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苦旅(小说.连载一O七)
作者:团长
(107)
距西京城一百多公里的北面,有一座山,山叫药王山。
药王山上有一个洞,洞叫药王洞。 药王洞里住着一个药王,药王叫孙思邈……
孙思邈,唐代医药学家、道士,被后人尊称为“药王”。
药王从小聪明过人,长大后爱好道家老庄学说,隋开皇元年,孙思邈隐居陕西终南山,声名逐渐升高。
药王孙思邈特别重视民间医疗经验,积累走访,及时记录,完成了著作《千金要方》。
唐朝建立后,孙思邈接受朝廷的邀请,开展医学活动。唐高宗显庆四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唐新本草》。
药王孙思邈一生活了142岁。
他崇尚养生,身体力行。
他通晓养生术,年过百岁视听不衰,活了142岁。
他把儒家、道家、古印度佛家的养生思想,与中医学的养生理论相结合,提出许多切实可行养生方法。
现在,这些养生方法还在指导着人们日常生活:
心态要保持平衡,不要一味追求名利;
饮食应有所节制,不要过于暴饮暴食;
气血应注意流通,不要懒惰呆滞不动;
生活要起居有常,不要违反自然规律。
难怪药王活了142岁呢!
平凡人谁能做得到?谁能活到那岁数?
文娟媒婆也很是看不惯侄子侄媳妇对杨槐花的赶尽坑绝。
文媒婆说:"妹子,别记屈,人这一辈子遇着的事多了,啥沟沟坎坎遇不着?心胸气量放大点,心怀大了,啥事也就看得开了。我文海弟弟一辈子唯唯诺诺的,心小得像粒芝麻,你看他这才多大年龄就走了,他还没我年龄大呢!你看我,这一天天的,给人屁颠屁颠说媒,好事有,挨人日嚼被人吐唾沫的事也经常遇着。如果心态不好,那还不憋死了去?咱是这样的心态,人吐在脸上抹了,脸一抹,该干啥继续干啥。好多人就是心态不好,跳楼呀,钻水呀,你一想不开那样死了,别人还不是照样活呢嘛,地球还是照样转呢么。"
杨槐花说:"活到这个年龄了,凡事也想开了,得给自己活着,还要活得旺旺实实的呢。"
文媒婆说:"是这个理,你知道我婆婆今年多大年龄了么?九十九岁的人了!如今除过眼睛视力差点,还是一头黑发,还有几颗老牙,看架势都能活到一百岁以后呢。我那老汉对她妈说,妈,你给咱使劲活着,把我也带动一下,让我也再多活些年。"
杨槐花问文媒婆:"你婆婆都快一百岁了呀?真能活……"
"可不是咋的呢?民国初期的人呢,现在还是一双三寸金莲的小脚,每天粗茶淡饭,生活却是很有规律。老太太有个特点,气量大,啥事都不过心。现在整天讲养生,老太太也不知啥叫养生,就是这么的能活呢……"
杨槐花说:"姐,我是服了你这张嘴了……咱们也要向老太太学习,好好活,活出滋味来……"
文媒婆呱呱的大笑起来……
(未完,待续)

苦旅(小说.连载一O八)
作者:团长
(108)
杨荞麦带着二哥喜来的女儿莲莲,刘大永带着自己的女儿妞妞,拼凑的家庭波澜无惊……
刘大永的前妻叫乔莉郡,是一个颇有姿色很有心计的女人。
乔莉郡确实看不上刘大永,她的猎物是有权有钱人物常德高。
乔莉郡勾搭上常德高后,就和刘大永闹离婚。
刘大永自知败局已定,无法挽回,就灰溜溜带着女儿,与乔莉郡离了婚。
刘大永的女儿妞妞对母亲的感情割舍不掉,对母亲的爱一直未变。
妞妞已经上初中二年级了,有一天她听到一个消息:妈妈被人用炸弹炸的粉身碎骨……
少年的妞妞从此精神失常了……
原来,乔莉郡是被常德高雇人用自制炸弹炸死的……
乔莉郡勾搭上常德高后,得寸进尺,让常德高给她买了别墅,买了豪车。
更让常德高恼火烦躁的:乔莉郡限令常德高近期与发妻离婚,她要和常德高结婚……
常德高是个有头有脸的人物,弄些钱财倒不成问题,要逼着他与发妻离婚,常德高感到非常棘手:因为发妻的贵人是他高升的梯子和大树荫凉,他实在得罪不起。
乔莉郡向常德高发出最后威胁:不按我说的办,我就向有关部门举报你贪污腐败问题!
常德高就唤来他曾提携过的亲侄子,密谋杀害乔莉郡:彻底清除后患!
常德高侄子死心效忠叔父,自制了炸弹,悄悄装在乔莉郡的私家车里……
乔莉郡坐进自己的汽车里,发动机一打火,轰隆一声,车毁人飞……
警察破案后,抓住杀人凶手常德高和他的侄子……
杀人犯受到法律制裁……
乔莉郡的亲生女儿妞妞,受不了这样的刺激,精神崩溃了……
妞妞成了个精神失常病患者,也成了刘大永和杨荞麦的负担。
刘大永和杨荞麦倾尽家产,甚至向亲友借款,最后也没治好妞妞的病。
原先欢歌笑语的家庭变得死气沉沉……
杨荞麦已经生了自己的孩子,但她还坚持照料着妞妞和莲莲……
杨荞麦很少掉眼泪,历经的苦难使她变得更加坚强:咬咬牙,一切困难都会扛过去……
妞妞的病情一直不见好转,傻呆呆的大姑娘了,来了例假也不知道。
杨荞麦每天照料着妞妞,洗洗涮涮,坚强支撑着……
刘大永这时才感到:荞麦这女人,确实是个坚强的的女人!
(未完,待续)

苦旅(小说.连载一O九)
作者:团长
(109)
文海去世后,杨槐花跟着亲生儿子文礼过活。
每到祭日或民间祭奠节气,杨槐花都提醒儿子:"你去给你爸上个坟,给你爸送些钱和衣服。"
文礼说:"妈,这些事,我都记着呢。"
杨槐花说:"你爸在世时对你不错,把你和你哥一样的看待呢,你要记着你爸对你的养育之恩。"
"妈,我知道。上坟这事,我还得和我哥通个气,我们兄弟最好一路去。"
清明节前,文礼就约文哲:"哥,清明节快到了,咱们一块去给爸上个坟走。"
文哲说:"我忙得很,实在脱不开身。你要是有时间,你一个人去就行了。"
"那祭拜物品怎么办?"文礼说。
文礼问这话的意思:"祭拜物品算我一个人的呢,还是把你的那份也捎上?你人去不了,也要有个意思表示嘛。"
文哲有点不耐烦了:"祭拜物品到处有卖的,又不值几个钱,你随便买些就是了,没有不好办的。"
文礼一听这样口气,文哲根本就没把这个事放在心上,也没有个人心意:祭拜物品又不值几个钱,随意买点就是个意思。
舒曼对文礼说:"人家亲儿对他老子都是这个观念,看把你扑得像个蛾儿一样,还心长滴很。"
杨槐花说:"人要知恩,尤其父母的养育之恩。不管别人怎样,咱得知礼节。"
"妈,我这就给我这个爸去上坟,给我亲爸也要去上坟……"
树叶有根,江河有源。
清明节,又叫祭祖节,行清节。
上古时代,春祭活动就开始了,那时就有了清明节。
清明节,兼顾了自然和人文之间的两种内涵,是自然的节气,又是传统的节日。
清明节一到,每家每户都要扫墓祭祀。
祭祖活动,是中国几千年文明的传承。
清明祭祀意义何在?
公祭先祖英烈:祭祀我们的共同祖先炎黄二帝;缅怀曾在国难战争中逝去的先烈。
人类始祖炎帝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祭祀他们,时刻提醒根之所在,谁是祖先。
先烈们不畏牺牲,不屈不挠,勇往直前。水生火热中,疾苦困难时,挺身而出,站在了困难最前面,活着的人都要向这些英雄先烈们致敬。
祭祀亲友:亲人血缘,友情绵绵。亲人的离世,给家庭带来了很大的痛苦;
朋友离世,身边少了友谊,朋友之间嘘寒问暖从此不在。
缅怀亲友在世时对个人的恩情友情,缅怀过去的一切。
燃香焚烧纸钱衣物,让孤魂野鬼不要为难亲友,为亲友在阴间铺设一条道路。
除过清明节,民间还有祭奠亲友的时节:十月一,送寒衣;冬至节,烧纸钱。
每到清明节,十月一,冬至节,人们都会祭祀思念逝去的亲友。
近处,扫墓祭祀焚香烧纸;
远处,十字路口,遥遥对空而念,画圈烧纸烧纸钱。
在一些地方,还有"请先人"的习俗:除夕,前往祖先坟上,请回先人,供奉在家过年。正月十五过后,又把先人送回阴间。
有一些不孝子孙,父母亲活着时不养不管,父母亲去世后不祭不念,全然忘却了祖先的生养恩情。
祖墓碑前躬一拜,
绵绵血脉浓于水。
寥落清明惆怅处,
律转清明细雨连。
半亩荒山埋世爱,
一丘净土断尘缘。
坟前敬上三杯酒,
万语千言付纸钱。
(未完,待续)

苦旅(小说.连载一一O)
作者:团长
(110)
我总是向你索取 ,却不曾说过谢谢你……
直到长大以后 ,我才懂得了你真的不容易……
每次离开,我总是装做轻松的样子,微笑着对你说:回去吧 ……
一转过身,我却是泪湿了眼底……
多想像从前一样 ,牵着你温暖手掌……
可是你不在我身旁 ,我脑海满满是你疲惫的身影……
我托清风捎去安康:
时光啊,时光,慢些吧, 不要再让爸爸再变老了!
我愿用我一切 :换你岁月长留!
一生要强的爸爸呀 ,我能为你做些什么?
微不足道的关心,收下吧……
谢谢你做的一切 :双手撑起我们的家!
总是竭尽所有 :把最好的给我……
我是你的骄傲吗 ?还在为我担心忧虑吗?
你牵挂的孩子啊 ,他已经长大啦……
感谢一路上有你:我的爸爸!
对亲生父亲鲁智申,文礼已经不大记得了。
对于继父文海,文礼倒是记忆犹新……
杨槐花改嫁文海后,文海说:"给娃把名字改了吧。不是我当了继父就讲究这个,主要是便于娃今后的学习和生活。"
杨槐花说:"你是老师,你觉得改个啥名字好呢?"
文海就对杨槐花说:"改叫文礼吧。礼,是知书达礼的意思。我儿子叫文哲,你儿子就叫文礼吧。"
从此,杨槐花的儿子鲁磊,改名文礼。
文海把文礼安排在文哲同一个学校上学。
每到上学时,文海就用他的自行车,把文哲文礼送到学校门口:自行车大梁上架着文礼,自行车后座上坐着文哲。
熟悉文海的熟人就对文海说:"文老师,你真有福,现在计划生育只准生一个,你一下子就有两个儿子,你今后养儿防老不成问题了。"
文海幸福得像个花儿一样:"年轻时栽树,年老了享福,必须滴,必须滴。"
放学时,文海又等在学校门口,等着他的两个儿子,用他的老式自行车,把文哲文礼接回家:自行车大梁上架着文礼,自行车后座上坐着文哲。
风雨中,文海只要有空,都不忘按时接送两个上学的孩子。
有一天晚上,文礼突然发起高烧,杨槐花说:"娃烧得这么厉害,赶紧得送医院。"
文海一看状态,也着急起来:"看来病得不轻,赶紧给医院走。"
文海和杨槐花就推着自行车,把文礼往医院送……
走到半路上,自行车掉了链子……
文海摸着黑,安上掉链子后,继续往医院赶……
医生给文礼做了紧急治疗,夫妻两这才松了一口气……
杨槐花这时才发现:文海满脸汗渍,自行车链子的油泥把脸抹得五麻三道……
(未完,待续)

苦旅(小说.连载111)
作者:团长
(111)
文礼上学一段时间,回家告诉杨槐花:"有一个同学欺负我,说我不是我爸的亲娃,是个外来种。"
文海听说后,就找到这个"同学",直接教训了他:"谁说文礼不是我的亲娃!我就是文礼他爸,文礼是我的亲娃!"
文海的情绪确实有点激动,他怒气训斥人的神情,真的吓住了那个"同学":"你今后再欺负我的文礼,看我怎么收拾你!"
那个挨训的学生,又把这事告知了他的家长。
那挨训学生的家长,直接找到文海所在学校的校长办公室……
"文海还是个老师呢,一点修养都没有!小孩子间的矛盾,你大人掺和个啥?既然你大人能参与,我们大人也能参与!"学生家长气愤地说。
校长好言相劝,才支走了前来找事的学生家长……
找到文海,校长劝说文海:"今后不要再这样冲动处理问题了。"
文海说:"谁对我亲儿怎样,我都不会过分计较,谁要对我家文礼怎样,别怪我对他不客气!"
校长讨了个没趣,只得说:"文老师,我也是善意,你爱你后来孩子没啥弹嫌的,但一定要注意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
语文老师文海何止不知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呢?
他只是觉得,杨槐花母子投入他的家庭,他得给予文礼更多的父爱……
文海被一篇描写父爱的作文感动着……
在语文课堂,文海深情地给学生朗读起来……
父爱之所以伟大,在于:
父亲的肩似山,任你依靠;
父亲的胸似海,任你畅游;
父亲的手似舵,任你航行;
父亲的心似铁,任你敲打;
父亲的情似酒,任你陶醉;
父亲的爱似棉,任你牵扯!
而父亲唯一不能给你的是:
他那坚强且多情的眼泪! ……
学生们静静聆听着文老师略带沙哑声音的朗读……
此时,文老师已经是泪流满面……
也许,他想起了他那胡子里长满了故事的爷爷……
也许,他想起了他那满手老茧供他上学的父亲……
也许,他想起了朱自清先生散文《背影》里操劳过度的父亲……
父爱如山,文礼失去了亲生父亲的爱,却爬上了继父这座慈爱的山……
文礼在父爱的翅膀下,长成了飞翔的鹰……
在文海的葬礼上,文哲只显悲痛,而文礼,已是悲痛欲绝放声痛哭……
有人议论说:同样都是儿,亲和不亲不一样,不亲的倒比亲的亲……
(未完,待续)

苦旅( 小说.连载112)
作者:团长
(112)
文海去世后,文海的亲儿子文哲,基本上就和杨槐花失去了联系。
这一天,文哲却上门来找杨槐花。
文哲说:"妈,我们想请你帮个忙。"
杨槐花说:"你还知道有我这个妈呀,我当你忘了呢。"
文哲忙说:"妈,看你说的,我们咋能忘掉你的养育之恩呢。这些年,全凭着你和我爸对我们的帮衬,给我娶媳妇,给我们带孩子。你们二老的恩情,我和江丽记得清清的哩。"
舒曼插嘴说:"哥,不是说你和嫂子呢,你们有的事做的,太绝情了,都冷了咱妈的心哩。"
杨槐花说:"过去的事,就过去了,别再提了……"
舒曼说:"凭啥不能提,有啥不敢提的?一手逮了妈应得的钱,用不上妈了,就不理了。这阵又觉得用得上了,又来求着妈了,都是啥人嘛……"
文哲说:"弟媳,你也别生气,爸的丧葬花了些钱,我们买房子也需要钱,家里开销也需用钱,这几大项加到一堆,得不少钱,我们不从爸的工资里往出挤,确实没有来路哩。"
舒曼说:"那你们也不能生分到吃干搂净,不给妈一分一厘呀……"
文哲对杨槐花说:"妈,你大人大量,过去我和江丽确实做得有点过分了……妈,你也体谅一下娃的难处,目前,都揭不开锅了……"
杨槐花忙问:"你们不是日子红火着呢,这阵又咋了滴?"
文哲说:"原来是红火得很,这阵企业资产组合,我们这家企业都倒闭了……"
文哲一阵说,大家才知道:文哲和卜江丽两人都没工作了。
"江丽没有好脸来向妈求情,我也只有脸一抹,来请妈帮忙了。"
杨槐花说:"我一个老婆子,能帮上你们啥忙啊?"
文哲说:"我大舅的企业正红火,你帮我们去给大舅说说,你看,我和江丽能不能去大舅的公司上班……"
舒曼说:"怪道说来请求妈呢,原来是绕着弯子想进大舅的企业。哥,你明白不?大舅那可是文礼的亲舅,不是你的亲舅。你这阵嘴甜滴,早知道有今天,你也不会做出那些让妈对你们寒心的事。"
"对了些,舒曼,哥和你嫂子做错了,给你们赔礼道歉,就让咱妈帮我们一回些……"
一直只听说不发言的文礼开了口:"妈,看哥目前也确实够难的,你就帮帮哥吧。"
文哲说:"文礼,还是你对哥好,够哥们。"
文礼说:"哥,人都说,打虎亲兄弟,咱兄弟两,任何时候都要拧成一股绳,你说对不?"
杨槐花说:"看你几个把妈说滴,妈都心软感动了……"
文哲高兴起来:"妈,你真帮我们了?"
杨槐花说:"儿行千里母担忧,母子毕竟连着心呢……不过,你大舅现在成了董事长了,当家的是你表哥呢……"
(未完,待续)

图片来自网络,旨在传递精英文化!
感谢你的分享,点赞,留言,转发!

马团周,陕西省咸阳市公安局民警, 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剪纸艺术委员会理事,全国公安文联会员、陕西省公安文联会员,陕西省剪纸学会副主席,咸阳市民间艺术家协会副主席。

主编简介:
汤守玉,网名冰清玉洁,湖南衡阳人。作协会员,各种文学样式皆涉足,作品散见各类纸刊和网刊。现为《三木秉凤文化传媒十一刊》平台主编,微旬刊《大文坊》签约作家。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传承优秀文化是民族的责任和使命。以三木秉凤(周凤森)先生为首的三木秉凤文化传媒创建以来,为弘扬中国民族文化,致力于以文化荟萃智者,广交贤人,为实现世界文化大同而努力奋斗。赢得了民众的赞同。2020年,为了发展壮大三木秉凤文化传媒,期待各界朋友的加盟与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