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泪洒泉台送英魂
-----桑榆文友悼念吕殿武先生诗文集锦
桑榆文学社社长吕松军的老父亲、原长春市政协委员吕殿武老先生于2021年 1月10 日因病辞世。享年92岁。在这令人悲痛之际,桑榆文学群文友纷纷作诗著文,以表哀悼之情。现将文友悼念诗文集锦,以资留念。

悼词
吕松军
苍天垂泪,大地悲歌!
2021年1月10日,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我们伟大的父亲与世长辞,终年92岁!
我们的父亲吕殿武先生生于1929年1月6日,逝于2021年1月10日,走完了他人生的92个岁月。
父亲退休前系中国民主建国会长春市委员会组织处处长,历任第五届、第六届、第七届政协委员。
父亲一生共养育了我们四个儿女,三个儿子,一个女儿,他的一生平凡而伟大。
父亲先后在长春市腐乳厂任副厂长,长春市食品工业公司任总务科长,中国民主建国会长春市委员会任组织处长,系民主人士。
父亲在职期间,严格要求自己,工作认真负责,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对子女教育得当,关爱有佳,我们的父亲一生清贫节俭,与世无争,与邻无怨,是一位令人敬重的好父亲!
在这个长歌当哭的悲痛时刻,让我们化悲痛为力量!愿老人家与青山绿水为伍,与蓝天大海为伴!祝老人家一路走好!
永别了!亲爱的爸爸!安息吧!亲爱的爸爸!我们永远怀念您!
您的儿女:
吕松真,吕松筠,吕振杰,吕松涛
2021年1月10日

长春作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于柏秋:
惊悉令尊大人仙逝,大家心情亦格外沉痛,望社长节哀顺变,多多保重!
长春作家协会副主席纪洪平:
从您身上就能看到老爷子的人品和风彩,大家都为他祈祷,他会一路走好 !

贾玉新:
吕松军社长发表在《往事》杂志上的《特殊党费》,向我们展示了一位几十年来一心向党的民主人士、松军社长老父亲吕殿武老人光明磊落、平凡感人的一生。此文的发表,是对老人仙逝的最好纪念和送行,桑榆文友愿松军社长保重,我们与您同在!
悼吕殿武老先生
贾玉新
雪落关东地,泣泪恸春城。
民主一志士,九秩终一生。
竭尽满腔血,国事装胸中。
以身示子女,红色好家风。
惊闻汶川事,千元捐震中。
虽为党外人,心早与党融。
巜往事》彪功德,《桑榆》赞永生。
斯人驾鹤去,英灵天地同。
2021年1月11日于海南琼海

七绝•送别
——悼念吕殿武老先生
张莲
惊闻噩耗泪湿襟,疾首痛心悼挚亲。
九秩春秋多奉献,耕耘敬业品如金。

寿阳曲•悼吕翁(新韵)
——祭奠松军家父仙逝
刘连成
寒风烈,哀吕翁。泪盈盈、断肠思咏。
清廉奉公名显盛。品德高、美行传诵。

七绝•只留丹魄照汗青
——为悼念松筠老爸而作
倪英兰
苍松翠柏伴君行,白雪皑皑壮士情。
革命一生弗手去,只留丹魄照汗青。

寿楼春•携松筠姐姐沉痛悼念老父亲
赵迎华
春城风彷徨。弄菱花漫舞,缭绕舂窗。看那幽幽飞絮,欲追残阳。应是痛、慈亲伤。往复兮、徒留苍茫。但看雪窥灯,依依不舍,牵扯故人肠。
身将远,泠歌长。欲填词一阕,思寄何方?只愿泉台云鹤,侍亲身旁。同故影,游他乡。吹玉箫、遨游天堂。更安慰家人,年年约回明月光。

寿楼春•魂牵梦萦今世光
——悼念吕老先生
刘文辉
诗词书彷徨。眼睛萦泪雨,遥望寒窗。泛起涟涟哀絮,梦回阴阳。循记忆、思情伤。问昔年、惟余茫茫。望落雪琼花,飘飘陨落,扯断痛人肠。
幽思远,情思长。叹身如皓月,骄世廉方!坐化乘鸾云鹤,瞬移神旁。音犹在,传仙乡。仰玉旒、辉盈天堂。愿来世依缘,魂牵梦萦今世光。

七律•悼松筠家父吕老先生(新韵)
李继源
银树雪白铺礼毯,鹤发慈父上归程。
儿孙亲友扶十里,妻子先人在九重。
故老高洁成石岭,遗女忠孝立青松。
勤劳九秩为国志,禅精一生伴党行。

天堂为你敞开
——写在松筠家父仙逝
侯秀坤
惊闻松筠家父仙逝,心情无比沉痛,尤其是看到松筠为老父亲写的“特殊的党费”一文,更是让我感慨万千……
松筠老父亲是一名政协委员,老干部,老革命,是儿女们的好父亲。他的一生是艰苦奋斗的一生,他的一生是勤俭持家的一生,然而,为了支援灾区他可以毫不犹豫地拿出薪金,奉献自己的爱心。这是一个老人的大爱,想想看,2008年汶川地震,吕松筠的父亲已是八十岁高龄,可他却瞒着儿女自己步行来到新文化报社,为灾区捐款一千元,如果松筠的父亲家是住在重庆路一带,那么松筠的父亲岂不是要跨越大半个长春市才能到达报社,这是一个耄耋老人闪光的足迹,是一种无私奉献精神,我们似乎感受到老人那温暖如春的美好心灵。当报社捐款处惊讶之余问起为什么捐这么多时,老人轻松地调侃:“我有四个儿女,每人捐款二百,正好一千元!”多么善意的谎言!看出八十岁老人的睿智与幽默。
时隔十三年了,我们仍然感受到老人家那份拳拳爱国之心,这是一份厚重的大爱,是令人心颤的感动!多么可爱的老人!
几年前松筠的父亲有病住院了,是儿女们硬是把老父亲从生死线上拉了回来,在儿女的呵护下,老人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幸福的年轮,享受了天伦之乐,他每天都沉浸在无比幸福与欢乐中,他骄傲儿女们这么孝顺,他不舍离孩子远去,他想好好和他的孩子们多待几年,只要活着,就这样看着自己的孩子……
可是松筠的父亲实在是太累了,他已经在人生的旅途中跋涉得太久,他想睡一会儿,美美的睡上一觉,他梦到了自己的老伴儿,她一直在天堂里等他,他乘坐宇宙飞船来到了天堂,与老伴相逢相拥,从此不再分离。
他依依惜别自己的儿女和孙男娣女,他微笑着和亲人们挥手,再见了我的孩子们!再见了我的挚爱亲朋!再见了生我养我的黑土地!如果有来世我们还是一家人……

离人心上秋
——悼念松筠姐家父
宋玉芝
草木凋零易碎
看那枯藤亦叫人黯然神伤
心路的痛
是怀疑山那边的深林里
深陷的古墓里是否真有不一样的轮回
那儿有炉火可温茶吗
有七个小矮人似的人物嘘寒问暖吗
声声哽咽
已惊了这个寂静的冬日
权且就当有那个虚意的叫“天堂”的世界吧
您还可以讲笑话
可以散步
让雪花飞舞时带来您安好的信息
只能这样安慰我自己了
真怕了这个尤其冷的冬季
让我脆弱伤感
不得不化为思念
来温暖这个离别

七绝·悼松筠社长家父仙逝
吴玉珠
噩耗惊哀痛念中,音容声貌景犹同。
才华横溢贤能任,悼语天堂化长风。

悼吕社长父亲仙逝
李永康
雪片片,泪涟涟,仙父永别在昨天。
九十春秋苦与乐,一生无私为民献。
愿君一路走平安,来生相会结良缘。

七律·伟大的父亲
——沉痛悼念吕松筠家父仙逝
李玉奇
老人驾鹤天堂去,儿女亲朋悲恸声。
热血一腔跟党走,清风两袖为国兴。
奉公克己德高尚,抗震援灾情满胸。
革命征程书伟绩,持家育子立丰功。
2021.01.11

诉衷情·沉痛悼念松筠社长家父仙逝
任秀云
忽闻噩耗痛萦胸,泪雨洒春城。悼言如泣如诉,悲切切声声。
思九秩,念一生,志廉明。道高德重,两袖清风,永世留名。

痛悼松筠家父
吴广君
昨闻松筠父故去,泪洒衣衫送纸钱。
燃香一柱生敬意,案几蒙尘已揩干。
敬上阳间一杯酒,我们一起度春秋。
节哀顺变,愿老人一路走好!

感恩一位伟大的父亲
——纪念松筠社长家父
富嘉彬
一直都在忙于工作,很久没有上线和大家互动了。今日之事来得突然,惊闻桑榆文学社松筠社长家父仙逝,此刻我的心情无比沉痛,一位平凡的而又值得我们尊敬老人逝去。众多桑榆人激情执笔缅怀。每每诵读纪念悼文中,让我将一位陌生的老人逐渐从认识到似曾相识,最终达到敬仰。感恩所有桑榆人的文章对老人敬意,衷心期望松筠社长化悲痛为力量,继承父亲的遗志指引我们不懈进取……
桑榆走到今天,凝聚着吕松筠社长孜孜不倦的心血。这一切更离不开松筠社长的父亲吕殿武老人铮铮教诲,给予社长的引导和熏陶。社长时常也谈起老父亲。老人住院期间,病情好转时和社长聊文学,聊桑榆,关心牵挂桑榆文学社的建设,松筠社长也愿意与老人分享快乐,分享桑榆文学社的点点滴滴,好文好诗好美拍。今天社长发表在《往事》杂志上的《特殊党费》,向我们展示了一位老父亲光明磊落的一生,让我们一起认识老人家的伟大胸怀和对祖国的热爱。此文的发表,是松筠社长对父亲离去的最好纪念!
在拜读侯秀坤老师的纪念悼文中,我深深被这样一位老父亲所感动。2008年的汶川地震,八十岁的老父亲偷偷地从家里去报社为灾区捐款一千元,为他那颗金子一般美好心灵感动,当他说出那个善意的谎言时候,再次为他的睿智与幽默而动容。
在桑榆宋玉芝女士的诗《离人心上秋》中,读到:草木凋零易碎,看那枯藤亦叫人黯然神伤。心路的痛令我不再怀疑,天堂那边是否有真情在。温暖的炉火、香茶、七个小矮人,声声哽咽在冬日里,此刻的我只想哭出来更好……
大爱无疆,拳拳赤子之心,老人就是这样为儿女做出表率!感恩慈祥的父亲,感恩老人带来的财富!更感恩老人培养的好儿女之中,有我们桑榆文学社带头人。
天堂那里一年四季如春,鲜花遍地。仙逝人没有忧愁,没有疾苦。仰望天空,真心为老人祈祷。一位善良的智者能在天堂里和他心爱的人相聚,拥有属于自己的幸福快乐!
愿老人一路走好!
亲人已乘黄鹤去,人去音存楼不空。
但以笑颜慰慈恩,从来此恨最无穷。
2021年01月11日

痛悼松筠家父仙逝
陈建元
慈父仙逝
驾鹤西归
噩耗似惊雷
举家同悲
雪花伴泪飞
流水淙淙
青山巍巍
至亲已长睡
父爱如磐
音容驻心围
品德不老
清名永垂
家风印门楣
一身正气
风骨励后辈

惊悉吕殿武老先生逝世
李春兰
数九寒冬噩耗传,先生抢救未生还。
家人孝顺成佳话,欲绝伤悲痛泪潸。

悼念吕殿武老先生
致敬吕松筠社长
陈静波
警务琐碎忙偷闲,索图往事赏佳篇。
社长娓娓道佳话,朴实句句赞家严。
再读评论陡震惊,群友纷纷致悼言。
惊悉令尊驾鹤去,顿生悲恸伤感来。
特殊党费识前辈,率先垂范佳话传。
民主人士高境界,同舟共济赛党员。
音容笑貌今犹在,先辈精神记心间。
拭泪不忘抒壮志,牢记使命展胸怀。
1.往事,杂志名。
2.特殊党费:往事杂志发表的纪念吕老先生文章。

耿世和:
养育儿女功高日月,创立家业天地长存。
刚刚获悉松军社长父亲因病不幸逝世,感到万分悲痛。老父亲一生无悔,光明磊落,对党,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养育了松军这样的好女儿,也是他一生中最大的安慰和骄傲。松军社长,德才兼备,人品高尚,忠孝双全,温和贤惠,严于律己,善待他人。在老父亲晚年及有病期间,松军所做所为,感天感人,人人皆知,不愧为老父亲的好女儿,更是老父亲的骄傲和传承,更是我们文学社的好社长和学习的典范。这都是老父亲培养的结果,功不可没。
苍天飘雪 奠忠老,儿女洒泪悼父亲。
愿老父亲一路去好。
松军社长节哀!

许永恒:
看了吕松军社长在《往事》杂志上发表的《特殊党费》作品后,觉得文章写的确实不错,语言朴实,内容真实,感情真挚,催人泪下,一位光明磊落一身正气,可亲可敬可爱的老人跃然纸上。伟大出自平凡,英雄来自人民,向德高望重的吕殿武老人家致敬!
良操美德千秋在,
高风亮节万古存。
愿老人家一路走好!
我们要永远怀念您!

读吕老师巜特殊的党费》有感
李云峰
特殊党费忆深醇,一片丹心大写人。
国盛复兴休道远?九州代代有贤臣。

惊闻吕社长老父亲驾鹤仙逝,深感悲痛!
张 岩
记得2019年春夏之交,社长向我打听长春“春光康复中心(医院)”的地址,了解该中心的详细情况,兄妹几人一直为老父亲的康复做不懈的努力,足见其一片孝心。
那段时间,总能在吕社长的朋友圈中见到老父亲与家人的照片,其乐融融,溢于言表。做为文友及学生的我,真的替吕社长和全家人高兴!老人家和蔼可亲的笑容,至今犹在眼前。
生如春花之绚烂,逝如秋叶之静美!老人家,一路走好!
吕社长 节哀!

随笔·特殊的党费
——记我的父亲二三事
吕松军
七十年的奋进岁月见证了不变的初心 ,七十年的风雨同行留下了光辉的足迹。
在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人民政协也走过了七十年的光辉历程。七十年来,人民政协始终突出团结、民主两大主题,认真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切实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为新中国的成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国家各个阶段各项伟大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在人民政协成立七十周年之际,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甚至有些激动,虽然我并不是政协委员,但我的父亲,92岁高龄的吕殿武老先生曾经是第五届、第六届、第七届的政协委员,前不久,当我望着老父亲怀着激动的心情让我帮他找出那些珍藏了30多年的老照片时,眼前不禁浮现出许多尘封已久的往事……
人的一生有过许多经历,但留下美好回忆并为之骄傲的并不多,对我父亲而言,在担任政协委员的那些年不仅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并使其为之骄傲。
如今,他老人家虽然已经92岁高龄,且早已躺在病床上,但每当回忆起当政协委员的点点滴滴时,他都显得很激动,而且看得出来,那种感觉是如此的温馨、美好、满足。
我的父亲退休前系长春市民主建国会组织处处长、市政协委员。他的业余爱好很多,喜欢看书、看报纸;喜欢打乒乓球、篮球、台球、喜欢玩儿单双杠;喜欢唱京剧、二人转;喜欢下象棋,他还喜欢养鱼、养花等等。
我爱我的父亲,也崇拜我的父亲。尽管他是一位民主人士,而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我们不是一个党派,但我们始终保持观点一致,思想统一,与时俱进,在大是大非面前,从没有过任何分岐。
我的父亲就是一名普通的国家公务员,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但他为人诚实守信、襟怀坦白、艰苦朴素、清正廉洁。在单位他是好领导,在家里他是好丈夫、好父亲、好爷爷、好外公,如今他还是优秀的太爷爷。
父亲出身贫苦,幼年时失去了父亲,由于生活所迫,我的奶奶改嫁他乡,剩下父亲一个人孤苦伶仃,小小年纪就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他给地主放过猪,在寒冷的冬天里从来都没有穿过一双像样的棉鞋,没穿过一件像样的棉衣服,饥一顿饱一顿。后来是好心人把父亲从农安伏龙泉老家带到了长春,从此父亲结束了饥寒交迫的生活。
由于父亲自幼吃过很多苦,所以他非常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因为他深知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他不仅自己生活节俭,还经常教导我们不要铺张浪费,时刻保持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
我的父亲虽然性格内向,不善于言表,但他心地善良,待人宽厚,无论在工作岗位上还是在家庭生活中对下属、对子女都能做到公平、公正、一视同仁。

母亲在世时,有时会说父亲比较抠门,其实我不这样认为,因为父亲出身贫苦的原因,使他自幼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直到现在也是如此,他对自己虽然很苛刻,退休以后只要有公交车,他从不打车。一辈子都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但对别人就不一样了,该出手时就出手。比如,哪个孩子或亲属、邻居、朋友有什么大事小情,遇到困难,包括汶川地震,灾区发生灾情,父亲都会毫不犹豫的慷慨解囊,鼎力相助,表现得很大方。
特别是有一件事情让我记忆犹新,而且至今还心存感动,2008年5月12日下午2时28分04秒,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特大地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震局的数据,此次地震的面波震级里氏震级达8.0Ms、矩震级达8.3Mw(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矩震级为7.9Mw),地震烈度达到11度。此次地震的地震波已确认共环绕了地球6圈。地震波及大半个中国及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北至辽宁,东至上海,南至香港、澳门、泰国、越南,西至巴基斯坦均有震感。
5·12汶川地震严重破坏地区超过10万平方千米,其中,极重灾区共10个县(市),较重灾区共41个县(市),一般灾区共186个县(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一次地震,也是唐山大地震后伤亡最严重的一次地震。
当时,我的父亲已经是80岁高龄的老人了,当他听到这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以后,感到万分的不安和焦躁,几天几夜吃不好、睡不着的,他很惦记那些在地震中失去父母的孩子们,每天都认真的观看新闻联播,去街上买报纸。
特别让我们兄妹感动的是,几天之后,父亲竟然背着我们做出了一个决定,他一个人徒步到新文化报社去捐款。一个80多岁的老人主动到报社去捐款,而且数额还很大,这让报社的工作人员很感动,他们坚持要留下父亲的姓名和工作单位,可父亲却执意不肯,他说,这不是我个人的捐款,我还有四个孩子,他们都很忙,没有时间来,我就代表他们了,每个孩子两百元,总共一千元,也不算多,略表寸心吧,报社的同志更加感动,在他们的一再坚持下,最后还是留下了父亲的名字。

我也是后来在新文化报上看到了父亲的名字,当时我还以为会不会是重名呢?后来经过核实,证明就是我父亲,当时,我很惭愧,虽然我已经在社区交了200元特殊的党费,但作为一名老党员来讲,我的思想境界远远没有父亲的思想境界高,我的父亲他并不是一名共产党员,他只是一位民主人士,他完全可以不这么做,可是他做到了,为什么呢?因为他有一颗水晶般的心,因为他爱党、爱国家、爱人民。 当我把这件事情告诉我的哥哥弟弟时,他们也都深受感动,并且表示要把钱还给父亲,可是我父亲没有接受,他说,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咱们家有共产党员,也有民主人士,无论是共产党员还是民主党派或是无党派,咱们都要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支援灾区,奉献爱心。
父亲的肺腑之言再次感动了我,我提议,无论是否共产党员,我们都把这次捐款当成是一次特殊的党费吧,大家举双手赞成。这件事虽然过去了很多年,但是每当我们提及此事,就仿佛是在昨天,记忆犹新。
父亲虽然不是共产党员,但他始终都能按照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时时都在影响着我们,退休后,他从不给组织上添任何麻烦,记得在父亲病重的时候,我曾经给单位组织处的领导打过一次电话,当时单位特别忙,所以只能派来两位代表到医院看望。对此,父亲很感动,他留下了激动的泪水。同时,对我的做法很不满意,他第一次狠狠的批评了我,认为我不该在这个时候给组织上添麻烦,此后,我再也没给单位打过电话,无论有什么困难,我们都自己克服。
父亲常说,他之所以能过上今天这样的幸福生活,他首先要感谢的是中国共产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父亲的今天,所以他虽然加入了民主党派,但对共产党却情有独钟,在父亲的谆谆教诲下,我已于37年前就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我们吕氏家族唯一的长孙也在军校时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使父亲非常欣慰。
如今,父亲虽然已不能完全自理,每天只能躺在病床上,但他的意识还比较清醒,每天坚持看新闻,有时我们也给他读读报纸,他特别喜欢《往事》这本杂志,每一期我都拿给他看,特别是当他看到有我的文章时,那种眼神显得格外兴奋。
前不久,我去看望一位忘年朋友关娴老师,临走时,关老送给我一本2020年第一期《往事》杂志,其中有一则《征稿启事》吸引了我,大致内容主要是面向历届政协委员和机关干部、离退休老同志开展相关文史资料的征文活动,以示纪念,突出政协特色,体现“三亲”特点,(亲历,亲见、亲闻),看到这则征稿启事,我的眼前突然一亮,我想如果父亲的身体情况允许,他一定会积极参与的,可是目前他的身体状况肯定是不允许的,于是,我就向父亲说明,我想为其投一篇稿件,父亲表示完全同意并支持。
有了父亲的支持,有了关娴老师的鼓励,我信心满满,无论作品是否被录用,毕竟了却了我的一桩心事,如果稿件被录用,能够让我的父亲在有生之年看到这篇关于他的作品,他一定会感到无比自豪的。
谨以此文献给人民政协成立七十周年)
作者系: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
桑榆文学社社长
第五届、第六届、第七届政协委员吕殿武之女
注:本文在《往事》2020年第四期发表。

吕殿武先生永垂不朽!
吕殿武先生永远活在儿女们的心中!