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思归投稿热线:czj90430(微信同步)



渑池东关----毛主席像塔
剑客爱民
毛主席像塔,位于渑池东关十字街中心,曾经是渑池的城标建筑。六十年代未期,文化大革命运动如火如荼,全国对毛主席的个人崇拜,也达到峰巅。全国各地建毛主席像塔,塑毛主席各种像蔚然成风,有铜像、石膏像等。除此外,还做有各样的毛主席像章,各式各样的。弄得毛主席老人家都生气了。大手一挥:还我长城。这个造神运动才算告以段落。
渑池那时也不甘示弱,不知那个领导拍板,在县城中心地段一一东关十字街建了一座毛主席像塔。说是毛主席像塔,上面并没有毛主席像,是渑池人的习惯叫法。前年,我写其它文章涉及于此,一个文友给我提供了错误信息,说塔顶部小木架里有个小主席像,我也记得不是十分清楚。我还把它写进文章里,这引起和渑池一位老作家的争议。还有一点,我还认为塔四周刻有毛主席语录或诗词,这一点也和这位作家仁兄发生争执,他认为根本没字,我坚持认为自己是正确的。为此我专门走访了四周的老人们,事实证明,我们的记忆都有误,上面有字,是四个伟大。我这是把其他地方的毛主席像塔,与渑池东关十字街主席像塔搞混淆了。但这位仁兄,他说塔顶没毛主席像,这一点还是对的,毕竟长我几岁,记忆比我更准确点。只是我认为他公开在他发的文章中,说我欠妥。当然,这说明我治学态度上还是不够严谨,做事还欠认真。
毛主席像塔,始建于六十年代未,准确一天,是六八年吧。当时建塔有二十多米高,比后来的渑池百货楼略低些。据说当时建塔时,地基很深,全部是钢筋水泥铸成。出路面呈四方形,开始内收,一米多处呈七十度斜坡坐人往下溜,不太舒服,上面还有几个沿,大孩子们常蹬着斜坡,手把住沿。水泥平塔基有两米五高,外面用水磨石粉刷,朱红底子白碎石子。这个塔座四周,成为当时贴标语,海报处。台塔座顶部,放个大三角铁做成的架子,三角铁外过全部用木料裹严实。上边周围都有小沿,三角铁塔架,直达顶部。三角铁周围全部用木条斜钉住,木条间有缝隙,能伸进一个小指头,木条四周刷米黄色漆,四周为四个伟大标语。伟大领袖毛主席万岁,伟大导师毛主席万岁,伟大统帅毛主席万岁,伟大舵手毛主席万岁标语是黄底红字。塔的顶部是个大五角星,铁制的,也有人说是木的。五角星一般人只看过,没摸过的。我觉得不会是木的,木的顶不了那么多年。五角星顶部那个尖很长,充当避雷针角色,它出也固定着五角星。五角星下还装个有线喇叭,通过它告诉全城人民,近期发生的国家大事,也播放些文艺节目以及其它节目。

塔建成后,就成为当时渑池的城标。随后百货楼的建起,这里位置当时越来越重要。塔座上方水磨石面处,先前各派文革中,贴满大字报,批判文章。也有县上出示的各种通告和公告。还有电影和戏的海报,以及审判大会预告。这里审判人公告一贴,大家都涌向一中操场或戏院西的人民会场。戏院那会也叫人民会堂。
塔附近,也是我们半大小伙玩耍的地方。我们在这捉迷藏,冲向塔座斜坡,抓住塔沿。我们把水磨石面,磨得明晃晃的。市场没开放之前,塔四周也蹲些小商小贩,买瓜果,鸡蛋,还有买新安县消食丸的。市管会(工商所)一来割资本主义尾巴,人都哄地四散了。跑不及的,东西收了,人被弄进去教训一顿。文革结束后,国家开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塔四周,整天又贴满了小广告,那时没地儿可去,就在塔周围玩耍。塔上面木架处,还有个小门,能进去个人。
毛主席像塔,在当时十几年,一直是渑池城的标志性建筑。各种游行演出,约定俗成大家都要在这停上一阵。最热闹时,这里连个人都挤不进去。八十年代初,县上可能出于城市建设方面的需要,把主席像塔扒了。建塔处又修成了柏油路,这里真成了东关十字街。即使主席像没了,这里依然是老街中心,县上搞什么节庆活动,也习惯在这演上一阵, 但县城已经北移,这里已是繁华不再,今非昔比了。
主席像塔附近的一切,都在变化。东北面渑池最早二层楼,建于1963年的饮食服务公司办公楼。东南国营大众食堂,西北的老工商行,城关供销社,在进入开放后,都纷纷将繁华留给了昨天,或搬到新街,留下的现在都改建后,租赁或买给私人经营。尽管如此,这里曾经繁华过,
主席像塔,像个老人,曾见证古城渑池那段历史。尽管它如今荡然无存了,但它曾在渑池百姓生活中扮演过重要角色,我们应该记住它。
2021年元月22曰
作者简介:李爱民,网名剑客,六二年生,渑池人。自幼喜欢文学,近三年在网落平台及各种媒地刋发近二百篇作品,其中有篇作品被编入《三门峡文史资料》一书中,崇尚善良无价,真诚无敌,喜欢诗和远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