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天与冬天的故事
文/孙述考
千里寄冬信,忽然与君逢。小雪昨日至,一切如梦中。冬天啊,我自昨日才恍然大悟,天下已是冬天了!昨日的微信圈里、群里,人们到处发送关于小雪节气的祝福语。我这才忽然察觉,原来,天气已立冬半个月有余了!或许,天天昼夜忙碌的缘故;或许,我居在青岛这座滨海城市,冬暖夏凉,竟然让我没有察觉冬风业已来人间,处处落叶处处寒!大约暮秋的时候,我穿着黑绒大衣,至今天仍没改变,这也可想,秋冬虽相接,气候次第变。主人耐寒气,冬衣未得换。
哦,天下处处已是冬天了!向远方瞭望,远天没有了秋天的晴阔,那些成片成朵的白云也不见了,变成了一片灰濛濛的云幔。已望不见瓦蓝瓦蓝的九霄。如果,登机俯瞰,这层厚厚的云幔,把天上人间绝然地分隔开来,让人不会享受到一览众山微,处处小人寰的感觉。
冬树,在这个季节,美得无以复加!绿叶犹翠应夸松,枫树经霜叶醉红。赤橙黄绿青蓝紫,宛若人间悬彩灯。真是这样的。此时,无论走在哪条大道或街衢小巷中,大凡路旁有树的地方,路上或稀疏,或繁密地落了一地的彩叶,织成了一幅幅天然的图画!美得令人不忍足踏,美得让人留连忘返!
闻说,北方的城市下了厚厚的大雪,足以没过车轮。雪花覆盖了乡村的红瓦,覆盖了城市的楼顶,覆盖了万里田畴,也覆盖了连绵的山峰。我没有亲见,但我能想像的出来,那壮美的景色,如同换了人间!
少年时,天气比现在着实冷很多。那时,每当下雪时,铺天盖地的。雪厚得没膝,厚得掩门,厚得能遮了千家万家。我印象最深的是村西头那户黑瓦人家。张叔无妻无儿,后来,一位女人带着一个十来岁的女孩嫁给了他。他们便成了一家人。张叔为人好,农忙时节,是家家户户的好帮手。他成家后,村里人对他们很是照顾。有好吃的,往往打发孩子送过去。那年,雪下得很大,没了每一条路。母亲蒸了一锅热腾腾的萝卜包子,用红色的包袱包着,放在荆条编的篮子里,让我去给张叔一家送去。我一进门,发现张叔一家坐在一张冷炕上。锅里空空的,灶上什么都没有。见我送饭来,全家三口喜出望外。尤其是那个扎着小辫子、穿着红棉袄的小姑娘,一下子从炕上跳下来。她仿佛嗅到了我包袱里的包子的香味。回来以后,我问母亲,张叔家为什么吃饭这么困难?母亲说,张叔不是本村的,是有一年要饭来到我们村的。村里见这个人朴实厚道,把村外看护那十几亩桃园的两间黑瓦房给了他。那个冬天,雪连绵不断地,母亲经常让我给这户人家送饭,还亲自送给这户人家一些玉米面,几棵自家种的大白菜。母亲也经常让我领着那个叫玉儿的小女孩到我家吃饭。那年冬天过去后,春天来了,张叔带着一家人告别了“乡亲”,再没有回来。有人说,他们一家回张叔的老家了。
冬风无情人有情,梅花报春满树红。今日忽逢冬雪日,遥忆旧事在心中。
2020.11.23_14.42___15.43作
作者简介:
孙述考,字硕勋,又字鸿儒,子文,一乔。号东海崂主人,山东青岛人。研究生毕业,中文专业,文学学士。教师、画家、书法家、国学专家、作家兼诗人、诗词理论家、中医神经导能疗法创始人。喜欢艺术和文学和收藏奇石。创作诗词歌赋一万余首,受到人们喜爱。在几十余家诗歌网络平台和报刊发表过诗作与文章,作品传播海内外和海峡两岸。经过五年多的努力,在历史上继贾存仁将李毓秀的《训蒙文》改编为《弟子规》以后,进行第一次大规模增编,《孙述考增编<弟子规>》四千余字,比原文增加了三千多字。将孔子的《论语》参差不齐的文言文改编为三字一句的《诗论语》,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完成了体式上的改编。将洪应明《菜根谭》改编成《诗译<菜根谭>》等等,对中国国学是一个重要贡献。
主播简介:
吴涵伟(枫叶下的玫瑰),中共党员,现已退休。酷爱朗诵、唱歌,现为哈市香坊区枫叶秋霞艺术团团长,喜欢用声音和真挚的情感诠释每一篇文字与每一首歌曲。崇尚自然、简静和真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