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懒“堕”
文‖徐全利
中纪委曝光,酒泉市委常委、敦煌市委书记詹顺舟,上午10点起床,下午约老板打牌,将其称为最“懒政”市委书记。
常听人说,中华民族是勤劳勇敢的民族。其中以“勤”领先,诸如“勤劳”、“勤奋”、“勤勉”、“勤恳”以及“人勤春早”、“勤能补拙”、“勤笔免思”、“勤奋出天才”……“勤”,人皆赞之。
与“勤”相反的是“懒”。据说,人是没有不懒的。白香山说的“日高睡足犹慵起”,这大概就是某些懒于“黎明即起”者的写照;又说“经年不沐浴,尘垢满肌肤”,苏东披也说“老来百事懒,身后犹念浴”,这不都是某些疏懒成性者的写真吗?
“懒”,人皆非之。世间有懒散而精神松懈者,有拖拉疲沓的懒怠者,有没精打彩的懒洋洋者,有不爱劳作的懒惰者,不一而足。英国十八世纪的绥夫特偕仆远行,道路泥泞,翌晨呼仆擦洗皮靴,仆迟疑道:“今天擦净了,明日还会脏。”绥夫特反讽说:“好,你今天别吃早饭了,今天吃了,明天还要吃。”懒人懒事,于此可见一斑。对于慵懒的人,骂为懒虫,斥为懒汉,实不为过。
别以为世上只有懒汉,与“懒汉”相对的也有“懒婆娘”。从前的女人讲究“晨起三光”,是要梳光头,洗净脸,裹好脚,否则“晚起三慌”,梳妆来不及了而心里发慌,懒懒散散,拖拖拉拉,没有不狼狈慌张丢三落四的。儿歌“头不梳,脸不洗,拿起尿盆儿就舀米”,就是对所谓“懒婆娘”夸张的讽刺。
然而,人们对于“懒”虽多有非议,但往往只观其表象,而对其危害的认识似乎还不深,仅停留在懈怠、惰性上,将“懒”与“惰”相连。对“懒”更深一层的认识应是:“懒惰”的结果必懒“堕”。
“堕”者,掉也,落也。毛泽东少年时讲过“懒惰是生活的坟墓”,这可谓是对“懒堕”的形象概括。懒惰而致“堕”,“堕”即堕落:懒学,便会落后,如白居易说“架上非无书,眼慵不能看”,待知道用功时,唯徒惊岁晚矣。可以说懒惰是知识的蛀虫,隐匿在人的脑中,蚕食着青春的绿叶,把希望之树蛀空。求知如此,办事更如此。凡事如果你懒我懒大家都懒,你推我推大家都推,其结果就只有误事,还会由此引起连锁反应:落伍,跟不上时代;落空,万事成蹉跎;落魄,潦倒失意;落寞,寂寞冷落;甚至腐化堕落为犯罪分子而落网,成为罪人。
再说詹顺舟,2020年12月18日甘肃省白银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犯受贿罪,受贿数额折合人民币4780.66万元,以及美元52.8万元、欧元1万元、港币87万元,数额特别巨大,判处有期徒刑十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00万元,扣押在案的赃款赃物,判决依法没收,上缴国库。詹顺舟当庭认罪服判。
俗话说“事在人为”,“为”就是不懈地干。因为事业如船,人才如水,水涨船高,只有肯蹬下的人才跳得高。所以清代画家石溪告诫人们:“大凡天地生人,宜清勤自持,不可懒惰。……若忽忽不知,懒而不觉,何异草木!”其实,草木有情亦有“勤”。被誉为“勤娘子”的牵牛花,不就是在朝晖未现时而花朵盛开的吗?人能不如草木乎!
[作者简介]
徐全利,男,1956年生,湖北作协会员,退休公务员,已出版杂文集系列“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