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说(随笔
刘荫庄
“读书”说,古今中外先贤旧哲说过不少贤言哲语,可谓灼见真知广泛。
黄三谷说:“三日不读书,便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是从奴隶走向将军的,他说:“读书识字是从奴隶制度通向自由之路,奴隶制度各种各样,自由千差万别,但是,读书识字不啻为一条永恒的成功之路。”

书的内容各不相同,有人就以味觉来比它。“三味书屋”是鲁迅读书的地方,这“三味"原来是这个味道,一是读经味如稻粱,二是读史味如肴馔,三是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这三味再伴之油盐酱醋,所以就有了“三味书屋”的过人之处,如是,鲁迅也就不想去吃罗汉豆了,潜心于此读遍了各类书的。还有人给不同书籍分配了不同季节读,且有了微妙的说词以注,冬读经,神专;夏读史,时久;秋读诸子,别致;春读诸集,机畅。"经史子集,一年四季读来,尽有了读书的道理。
读书风流,如唐代诗人是边饮酒边读书,有弥尔顿在乡间别墅落帷五年苦读;董仲舒不窥园读书;林语堂雪夜炉火佳茗躺椅上读书;顾千里夏日燥热裸而读经,都是了自家风光,悉听尊便。

人生苦短,所以欧阳修就把读书的时间抓了紧了又紧,把“枕上马上厕上”的时间都用在了读书。宋公垂每临厕也是必挟书以往,而周作人也如出一辙,“坐读经史,卧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词。入厕不要拿善本或难懂的书本去,读随笔一类最好,顶不行的是小说”,此语我前几天才在他的散文集里见了其说。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是中国历史上经典性的学以致用,但也误了数不清的读书人,只为读了不得法了,读书,最紧要的是陶冶情操,净化灵魂,增加知识,以及由一些目的引发的读书心态,读后品味人生,就看尽了日子的或洒脱或美丽或艰辛,也就有了美丽的清明或其它感悟。

逃遁日常生活中令人厌恶的粗俗和使人窒息的沉闷,摆脱自身不可达的欲望桎梏,读书最好!如静心的读了,就好比远离了喧嚣的城市去到了河边进行一次灵魂的晀幽洗礼,把书中的善言馨语与自家沟通,就有了内心的愉悦、快乐、领悟和充实,屋小如舟,人淡如菊,这般得来的心态,足以使你有了平凡的洒脱去应对身边的事情,少了肝火,多了务实,少了份外之想,多了实事求是。
明代郑瑄在《昨非庵日篡》有言:“万病之毒,皆生于‘浓’,浓于生色,生虚怯病;浓于货利,生贪至病;浓于功业,生造作病;浓于名誉,生矫激病。噫!这'浓’之为毒甚矣!何以驱之,两个字;读书!


作者简介:
刘荫庄,作家、剧作家,高级警官。河北省公安文联原副主席,河北警察协会副秘书长。河北省出版协会常务理事。国内外公开发行杂志《警视窗》月刋执行主编、主编、社长。(1994年1月~2004年12月);《燕赵警视》杂志社社长。(2005年1月~2009年9月);《警察之友》杂志主编。2011年1月~2013年12月)。著有长篇小说《洼魂》(团结出版社);短篇小说集《燕子声声》(花山文艺出版社);报告文学集《沉重的蓝盾》(花山文艺出版社);散文集《野渡斋笔记》〈团结出版社);散文随笔集《远方》 (团结岀版社);中篇侦破小说《最后一个登机者》(大众文艺),中篇侦破小说《洼声〉(大众文艺)。自选集《收秋集》、《心路丝语》、《四色土》等。电视剧《古镜疑踪》、《古镇警魂》、《古塔枪声》、《古道邪风》、《4 . 18指令》五部。其中《古镜疑踪》中央电视台台播放,全国23个省市电视台转播,外四部河北电视台播放。《4.18指令》获影视剧奔马奖。小说《燕子声声》被省广播电台制作配乐广播,作为全国省级电视台交换节目。
被评定;河北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传略收录《中国专家学者辞典》、《中国青年作家名典》。

主播简介:
晚风,退休教师。喜爱诵读,喜马拉雅优质主播,滨州头条金牌主播,鸿雁文学等多个平台的金牌主播,以声音交朋友,丰富自己的晚年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