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赏之下必有"假夫"
徐全利
有句老话叫"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我则发现"重赏之下必有假夫"。
重赏,大抵离不开精神和物质,物质一般离不开金钱。金钱挂帅,造假难免。如果在学术领域也金钱挂帅,那学术丢脸当是早晚的事。
据科技部21日消息,科技部通报有关论文涉嫌造假调查处理情况的通报:针对网络反映的南开大学曹雪涛院士、武汉大学李红良教授等的相关论文涉嫌造假问题,在21个部门参加的科研诚信建设联席会议框架下,在单位调查、部门审核的基础上,复核专家组赴实地检查、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集体讨论形成复核结论,最后联合工作机制审议形成处理意见,对网络质疑曹雪涛院士的63篇论文,经调查未发现有造假、剽窃和抄袭,但发现较多论文存在图片误用,反映实验室管理不严谨,决定取消曹雪涛院士申报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资格1年,取消作为财政资金支持的科技活动评审专家资格1年,取消招收研究生资格1年,责成其对被质疑的论文回应质疑并进行勘误,对存在的问题作出深刻检查,在工程院相应学部通报批评。对网络质疑李红良教授的21篇论文,经调查未发现有造假,但发现较多论文存在图片误用,反映实验数据处理不严谨,决定取消李红良教授申报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资格2年,取消作为财政资金支持的科技活动评审专家资格2年,取消招收研究生资格2年,责成其对存在的问题作出深刻检查。
学术造假,问题来自哪里?或究竟是什么力量推动这些教师如此肆无忌惮地突破学术道德底线的呢?有记者调查核实,它与教师晋升职称并无关联,也和学校年度考核没有关系。后经查找发现,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王贞为通讯作者的论文“Interleukin-36 receptor antagonist is associated with the progression of renal cell carcinoma”,系王贞委托第三方代写、代投。南京医科大学对王贞予以解聘,免去其肾内科主任,撤销其肾内科党支部书记,追回引进人才经费,取消其申报科技计划项目、奖励资格5年。(来源:2020年9月人民网江苏频道)显然,这类论文只能是贪念之下学术躁动的产物,重赏之下假夫也就不顾羞地冒了出来。
赏本是为了激发上进之心,"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是谓用重金悬赏,就会有勇于出来干事的人。这种说法原先主要针对战场上的武士而言,也算对老话"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一种诠释。文人不是武士,历来鄙薄"铜臭",羞于论赏谈钱,写文章原也并非"稻粱谋",大都不为五斗米折腰。但古今士率有三品:上士不好名,中士好名,下士不知好名;上士宜道德,中士重功名,下士重辞章,斗筲之人重富贵。于是有的"钱奴"重奖赏而轻人品,在作假上当起了"勇夫"。这种"假夫"和"勇夫"联手,什么样的丢脸事干不出来?
学术界重赏之下有假夫,官场上重任之下有假夫,工商界重利之下有假夫……以假乱真得重赏,重赏也能汰假夫,甚至不打亦自倒。《后汉书·耿纯传》说:"重赏甘饵,可以聚人者也。"李贤注引《黄石公记》曰:"芳饵之下,必有悬鱼,重赏之下,必有死夫。"那假论文最终不是被"枪毙"了吗?与造假论文相类者,当心!
作者简介:
徐全利,男,1956年生,湖北作协会员,退休公务员,已出版杂文集系列“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