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达铺腊八节与孙膑庞涓的传说
腊八节的早上,母亲煮了一锅玉米面菜拌汤做全家人的早餐。孩子问母亲:“妈妈,为什么腊八节要煮拌汤?”母亲说:“这是老先人传下来的,教育人们要过节简的日子,不要过奢侈的日子,这样福报才会绵长。喝了腊八粥,佛爷会保佑。”这是若干年前农村的腊八节。玉米面菜拌汤的香味还记忆犹新。
父亲也有他干的,太阳刚出来时,就抬来一大块冰放到大门口。这又是什么讲究呢?孩子的好奇心被父亲的做法撩拨起了,问父亲:“爸爸,腊八节在门口放冰是什么原因啊?”
父亲就讲起孙膑和庞涓的故事。原来,在古代,有两个同窗学生,一个叫孙膑,一个叫庞涓。两个人跟着老师学本事,孙膑学得好,庞涓学得不如孙膑,就嫉妒孙膑,想杀了他。孙膑知道庞涓要杀他,就想趁庞涓没动手前跑回自己国家去。庞涓知道孙膑会逃跑,就四处派了兵把守。江上不见一只船,路上层层关卡,就连天上也布下天罗,想驾云跑都没有路。庞涓为了防他土遁逃跑,又让百姓们在门口放上冰,把门口的土冻结实了,这样孙膑就逃不了了。为了万无一失,庞涓还让人挖了孙膑的膝盖骨,把他弄成了残废。让他即使逃脱也当不成将军。可是,庞涓的做法让老百姓很不满,有一家人就没有在门口放冰,孙膑就从那个门驾土遁逃跑了。
孙膑回到了自己的国家齐国,齐王让他当将军。可是他已经是残疾人,就只好当了军师,给将军出谋划策。
庞涓知道孙膑逃了,很后悔没有杀了他,庞涓想:再见到孙膑,一定不能让他活着回去。
他以为天下从此只有他会指挥打仗了,就带着军队肆无忌惮的去打赵国。赵国果然不是庞涓的对手,急忙派人到齐国去求救。
齐王让大将田忌和军师孙膑带兵去救赵国。孙膑想了一个妙计,不直接去救赵国,而是去打庞涓的国家魏国,庞涓急了,忙回头来救魏国。田忌要和庞涓对阵较量。孙膑说,那样是杀不死庞涓的,因为庞涓也会遁术,打败了他会逃脱的。于是就带着军队逃跑。庞涓一看,心里看不起孙膑,笑着说:“小子,你的魂早被我揽了,还敢和我对阵吗?”
孙膑带着军队在前面跑,庞涓带着军队在后面追。天黑时来到一个山谷,山谷里不见一个齐国的军队。只有一棵大树被刮去了一块皮白花花的,上面写着字。庞涓命人打火把来看。只见树上写着“庞涓死于此树下”几个字。庞涓知道上了当,可是为时已晚。齐国军队万箭齐发,都朝庞涓射来。庞涓来不及施展遁术,已被乱箭射死了。
还有传说说,孙膑为了逃脱,假装疯了,在农家的肥堆上打滚,吃粪便,胡言乱语。庞涓相信他疯了,就监视得松懈了。孙膑就趁机从肥堆松软土遁逃走了。庞涓很后悔,下令人们在肥堆上也要冻上冰。然而为时已晚了。几十年前撮布沟还有这样的民俗,问老人,说是庞涓防孙膑逃脱的。有人如果做了残忍的事,人们会骂他:短得像庞涓一样!
几千年过去了,孙膑和庞涓都成了历史人物,可是腊八节在门口放冰的习俗却传了下来。让后人永远记住孙膑和庞涓的故事,教育人们要做好人,不要做坏人,更不可以嫉贤妒能。还有喝腊八粥,就是惜福的教育,中国古人认为每个人的福报都是有定量的,只有勤俭节约,才会天长地久。原来,每一个节日,都是一堂教育课,只有懂得它的深意,这个节日才算没有白过。
作者简介:李龙安,宕昌哈达铺人,教师,于教学工作之外,闲暇时间坚持写作。出版诗文集八本,也相继发表在《文艺生活》、《北方作家》、《作家报》、《发现》、《飞天》等一些报刊上……
主播简介:华堂 艺佳,热爱文艺,喜欢诵读,在网络世界,希望用自己的声音赞美生活,传播正能量;用深情的朗诵抒发情怀,弘扬真善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