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忆,伊春师范
文‖王凤荣
(一)校园老师
我是一九八三年十一月三日到伊春师范学校报到,考上大学了,欣喜若狂。
当时的校长是鲁洪生,业务副校长张传森,学生科科长是孙凯,教务科科长姓闯。
大一,学校刚刚从上甘岭林业局搬迁到伊春市河西区新建的楼房。
报到后,第一天,开始平整操场。
到处是新竣工的模样。
初冬里,几株枯草显得校园格外荒凉。
开学一个月,几乎没上课,天天干活,让人失望。
宿舍楼里没有卫生间,没有自来水,没有热水房。
每个房间发一个脏水桶,一个净水桶。
从教学楼出来,往西北走,有一个水房,
无论冬夏都在此处外面打水,
有俩个水龙头,一个热的,一个凉。
再往西走,有车库,铺满炉灰渣的甬路上,能看到食堂。
中文系主任刘兆民老师,学生戏称刘大娘。
班主任王素梅老师,多才多艺,声音甜亮。
写作课上,帅哥靓女,才华横溢,初露锋芒。
古典文学里,卞丽佳老师领大家见到了婉约的李清照,睿智的诸葛亮。
外国文学周治民老师为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忧伤。
杨丽华老师讲解现代汉语,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徜徉。
教育学岳宝连老师讲解“教育”一词,象形文字含义深藏。
英语高桂丽老师外语好,年轻漂亮。
文学概论孙铁民老师,擅长书法,遒劲兼并柔刚。
逻辑学刘文山老师推理性很强。
古代汉语刘伯川老师,热情,耐心,一口浙江腔。
政治经济学冯雷老师,演说哲学的理想。
通史项洪福老师述说秦砖汉瓦,二晋,南朝,盛唐。
孙凯老师教心理学,把人的心理分析的透彻,让阴暗面无处躲藏。
(二)宿舍概况
杨哲丽是324房间的大姐,家住友好区,人称校花,那是相当的漂亮!
杨丽娟是二姐,家住带岭林业局,心巧,善良!
张春兰是三姐,家住南岔,温柔,内向!
张凤英是四姐,家住友好区,不吃肉,靓丽,热心肠!
李双杰是五姐,家住友好区,才华横溢,湖南辣帮!
尹桂萍是六姐,家住红星林业局,苗条,大方。
王凤荣是老七,我家住鹤北林业局,胆小,平凡。
杨光是八妹,家住桦南县,性格开朗,外向。
(三)生活同学
大二,学校扩招,校园里装不下,中文系,数学系,政治系,搬到附属小学,中文系二十八位美女,住进空房。
吃饭如急行军,快步匆忙,
最后一节课,饥肠辘辘,
仿佛闻到食堂燋溜土豆香。
最难忘的是食堂餐桌上的二大盆共产主义汤,
不要钱,酱油加开水,
免费食用,
每个月二十二元五角钱助学金,需要扣除一元钱的医疗费,
女同学,像我家庭经济困难的,
精打细算,能够维持基本生活保障。
早饭有馒头(上半个月四分五厘钱一个,下半个月五分钱一个)米粥,咸菜,油条,豆浆。
午饭有肉炒菜,肉炖菜,
晚饭有炒干豆腐,绿豆芽,白菜汤。
每月三十六斤粮票,女生吃不完,
可以攒两个月,去换鸡蛋,在农贸市场。
三年学费全免,书费只在最后半学期才收,
我们这一批学生全是共产党培养。
王群任过大一班长,
王世杰任大一时的学习委员,他高考考过了重本线,高分没有如愿以偿,
第一志愿竟然是伊春师范学校。
余建奎任体委,
文艺委员叫杨光。
团书记是刘方。
王华民任大二时的班长,
王玉玲是副班长。
陈凤琴任生活委员,掌管全班的粮饷。
李宝成任过大二的学习委员,能力超强。
黄姝多才多艺,联欢会上把小提琴拉响。
王玉玲,高个子,嗓门亮,唱《采蘑菇的小姑娘》。
廉清筠,喜欢打排球,人称廉队长。
徐道林能唱能写,毛笔书法是他的强项。
余建奎晚上不睡,早上不起,人称夜大校长。
校团委组织做鸟巢,张春兰休息一个月,是因为把手用针扎伤,化学浆糊感染,手指变黑,需要回家疗养。
姚建玲善于长跑,学校越野跑赛得了第七名的大奖。
一个星期五的晚上,男生到女生宿舍打扑克,一夜到天亮,
第二天,学校女子足球赛,我平生第一次上场,不懂规则,
竟然能把后卫当。
休息日,全班去五营林业旅游一趟,女生住在吕殿坤家的炕上,男生住在一个学校的教室里,殿坤父母忙下忙上,好像要迎娶新娘。
全班同学享受氧吧美好的风光!
八六年春天,为了欢迎从老山参加对越南自卫反击战前线来伊春市团委演讲的战士,
星期天,男生女生自发在伊春师范学校门口夹道欢迎,
有一个男生把自己的床单写上“血撒南江,情感北国”,
举着横幅,拦截报告团的车,
先遭到市委批评,后来又改成表扬。
在市委副书记的允许下,很多同学在会场过道站着听完了报告,受到教育,心情激荡。
学校元旦联欢会上,王素梅老师唱京剧花腔,
林悦海,王玉玲朗诵诗歌,气宇轩昂,
幼师班女生跳天鹅舞,飞吧,我心爱的鸽子,
脚尖挺起,美丽,轻盈芭蕾舞,惟妙惟肖,阵阵鼓掌。
咱班女排三次学校比赛夺冠,堪称排球女将!
(四)多灾多难
一九八四年春天,因为摊煎饼,引发火灾,伊春市烧毁了二千多户平房,七个单位烧没了,八三中文班全体男生坐着大客车,带着馒头,矿泉水,火腿肠,到贮木场,看了一夜火场,火着了两天两夜,怎一个惨不忍睹啊,
现在附属小学院里看,火场上空都被照亮,远远望去,就像一支在燃烧,
后来,现场盖起了楼房。
学校附近的河边放满了灾民家里抢出来的红色的被褥,绿色的衣裳,
河面,漂着各种垃圾,污染严重,令目击者心里忧伤!
火灾现场,地面温度高于空气温度,
穿胶底鞋走在路上,烫脚。
八四年暑假发大水,校园变成垃圾场,
洪水进入一楼教室,
水痕到黑板底部边缘上,
二十年校庆,中师班,幼师班学生提前返校,排练的节目,全都泡汤。
据说是乌马河河水溢出了河床,
伊春市区所有的一楼及平房全都进水,灾难一场。
八五年我在美溪林业局实习,那时候,就已经林业资源危机了,连续几个月不发工资。
(五)三十四年后
如今同学都已经鬓染白霜,
当爷爷,姥姥有模有样,
再聚会,青春已逝,往事只能回味,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蒹葭萋萋,
白露……
那个声音在耳边回荡,
终生难忘!想起它,如吮蜜糖!
师恩难忘,
难忘师恩!
愿友谊天长地久,地久天长!



作者简介:王凤荣,1986年7月毕业于伊春师范学校中文大专班,2004年6月自考毕业于哈师大汉语言文学专业。在黑龙江省鹤岗市鹤北林业局初中工作,教语文,现在已经退休了。热爱文学,喜欢写诗歌。有作品在《佳木斯日报》《诗摘词选》《凤凰山诗社》《东方文化艺术平台》等发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