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
作者:风霜雪雨
诵读:雪儿
岁终之月称腊,含义有三:
一曰“腊者,接也。”寓有新旧交替之意。
二曰“腊者同猎。”指田猎猎获禽兽好祭祖祭神。
三曰“腊香,逐疫迎春。"
腊八节,俗称“腊八",即农历十二月初八。

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除此之外,人们还要逐疫。
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又称“佛成道节”。
腊八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据说传自印度。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到清朝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腊八粥材料,各地有所不同。北方习惯用黄米、大红豆、枣来做原料,而江南则以江米最多。更为复杂的是七宝五味粥,可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红江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松子及白糖、红糖,以作点染。
除了腊八粥,在我国还有腊八豆腐、腊八面、翡翠碧玉腊八蒜等。腊八节是腊月最重要的节日,人们忙碌着祭祖祭神,喝粥过节,也逐渐有了年的味道。
腊八正在严冬最冷的时候,处在二九三九日,小寒大寒节,若天气变化,寒风凛冽,冰天雪地,则会更冷。俗语有“腊七腊八,冻掉下巴”,“腊七腊八,出门冻傻"。据说,喝腊八粥可以御寒。
喝腊八粥始于宋代,兴于明清。开始人们喝粥并不讲究,做法和用料都相对简单。有钱有势之家,讲究颇多,而贫苦家庭,能吃上红枣、高梁、黄米煮的粥,就大饱口福了。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人们变着法熬出色香味俱佳的腊八粥,供人们食用品尝。
才子唐伯虎为人桀骛不训,放荡形骸,他看穿了官场之黑暗,世俗之浑浊,后隐居桃花坞,过着神仙般的日子。他喜欢用核桃、桂圆、白果、杏仁、花生,再加肉末做粥,希望幸福安康,快活一生。

苏轼诗书画三绝,但在持家过日子方面则是个“奇葩"。不会做饭也就罢了,还常常瞎指挥,火大火小,指东道西,热衷于指挥下人做饭。经他指导做出的腊八粥常常不对味,但他喝得津津有味,不亦乐乎。
现在新冠还闹,疫情未了,石家庄地区正在全民抗疫,人们禁足在家,工作生活学习诸多不便,腊八节能喝上腊八粥就是万福了。想想奋战在前线乃至后方的勇士们,他们哪里能顾上吃腊八粥啊!
今年的腊八节,又是一个不平凡的节日。
祈愿早灭新冠,还我太平盛世!
——————作者简介——————

赵京江,笔名风霜雪雨,1958年生,河北井陉人。河北省诗词楹联会员,井陉诗词楹联协会常务理事。木东诗社常务副社长、常务副主编。爱好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曲苑杂坛,尤爱文学创作和音乐。近六年中,诗词歌赋作品达3000首以上,精品三百余首。部分作品曾发表多家纸刊和微刊。诵读原创作品发表于全民k歌。作品多次在全国获奖。2015年1月《京江诗集》由中华诗词出版社出版发行。
——————诵者简介——————

主播雪儿:西子诵读总编,私企经营管理者,曾担任电视台业余主持人。现是浙江省朗诵协会会员、杭州市朗诵协会会员、杭州之声朗诵团团员。是多家文学平台的特约主播。有朗诵培训工作室。愿用我的声音传递美好!(微信zhulihui075920)

特别声明:本平台作品均来源作者投稿,所有被采纳的投稿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