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行渐远的纤夫
作者:卢志友
诵读:雪儿
船由浆和帆牵动着,行驶在那宽宽的江面上,两岸的青山徐徐地往后退。每一个峡谷,每一条船都是一个风景一幅画。岸上的人自然会觉得很优美,很惬意。然而,又有谁知道?江水中的木船在逆水行舟的时候,要靠那桨和帆牵引,特别是江面被两岸的悬崖峭壁挤窄的时候,该有多么的艰难啊?每当这时,我总会想到江两岸拉船的纤夫,弓着腰两手向前作匍匐状,前额几乎着地,用肩膀拉着船头的缰绳用力地往前拉,才能使船徐徐地向前行驶。
记不清了,曾经有多少双赤脚走了多少回,抑或穿破了几双草鞋,路上的石子被纤夫的脚磨得光滑了许多?也许,只有路边的小草才知道这些纤夫们,有多少次在赤日炎炎的烈日下,流了多少滴汗水,浸枯了多少路边的小草。在阴雨连绵的时候走了几多风雨路,也只有岸边的这小路最清楚。每当想起,心里就会隐隐地掠过一丝儿忧伤。
纤夫的岁月,就这样在嘿哟嘿哟的吆吼声中逝去。也许连这些纤夫也不知道,自己一生的时光是怎样打发掉的。当纤夫年老的时候,别人问及纤夫一生的功业时,只知道一船的重担和自己一生在江两岸走不完的路,以及赡养年老的父母和把儿女抚养成人,才是纤夫一生的功绩。随着时光的流逝,岁月如水般走远。纤夫的身影,不知淡出人们的视线多少年了。
曾经看见,而今还在心中寄存,常常想起,保留的仅仅是一幅不加以修饰的风景画。想想,纤夫的身影传递着许多牵挂,夹杂着殷殷的情,值得留恋,却无法阻挡历史向前的滚滚车轮。只是,不知道以后还有多少人会记得?现在江里的船已经用机器牵动,人们再也看不见拉船的纤夫了。心里很高兴,真感谢纤夫的脚步和生了老茧的肩膀拖动历史,把船拖进了现代社会,也很感谢那些设计用机器来牵动木船的工匠们。
——————作者简介——————

卢志友,四川自贡人,上世纪末开始文学创作,作品散见于《乡镇论坛》、《中国乡村》、《爱人》、《青年文学家》、《华人头条》、《今日头条》、《人民权力报》、《少年文学月刊》、《四川日报》、《自贡日报》、《红韵品读》、《作家》、《桃花源文轩》等中央、省、市级报刊和网络平台,以及多家网络有声平台。自贡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家前线》、《青年作家网》签约作家。
——————诵者简介——————

雪儿:西子诵读总编。私企经营管理者,曾担任电视台业余主持人。现是浙江省朗诵协会会员、杭州市朗诵协会会员、杭州之声朗诵团团员。是多家文学平台的特约主播。有朗诵培训工作室。愿用我的声音传递美好!(微信zhulihui075920)

特别声明:本平台作品均来源作者投稿,所有被采纳的投稿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