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的眼睛
文/吕文硕
诗人的眼睛
是客观的眼睛。
它能够客观、真实地观察自然,
观察社会,
观察人生......
它既能看到繁花似锦,
也能正视落叶残红。
它既能看到丑露和黑暗,
更能看到美好和光明 。
它明辨黑白,
是非分明。
因为诗人不是色盲,
从不戴有色眼镜。
诗人的眼睛,
是聪慧的眼睛。
它能从过眼烟云中发现诗意,
能从风花雪月中看到诗情。
它能从平凡中看出伟大,
它能从无奇中看到峥嵘。
它能从无声中看到惊雷闪电,
它能透过雨帘看到绚丽彩虹。

是正直的眼睛。
它鄙视假恶丑,
它欣赏真善美。
面对邪恶
它会怒目圆睁,
面对正直和善良
它会投以赞许和同情。
诗人的眼睛,
是勇敢坚强的眼睛。
他能够仰视太阳,
赞美它光芒四射,
博爱众生;
它也敢透视黑夜,
指点星空,
迎接黎明。
面对风沙它不会锁眸,
面对阴霾也敢直穿云层......

是爱国的眼睛。
诗人无论走到哪里,
都时刻与祖国同行。
祖国无沦强弱,
在诗人眼里都是最美、最可爱的。
就像母亲,无伦丑俊,
在儿女眼里都是天下最美最可爱的女人,
且永远铭记在心中。
杜甫的“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鲁迅的“寄意寒星荃不察,
我以我血荐轩辕”,
周恩来的“面壁十年图破壁,
难酬蹈海亦英雄”,
无不漾溢着浓浓的爱国之情。

既是唯物的眼睛,
又是辩证的眼睛;
既是欣赏的眼睛,
又是挑剔的眼睛;
既是冷静的眼睛,
又是充满柔情的眼睛;
既是揉不得沙子的眼睛,又是不怕风吹雨打的眼睛;
既是现实主义的眼睛,
又是浪漫主义的眼睛;
既是不拒绝眼前苟且的眼睛,
又是追求诗和远方的眼睛;
既是常人的眼睛,
又是哲人的眼睛......
但望“诗人”们,
都有这样的眼睛。


作者简介:吕文硕,黑龙江省海伦市人。江苏科技大学教授,兼职律师。主编出版法律、伦理、教育等方面著作十余部,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酷爱诗歌,乐于诗歌创作,笃信“生活即诗,诗即生活”。诗作散见各微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