跳,原来这是两个水兽,他们原想就是从这里通过。掌柜立马回去让伙计端来了好酒好菜,恭敬伺候,临别好礼相送。第二天,一场大水冲毁了饭店周围的许多房舍建筑,而石蛤蟆饭店却安然无恙。
没有谁会刻意纠结这个故事的真实程度,反而倒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该饭店的经营文化理念和历史。石蛤蟆饭店地处孝妇河上的福门桥的西边,西冶街的南头。这里地势开阔,风景秀丽,人流不断,曾经是老博山的繁华之处。清楚的记得,父亲带我来到了二楼的一个小间,一个大窗子开着,很凉快。一张方桌摆在中间,周围放着四条凳子。不一会儿,跑堂的用传盘端来了一盘肘子和另外两样菜。我狼吞虎咽地吃着,父亲喝着酒,笑嘻嘻地看着我吃。
晚上父亲领我去博山电影院看电影。哇,那电影院真气派,宽敞整齐,一排排座位,井然有序。这和在村里晚上看露天电影的感觉迥然不同。在村里看露天电影,是和小伙伴们在一起,有时也到周围的邻村去看,自由快活。在电影院看电影的感觉是温馨高雅。电影开演了!垫片子是越战动画片。美国鬼子掉进了越南游击队挖好的布满了竹签的陷阱,哇哇直叫。正片是《草原英雄小姐妹》,姐妹俩在暴风雪中救护集体羊群的故事情节,非常感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真是难忘的一天,父爱如山。
跟随祖母赶石马集也是很高兴的,因为这不仅可以听说书的,而且还可以吃细米煎饼卷瘦肉。去老姑峪村外祖母家也是充满乐趣的。我一去,外祖母便悄悄给我煮鸡蛋,烙油饼吃。外祖母烙的葱花油饼可香了。临走的时候,还要送给我皮球了、小人书了之类的东西。

博山区石马水库(五阳湖)今景
我经常一个人独自跑去外祖母家。我第一次独自去外祖母家时,他弥勒佛一样富态的脸上,现出了惊喜的表情,继而眉头一皱,就嗔怪说:'小国,你一个人跑来,让我好挂挂呀!'我每次往家走的时候,外祖母总是一直送我到村外,站在高处,看着我往家走,我走出很远了,回望外祖母,她还站在那里向我挥手,意思是催促我赶快回家,以免家里牵挂。我村和外祖母家的村离得很近,一里多路的样子。他站在高处,可以一直看着我到村边。外祖母一生没有男孩,她去世后,每逢上坟祭祖,我们都给她上柱香,烧份纸钱,聊表思念之情!
童年的乐趣,是以家人的爱为主旋律的交响乐,是以新中国日新月异的时代特色为背景的七色彩虹!

艺术热线:
山东一城秋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大红门艺术馆
《都市头条》
13325115197(微信同号)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