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词中的学习生涯》
作者 :李和洋
诵读 :书 然
编辑 :贝玲娜

《诗词中的学习生涯》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学习的机会确实有很多,但对于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来说,却只有一次。古有匡衡凿壁偷光的典故,现有大眼睛女孩苏明娟渴望学习的事例。古往今来,这样渴求学习的人有很多。在假期,去湘西游玩时,我看到了湘西大山的翠绿与生机昂然,也看到了他们生活的贫瘠与困苦。就像生命只有一次,对于他们而言,学习的机会也只有一次。感恩现在的生活和学习机会,会让学习变得更为珍贵。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学习是个重在积累的过程,正所谓“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就像背古诗词这件事,你每天抽出一个时间去背,天天如此,长久下来,自然会有好结果。但你若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结果自然不会有那么好。为什么学生们倒了期末会很忙?因为不仅是功课多,更重要的是复习的课程也会很多。但你若是平时重视积累,最后总复习时会省时省力许多,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习是个动脑筋而快乐的过程,记忆有妙方。在网上有个很火的诗词栏目—《中国诗词大会》,中的“飞花令”让人印象深刻。就单说“花”这个字,可以联想到的诗词就有很多。“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通过海棠花的开落来描写词人的心境。类似的还有“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还有通过写梅花,突出人品格的,“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通过联想,你可以记住很多这样贯穿古今的经典诗句。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现代社会,终身学习已成为一种风尚,一种固有的品格,一种直面人生的学习态度。
著名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到“人生三境界”。
第一重:“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第二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这三种境界。
诗词中的学习生涯,读来,品来,体会来,让人唇齿留芳。


作者简介
李和洋,一个从小喜欢文学诗词的女孩,读书和写作是我最大的快乐,徜徉在诗词歌赋中,书写细微处的精彩。


诵读者简介
书然 本名李朔,黑龙江省大庆市人,在油田工作,热爱生活,喜欢摄影、旅游、朗诵,愿在声音的世界里静听岁月花开。


主播团队
(排名不分先后)
音频监管:诗韵
诵读老师:浩瀚大海 风花雪月 书 然 美丽萍 齐晓杰 Lily 百合 芷若町兰 人淡如菊 快乐大草原 馨园小主 飞天 田新 张少华 阮虹艳 新绿 心如大海 一抹清新 远东 竹笛 雅诗兰 半个月亮 屹语 支点 莹丽亿番洛瓦 海那边 温迪 日月 李德良
双语诵读:诗韵 秋月朦胧

温馨提示
1、NZ 国学诗艺欢迎海内外文友来稿,诗歌、散文体裁不限。作品提倡原创,内容健康,杜绝抄袭,文责自负,谢绝一稿多投。投稿者请提供个人简介和联系方式。
投稿以两星期为限,超过两星期,可自行处理。 欢迎文友转发、关注平台,稿件请发至下列邮箱:
[email protected]
2、 本平台所刊载的内容所有权归作者,NZ国学诗词艺术只提供信息发布,不代表同意原作者的立场与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